生命的图腾
作者:李向阳
对于大陆美术界来说,贺慕群这个名字也许并不是十分熟悉。
几次去巴黎,有机会在贺慕群大姐那套位于13区的由当地政府提供的工作室兼寓所里与她交谈,享受着她简单而浓烈的款待,才逐渐领略了大姐享誉海外几十年、被誉为继潘玉良之后杰出的华裔女画家的风采。
贺慕群祖籍浙江宁波,出生于上海。实际上,她在大陆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二十六岁就漂泊异乡,先后在台湾、巴西、西班牙等地居留,1965年定居巴黎。
六十年代的巴黎,正处于各种现代艺术思潮方兴未艾、变幻不定的时期,抽象、达达、波普、观念、新写实主义等新艺术流派轮番登场,眼花缭乱。然而,贺大姐并不为潮流时尚所动,而是沉潜于绘画艺术自然朴素的初始,以具象写实之法描绘日常生活中朴实无华却散发着生命魅力的景物。初到巴黎的日子里,贺大姐每天到大茅屋学院(Academic grande Chaumiere)认真地学习素描、速写和油画,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绘画日益显示出非凡的表现力,并摘取了1968年巴黎“女画家沙龙大展”的桂冠。之后,贺大姐应邀到欧洲各地展出,在海外声誉日隆。
贺大姐虽然长期生活在巴黎,然而巴黎的风雅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印迹。和她的作品一样,贺大姐的笔下世界没有人们所熟知的浪漫和神秘,有的只是对维持基本生存的必须:食物、生活用具、劳力等近乎图腾般的歌颂和赞美。大姐以浓重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来表现它们,使它们具有超出日常所见的份量和凝重感。现代社会的人们往往为科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表象所蒙蔽,反而对那些生命得以存在所必须的、基本的东西熟视无睹了,正是贺大姐那些水果、面包、蔬菜、工具和劳动着的人物,以其原生的厚实与质朴,向现代的我们传达了生命的真谛,唤起了我们记忆深处那份古老的对生命源泉的敬仰与珍视。
叶落归根,1996年贺大姐在故乡上海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后,开始了巴黎、上海的两地生活。这次,上海美术馆为贺大姐举办回顾展,实为上海美术界的一桩幸事。相信这个展览一定会给上海的观众带来诸多的启迪和思考。
2002年1月(《爱过这一行——我在上海美术馆十二年》李向阳著)
来源:吾艺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