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将开放:还原6000年前生活
2017-01-1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上海第一人头骨,个体应属2530岁左右的男性

 

图中的墓葬属于崧泽文化偏晚或最晚阶段

 

崧泽出土文物 竹编纹带盖陶罐

【吾艺网513日讯】上海市“十二五”重点文化项目之一崧泽遗址博物馆,历时三年建设,昨天首次对媒体开放。博物馆造型犹如古老村落的缩影,以小桥、流水、村落和庭院组合将现代与历史定格在博物馆中。上海诸多考古发现“第一”,将于518日起与市民见面。

2004年春季,考古学家对崧泽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终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现。这次发掘清理墓葬7座,其中6座为单人仰身直肢葬,1座为俯身葬。俯身葬墓中的遗留头骨保存较好,经鉴定是一名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男性。这座墓葬里发现的上海地区最早先民遗骨,被称为“上海第一人”。只可惜,他的躯体部分已经腐烂,再也看不到了。他为什么俯身被埋?也成了一个谜。博物馆将发现的头骨,结合先进的成像技术,复原“上海第一人”容貌。

“上海第一稻”,是1961年崧泽遗址发现的炭化稻谷遗存。它是上海出土的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也是中国考古发现中最早有确凿地层依据的材料,为中国稻作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2004年发现的“上海第一房”是一座地面式建筑。墙体共有15个柱子腐烂后留下的直立式的洞;门宽1米,门外还有一个直立式柱洞,是支撑门廊的柱子。房址虽未发现墙体、屋顶等,但考古学家根据柱洞形状、排列状况和内在布局,将其复原成类似于后代的谷仓尖锥顶:墙体以竹、木为立柱,立柱外再糊上泥巴,屋顶用茅草覆盖,如斗笠状向周围披下,出入口挑出遮风挡雨的廊檐。它证明上海先民已逐渐脱离颠沛流离的游猎生活,向着相对安定的农业经济发展。1987年崧泽遗址发现的水井,是 “上海第一井”,也是中国出土年代最古老的直筒形水井。作为我国最先发明找水和储水先进技术的地区,上海先后发掘出土马家浜文化土壁井、崧泽文化竹箍苇壁井、良渚文化木壁井、周代石圈木壁井、汉代陶圈井、唐宋时期的榫卯接缝砖壁井、直至明清时期的瓦壁井,彰显先民智慧。

除了还原、展示“第一”,博物馆还有别具一格的展品首次展示。2004年崧泽遗址出土的陶猪,高4.9厘米、长8.1厘米,第一次展示了6000年前上海人饲养的肥猪形象。折角足盆形大陶鼎容量约有25立升,可烹煮二十多人的饭食,是上海迄今发现的最大陶鼎,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鼎中大器。竹编纹带盖陶罐,口沿上有12个小孔,每三个孔组成一组,对称排列,可以穿绳、缚盖,反映新石器时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先民使用竹编器皿的生活习俗。三口器,就像三个瓶连在一起,腹部贯通,平底附三个扁足。考古学者猜测,它类似某些少数民族二三人分别用吸管共饮一瓮酒的礼仪用器。半璧形玉璜,一面平整光滑,一面遗留工艺痕迹,痕迹弧度大小不一,是在拉扯线绳切割玉片时产生的。这一发现证明,在崧泽文化时期解剖玉料已采用线切割工艺。

延伸阅读

崧泽遗址前世今生

崧泽遗址发现于1957年,地处现在的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是上海最早有人类生存的地方,被称为“上海之源”。

1961年起,上海对这处古遗址进行了五次考古发掘,不断有重大考古突破;1977年,崧泽遗址被定为第一批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颁布崧泽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崧泽”意指“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距今7000年前,上海地区海岸东扩,陆地抬升,开始适合人居,崧泽这样的水边高地成为上海先民最初的家园。在崧泽遗址假山墩发掘中,考古学家在中层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墓地,集中百余座墓葬,被学界命名为“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存在距今5900-5200年之间,是第一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上海 博物馆 开放 生活 还原 崧泽遗址 60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