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王琦:艺术品最佳归宿是美术馆
2017-01-15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王琦近照

 

王琦版画作品《闲谈》

 

王炜版画作品《荷塘风姿》。本栏图片均由重庆美术馆提供

【吾艺网429日讯】428日,中国版画领军人物之一王琦、王炜父子向重庆美术馆无偿捐赠了《闲谈》、《荷塘风姿》等10件作品。这也是重庆美术馆自开馆以来首次接受著名艺术家的捐赠。王琦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子王炜是中国当代版画的重要代表人物。

抗战时期

王琦在渝领导成立中国木刻研究会

对于王琦,重庆人可能不是很熟悉。

美术评论家、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凌承纬对记者说:“王琦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而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运动在中国美术史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王琦191814日出生于四川宜宾。1937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

凌承纬向记者介绍,193810月,王琦来到重庆,在重庆北碚育才学校教书。当时,丁正献、卢鸿基、黄铸夫、酆中铁等青年版画家汇集重庆,大后方木刻运动开始兴起。

194213日,在王琦、丁正献、刘铁华、黄克靖等人的领导下,中国木刻研究会在渝成立。大后方木刻运动走向高潮,出现了黄新波的《卖血后》、刃锋的《嘉陵纤夫》、李桦的《怒潮》、王琦的《民主血》、朱宣咸的《木刻工作者的战斗》等代表作。

凌承纬对记者说,抗战时期,在《新华日报》、《新蜀报》、《抗战画刊》、《抗建通俗画刊》、《战斗美术》等报刊上,都看到过王琦的作品,“作品内容大多是反映大后方人民的生活和对日寇的控诉,比较写实。”

新中国成立后,王琦历任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美术》和《版画》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职。

捐赠画作

表现抗战时大后方人民的生活

由于年事已高,王琦没有出现在昨天的捐赠仪式上,捐赠事宜全权委托儿子王炜代表。

王琦之子王炜1942年生于重庆,长期从事版画、水墨画、油画创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院长。

王炜介绍,此前,父亲得知重庆美术馆举办的“回响——重庆美术60年”展览上展出的版画作品都是借来的,心里很难受,“我们觉得应该为家乡的美术馆做点贡献,当时父亲就决定要捐一些作品给重庆。”

王炜表示,父亲和他都认为,艺术品最佳的归宿就是美术馆和博物馆。

王琦此次捐赠了5件作品,其中有两件是1945年创作于重庆的《闲谈》和《石工》,这两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大后方人民的生活。而他在1988年创作的《古墙老藤》,画面中老树躯干苍劲,枝条茂密,穿插流动多姿,刀法得心应手,充分显示了这位木刻艺术大师创作态度的严谨和木刻技艺的超群。而此时老人已经眼力不济,不久后就“封刀”了。

值得一提的是,王炜捐赠的5件作品中,创作于1984年的《永陵——十三陵之一》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创作于1998年的《荷塘风姿》被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收藏。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王琦 美术馆 艺术品 最佳归宿 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