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资讯 > 展讯 > 物性—中国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
物性—中国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
文章分享至:
    • 展览海报
    • 《花之魂》1 邱玲 尺寸可变 2007年 瓷
    • 《幻——叶如花之一》1 李正文 32x26x23cm 2012年 釉瓷
    • 《金木水火土》1 徐晶 尺寸可变 2016年 材料、塑料、丝绸、线
    • 《晶莹四扇小屏风》1 乔加 80x80x5cm 2012年 大漆、麻布、木、蛋壳
    • 《牡丹》首饰系列1 胡桉澍 尺寸可变 2014年 镀金
    • 《器·形式与过程》 白明 尺寸可变 2004年 陶瓷
    • 《随风而行系列1》 梁芳 95x90cmx2 2018年 大漆、金箔
    • 《天罗NO.4》系列2 张海东 230x90cmx3 2018年 苎麻线、剑麻线、棉线
    • 《我们-2》2 崔岩 120x120cmx2 2018年 金属、丝线
    • 《髹·慧日春晖》 邱志军 90x120cmx3 2019年 木板、瓦灰、麻布、大漆、金箔
    • 陈融 120x50x60cm 2009年 木

    展览时间:2020-09-08 - 2020-10-08

    开幕时间:2020-09-08 09:00:00

    展览城市:湖北省武汉市

    展览场地:湖北美术馆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

    参展人员:安维秋、白明、陈融、程向君、范扬存、冯晓娜、傅中望、胡桉澍、李伦、李永清、李正文、粱芳、林栋、林岗、刘吾香、刘政德、潘草原、乔加、邱玲、邱志军、谭大利、汪天亮、吴杉、吴淑芳、夏和兴、谢荪、谢震、徐晶、许剑武、张海东、张永

    展览备注:艺术总监:傅中望 学术主持:殷双喜 冀少峰 展览策划:张茜 藏品支持:张丽、周睿 平面设计:黄利 展陈设计:乔杰、田野 展务:何淑君、李煜婷 公共教育:雷雅婷、赵晓娇 媒体宣传:曾静、符坚

    展览介绍:

    前言


    展览“物性——中国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从湖北美术馆馆藏作品出发,提炼“物”的概念,以呈现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当代造物方式间的联系,希冀启发传统造物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强调传统文化要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理念。 展览分为四个版块:一、造物·概念转化;二、造物·形态解构;三、造物·结构新用;四、造物·材质/技法探索,以反映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方式之间“工艺——社会”“文化——心理”的结构性转变。


    中国传统造物活动在人类文明史中取得了空前成就。古人不仅将其造物智慧融入到有形器物之中,而且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造物思想体系:“天人合一”的哲学造物观、“师法自然”的自然造物观、“格物致用”的人本造物观、“物尽其用”的节物造物观。而今,传统造物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实用与功能性、材质工艺和技法等依旧对当代造物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呈现了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结构与审美心理。


    当下,我们的造物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无论是社会公共空间的大型雕塑还是融入生活的器物造作,其在材质与造物门类上的界限愈来愈模糊。它在人与物关系的基础上,超越了实用性的界限,强调物与空间、物与时代的多维度关系。因此,此次展览以湖北美术馆的漆艺、陶艺、雕塑藏品为主体,补充织物印染、金属工艺方面的作品,一方面丰富展览内涵,突显传统造物的多维要素;一方面结合展览的逻辑结构,探讨传统造物观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传承与创新的可行性,在活化传统的同时为满足社会深层次的审美需求提供新的可能性。以“物”承时间,以“物”记时代。


    冀少峰,湖北美术馆

    2020年9月


    (一)造物·概念转化


    “天人合一”的哲学造物观强调的是“器”与“道”之间的关系。“器”是所造之物,“道”为所传达的观念,对某个概念进行视觉形象的转换即是造物活动中“以器载道”的直观方式。在今天,“造物”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实用之物的范畴,艺术家希望通过更纯粹的方式来呈现人与所造之物、所处环境间的关系。在这个部分,刘政德以寓繁于简的雕塑语言赋予寓言故事新的叙事张力;夏兴和与汪天亮则以不同的媒介阐释“器”与“道”;李伦、程向君回归到漆语言本体,呈现出人与漆这一自然媒介间的共生关系;刘吾香、林栋则成功转变了对传统“山水”和“五行”的认知;周剑石打破了“器物”的概念,以新的观看方式使观众、作品、空间形成了更紧密的链接;张海东则“织”出了遥不可及的“天网”。艺术家们选择以新的图示、媒介、观看方式来呈现他们对某个传统概念或语汇的理解,使这些概念以全新的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赋予“造物”这一概念新的涵义。


    (二) 造物·形态解构


    “师法自然”的自然造物观是传统造物观的重要理念之一,在今天它仍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从公共空间的雕塑,到室内空间的陈设,再到日常衣着配饰,不同的艺术家用不同的媒介手段演绎物象之美,将“造物者”之手延伸到当代生活的点滴之中。张永见利用石与铁呈现了人工与自然、硬边与破碎的张力与对抗;李正文、邱玲、胡桉澍借用植物形态去表现自然的朴素本质;李永清、安维秋、许剑武将山与水的无序规置在几何化的形态中,给予自然形态以新的秩序感;吴淑芳与粱芳则跳出了自然形态的限制,将作品与书和材料的折痕联系起来,前者打破尺度、物用的概念,后者则将折痕与无形之风联系在一起。可见,在当代造物方式中,与其说艺术家借用了自然或人工形态,不如说他们一开始就在解构所有形态的本质,以此重构作品中的力,并为意义的阐释奠定基础。


    (三)造物·结构新用


    “格物致用”的人本造物观强调造物的功能性,中国传统造物活动留下的许多经典的造型与结构都是基于这一观念,然而,今天这些造型与结构出现在艺术创作中,其实用功能被弱化,但却更加强调所造之“物”背后的深刻内涵。在这个部分,我们看到傅中望使榫卯成为雕塑本身,陈融以榫卯塑造雕塑;谢荪、范扬存、林岗探从乐器造型的角度出发,线性地呈现了乐器在本质、功能与造型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问题;乔加的屏风抛弃“遮蔽”功能,演绎平面语言的立体化;白明则对瓶的器型进行了挤压与扭曲,探讨器的形成过程。本质上,这些作品都尝试赋予“格物致用”以新的理解——超越物用功能本身,关注“物”与当代社会的深度结合,折射造物之人、所造之物与其所处时代、所处文化的内核关系。


    (四)造物·技法/材质探索


    “物尽其用”的节物造物观探讨的是如何用“物”的问题,这侧面反映了造物对材质与技法的探讨。每一种媒介都有其限制,在一个限定的范围里去最大限度掌握某些不可控的东西,这是艺术家探讨材质、技法的乐趣所在,而造物活动也正是在这种可控与不可控的碰撞下,不断完善、出新。冯晓娜的面具、徐晶的纤维作品利用单一材质进行了作品形式与空间上的转换;谭大利、邱志军将大漆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以期形成文化、艺术家与观者间的阅读关系;谢震、吴杉、潘草原则试图呈现漆在平面语言中的当代转换;李正文将传统陶瓷技艺与本土装饰风格杂糅,展现了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历史认同。在今天,中国传统造物观要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一方面要发扬传统技艺,与当代造物方式相融合;一方面要探索新的材质、创造新的技法与传统思想发生碰撞,从而挖掘传统造物观的本质与精神,创造出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作品。


    整理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物性 湖北美术馆 中国传统造物观 当代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