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艺网6月9日讯】5月31日至6月9日,由中国美协、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学会、浙江美术馆等主办的“重返单纯——吴山明执教50周年从艺60周年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7年前的1997年,也是在中国美术馆,吴山明举办了自己的首个个展。当时,他的意笔人物画,便以独特的画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番,笔墨耕耘六十载的他,历经艺术实践与人生浮沉,最渴望表达的则是——重返单纯。“每个画家都会体验从简单到复杂,最后回归单纯的过程,这其中包括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的选择,也包括对于审美的追求,我喜欢寻常的人和事,渴望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人生的意义、人物的风采与民族的品格。最感人的东西往往寓于人们最平常、最自然的状态之中,虽然捕捉这种自然又感人的瞬间很困难,但如果成功了,它所能带给人情感上的联想将会是丰富而深远的。”吴山明如是说。
忘不了的“香格里拉”
在中国美术馆一层中央圆厅和相连的两个侧厅中,吴山明的300余件作品以体素照神、笔迹墨痕、淡者愈真3个单元分别进行呈现。其中,他特地为圆厅量身定制的12张8尺整张竖排巨幅作品《香格里拉》,给观者以极大的视觉震撼。画面中,丰腴美丽的藏族女子面带微笑,身边是虔诚祈福的老者和纯真可人的孩童。他们的神态祥和,眼神格外清澈明亮。
在吴山明看来,上世纪80年代的边疆之行,让出生于江南的他在画风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直到今天,他对当年的采风经历依旧念念不忘,而记忆中的“香格里拉”,也似乎永远定格在30年前的样子。“当时的边疆更加原生态,有更多自然和感人的元素。我们随地而坐,人们就热情地跑过来,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款待我们。”淳朴的民风和瑰丽的景色,深深地印刻在吴山明的脑海中,并在他之后数年的创作中反复涌现。雪域高原的少年,神情坚定而富有朝气;怀抱孙儿的老人,静享天伦之乐;还有树枝上停留的鸟儿,水中悠游的鱼儿,一帧帧灵动的画面都在吴山明的笔下定格。又如他多次在采访中讲起的那位从帐篷里走到阳光下,为他们沏上奶茶的藏族姑娘,让吴山明顿悟“光感”的重要。中国画不似油画那般拥有绚丽的色彩与光影明暗,但他却以墨法和巧妙的留白,赋予水墨闪烁的魅力。
笔墨实验中寻单纯
作为“现代浙派”人物画的代表,吴山明如何在承袭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有过怎样的笔墨实验?其后,他又如何继续在宿墨和意笔的道路上另辟蹊径?“在这次的展览中,都能找到答案。”作为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高士明告诉记者:“展览包括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吴山明先生从浙派人物画研习传统的代表作品;1975年至1985年间,他从鲜墨向宿墨过渡时期的作品;更有近30年来,他将艺术语言不断丰富的新作。他以自己的个案向画坛证明:中国画不仅是一门传统艺术,更是一门实验艺术。”
在吴山明的水墨实验中,对于宿墨的运用无疑最让人们关注。宿墨艺术自北宋郭熙首先提出后,由于其笔墨容易僵、死、板,黑气重、局限大,特别是审美观感与平常鲜墨差距大等原因,少有突破与发展。不过,黄宾虹把浓焦宿墨的运用推向高峰。而吴山明在艺术实践中也对宿墨产生了兴趣,并以自己的风格拓宽了淡宿墨的创作体系。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到云南、山东、湘西、内蒙古和新疆,创作了一大批作品。之后,他又远赴那曲、诺尔盖等地,在那里,极大的昼夜温差偶然间造成了宿墨的状态。“那种效果让我产生了一种逆向思维,不如就以淡宿墨为主体进行探索。”吴山明回忆到,“回到杭州之后,我借了一间教室,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把小的水墨素材画与大的写生,重新用宿墨画了一遍。创作就像在剥一个果子,一直剥一直剥,画得越多越接近内核。我探求墨慢慢从黑与结变成纯净、明快与通透。”
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看来,吴山明笔下的人物都有一种素美。这种素美不仅指墨色的素性,更是凝聚在笔尖的朴素内涵。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则说:“吴山明贯通了传统与现代,融会了人物与山水。人物形象化入了氤氲的自然,神韵生动;笔墨像闪烁的黑水晶,单纯璀璨;意境则淡远空明。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不要让学生像自己
“对于一位从事教学、创作半个世纪的人来说,吴山明的选择和艺术形式建立在写生与创作之上。写生是记录自然与生活的手段,而创作则依靠回忆、默写与深思冥想。”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认为,“重技不轻道”是吴山明艺术探索的一种坚持,而单纯化的造型表现则是他近年来突出的特色。“抽象的简笔造型是向复杂的自然物象中找寻其内在性格、质量和综合色彩的表现,由细碎的客观自然物象,归纳为整体、概括、简化的过程。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真朴。作为‘浙派人物画’的传人,吴山明将水墨写意人物画推进更为精熟的境界,并由此充实完善了‘浙派人物画’的教学体系。”
从1964年留校任教至今,吴山明为中国画的教学做出了基础性、系统性的贡献,早在1971年全国高校复学之初,他就为工农兵班编写出版了《速写画法》;1979年,他出任中国美院国画系人物画教研组长起历任国画系副主任、主任、学院造型学部主任,又出版了多部教学类著作。
在很多人看来,繁重的教学工作势必会影响创作,而吴山明却说:“对我而言,教学工作虽然艰辛,也有极大的乐趣。教学,是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与学生是不能分割的共同体。我与学生们有一种默契的友谊,一方面我会仔细研究他们的问题,而他们身上的亮点也时常给我以启发,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教艺术的老师,千万不要让学生都像自己,而是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文:张
婷)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