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中国传统家书征集背后凝聚两代人的艰辛
2017-01-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老张和小张最近特别忙。凝结他们近10年心血的展览《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日前在新落成的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展出。消息传出,他们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我也有家书,你们还需要吗?”   

老张——张丁,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小张——张颖杰,该组委会编辑,老张的助手。在这个几乎远离家书的年代,“家书”却是他们的关键词。

2004年的一个冬天,时任央视二套编导的张丁在上班途中听到一条广播,说是美国有个小伙子策划了一个征集美军战争家书的活动,在美国反响巨大。学历史出身的张丁心里一动:中国家书文化源远流长;方块汉字的表现力比字母文字丰富;更重要的是,坚持写家书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一个计划在张丁脑海中浮现出来:邀请文化名人联袂倡议,寻找权威机构参与主办,通过征集的方式,抢救中国家书遗产。他开始着手组建团队。与此同时,刚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的女生张颖杰来京应聘,学农林专业的她稀里糊涂地踏上了收集家书的道路,并一直走到今天。

团队原有数人,但搜集家书工作浩繁、回报甚少,坚持至今的,只有老张和小张了。2009年,这一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并获得了更多支持。截至目前,他们已面向海内外征集到了近5万封家书,并仍在持续征集。此次展出的,只是其中极少一部分。

老张说这些年收集家书,“自己已贴进去20多万元”。但他认为值,“这辈子和家书分不开了”。每当为观众热情讲解展厅里一封封发黄的家书时,他的眼睛和他微汗的大脑门儿一样,闪闪发亮。

小张则承担着大部分家书的整理、编辑工作,咀嚼着成千上万家庭的悲欢离合。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北漂姑娘月薪至今不到3000元,刚刚结婚的她,正是当为小家打算之时。办公室里,衣着简朴的她埋头校对信札,不时接听关于家书的电话。说起未来,她略显局促却又坚定地表示,“放不下家书”。

每封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老张小张烂熟于心,如数家珍:

清道光年间在武汉为官的杨毓林与母亲常年通信。杨毓林生活清贫,母亲写信说家中“用度缺乏,世事难周”,不得已将家中70亩田地卖掉,“凑银三百两”,才渡过难关;杨毓林也常在信中慨叹窘迫。字里行间,可窥清末基层小官的生存状态。

19276月,时任黑龙江省长公署科长的何丕襄,其父在江苏老家病逝,他因路途遥远不能返家奔丧,在家书中以“棘人”(记者注:罪人)自称,反复表达自己“不能尽人子之礼”的痛苦心情。

19304月,红军战士朱锡绍给祖母写信报喜,说自己“在廿二军一九二团一连当军需长”。在随后的一场反围剿战斗中,他壮烈牺牲,此信遂成绝笔。

“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这是松沪会战后,离沪谋生的教师姚稚鲁逃难时在家书里所写的话。信寄出后不久,他就在忧愤交加中去世,家书记录了这位失去家园的难民悲凉流徙的最后轨迹……

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这些家国故事里,张丁觉得自己身后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家书申遗”。他说:“家书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文化空间,有着相对固定的书写格式、礼仪称谓、寄递送达等操作规范,符合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张丁说,申遗工作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目前尚未正式启动,还需协调各方支持。

而在513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书记兼校博物馆馆长张建明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支持全国性的民间家书抢救活动,在保管、整理、出版和研究等方面加大投入。”

多位专家在该论坛上发声。作家苏叔阳说:“孔子讲‘礼失求诸野’。今天我们到哪儿去寻找中华民族的礼仪?到家书中去,到群众中去。”《炎黄春秋》杂志社副总编辑徐庆全也认为,看看《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就会明白,“没有家书,我们‘修身齐家’的东西就缺了传承的载体。家书是传承历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

来自承德的86岁老人张伶九也参加了论坛,他曾陆续向张丁捐献了自己从1952年以来的343封家信。老人激动地说:“我没有什么水平,就是希望中国的家书文化代代相传。”

在捐献的过程中,很多捐献者和老张、小张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张伶九老人就是其一。论坛当天,看到小张忙前忙后没能参与集体合影,张伶九很心疼。回到承德,老人专门给张丁打来电话:“听说现在有种技术,可以把没拍到的人也补到相片上……你想办法把小张补上吧,她劳苦功高。”

但小张自己对“劳苦功高”的评价感到不好意思。只要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家书,她就觉得值。老张则提出了一个宏伟目标,“将来要建一个独立的中国家书博物馆”,不能止步于一个展览。

尽管当下手写家书的人近乎绝迹,但传统家书的温度,依然能吸引许多年轻人。在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展览引起了不少学生关注,记者甚至看到有男生和姑娘这样套近乎:“我带你去看个家书展览吧,特别有文化,你肯定喜欢。”

一位学生在观展留言簿上的留言,让老张小张感到欣慰。“看完展览,我也想写一封家书。”(文:蔡梦吟)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家书 征集背后 凝聚 两代人 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