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海上画坛大家吴湖帆的传统
2017-01-15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嘉棋

作为曾经执海上画坛牛耳的大家,吴湖帆是一位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标志性人物。

今年是吴湖帆诞辰120周年,上海近期举办了一系列纪念吴湖帆的活动,朵云艺术馆从420开始举行“朱昌言藏吴湖帆书画精品展”,其中部分精品还将出现在朵云轩春拍上。上海煌杰画廊前不久则邀请书画界人士以及吴湖帆后人就“梅景书屋”师生作品进行了研讨,以下是纪念研讨会部分纪录。

张渊(上海交大教授)

我的父亲母亲分别都是先后拜了吴湖帆先生为师的,所以我是“梅景书屋”的第三代。吴湖帆先生教学生从来不像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在学校里都是先示范然后学生临摹,但吴湖帆先生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他看我父亲的用笔,他说我父亲的用笔比较挺,比较秀,但是有点锋芒,所以应该学点董其昌。先生从来不叫学生去临摹他的东西,先生认为你缺什么就应该叫你去学什么。先生的学生各人有各人的风格,这个就是吴湖帆先生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成果。他根据各人的不同,向各个方向多向发展。

戴小京(上海书协)

“吴湖帆”时代是康有为、陈独秀,包括他们的徒子徒孙提出扫荡中国画理论之后的时代背景,当时认为中国画的罪魁祸首是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是阻碍中国画的罪魁祸首。就在这个背景下,吴湖帆不仅在实践上、认识上而且在方法上,他提出了向董其昌学习,向“元四家”学习,向中国传统学习。

所以我觉得传统是一种标杆,吸收传统不一定守旧,吸收了可以融汇,如何把这个东西变成我们今天需要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创新首先应该有一种精神,有一种融汇的精神。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艺术需要这种精神,我今天就讲这么多。

郑伯萍(画家)

对于吴湖帆先生的艺术成就,我觉得这里面有一点与画作的材料绝对有关系。我只听说张守成先生说过老宋纸,这个纸的性质非常的静,他的一些出色的作品全是用这批纸画的。那么后来又从钱镜塘先生那里找到了海派书画的纸张,叫角花宣,据说是明代宫廷里用的,不太大,大概比一般的纸还小一点,它所有的作品,好的精品的全都是用角花宣,所谓的角花宣就是在左下角上面有一个花,当时很多作品都是用角花宣画的。那个角花宣是手制的,它完全是非常非常紧的,现在角花宣根本找不到,很荣幸我跑到北京去见过,两方尺左右。还有,如吴湖帆先生对于裱画的重视。

徐建融(上大美院教授)

吴湖帆的传统当然不能和吴昌硕的传统、齐白石的传统放在一起,这其中是有区别的。

李可染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也说过:“对传统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实际上我的看法是:李先生对传统基本上是不理解的,但他画得很好。所以艺术生命是多元的,不一定是要走传统的,强制去画传统有些人可能也画不好,不走传统也能画好。李先生当然说起来也是黄宾虹先生的学生,但也是徐悲鸿的学生,他主要继承了徐悲鸿先生的写生,对于传统他基本不认识的。那到李先生八十岁的时候他说,我现在真正懂传统了,他说:“我现在能看出董其昌的好了。”这句话我估计也是陆先生和他说的,当年陆先生不出名的时候也经常说:“你一旦能看懂董其昌了,说明你懂传统了。”至于好在什么地方,李先生说:“董其昌的墨清而且亮,像月光一样。这功力不得了啊!”但我想这不是功力的问题,吴昌硕的功力也深的,他的笔墨为什么没有董其昌先生的清而且亮?

就是郑伯萍先生说的,以唐宋一路的传统,他一定要讲究工具材料的,张大千先生也讲究材料的。李可染先生功力再深,在他的纸头上是画不出这种效果的。生宣纸拿来绘画齐白石一路、黄宾虹一路、吴昌硕一路效果特别好,但像张大千风格中相对工细的一路,包括吴湖帆先生《云表奇峰》这种更个别的画在生宣纸上无论如何是画不出来的。所以认识传统,第一点,我认为不仅仅要明清文人写意画的传统,明清的正统派一直上升到唐宋的画家画也是传统,而认识那一路传统一定要重视工具材料。谢老就说过一句话:“纸绢材料是笔墨的生命线,不同的纸绢材料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吴先生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传统,传统不仅仅明清,也可以一直追溯到唐宋,唐宋也是传统。

吴亦深(吴湖帆曾孙)

我是他的曾孙,其实,更多的来说,我得到的,包括我父亲,我爷爷奶奶应该说得到他最真挚的那种爱,就是说最朴实的长辈对晚辈的那种爱,我相信这个各位都能感受到这份感情,那么我觉得这是梅景书屋包括我们家族最重要的一种财富和力量,那么从他的一个后辈来看,其实我的太高祖吴大澂先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书画家,我的太爷爷在继承他的绘画书法这一块技巧上,他能够青出于蓝,能够有超越前辈的东西,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方面的影响应该最有激励作用。(文: 嘉棋)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吴湖帆 徐建融 精品展 上海交大 郑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