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东西方艺术家画“东西”
2017-01-16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张恩利作品

 

萨奈尔作品

詹皓

波兰当代艺术家萨奈尔和中国当代艺术张恩利作品并置在一个空间里,会是什么感觉?当你看到两位中西艺术家的画混搭在一起展出,并且每幅画都没有作者标识时,还认得出谁是谁吗?衡山路842号 JEWELVARY 艺术空间,就举办了这样一场名为“东西”的中西方当代艺术家混搭展,这也是蜚声国际的萨奈尔作品首次来华展出,展览将至7月底。

藏家:

我感受到情感和力量

萨奈尔此次来华展出的4件油画作品全都来自中国收藏家乔志兵。

谈到为何会收藏萨奈尔的作品时,乔志兵表示,“萨奈尔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作品让我感受到情感和力量”。

相对于萨奈尔一贯的平静如水、情感内敛的艺术风格,乔志兵更偏爱他情感丰富的作品。此次展出的那张抱着小孩的作品《无题》,在看到的第一瞬间,就可以感受到汹涌、直接的情感扑面而来。两个人偎依相连在一起,就是艺术家想表达的一种绘画语言,希望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的感受,触发人性的本能。

另一幅《无题》描绘艺术家在俄罗斯坐火车旅行时沿路的风景,在简洁平静的画面中极其单纯的物件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思考?

乔志兵坦言,他常喜欢一个人在安安静静的时刻,面对着这幅作品,去思考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去理解艺术家的理解方式,每每引起自己的更多思考和无限想象,很多时候更因为自己本身的经历和感受,产生出对作品的解读方式。

标签:

干净画面的复杂内涵

唱片、漫画、自行车、T恤、参天大树、重大新闻事件、海滨的度假日等等,都会成为萨奈尔的艺术标签。从公共事件到个人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主题,历史人物的肖像,城市的风景,亲友的照片甚至网络上的图片,这些看似乏味却充满寓意的主题都是萨奈尔为之着迷的绘画素材,他的作品更如同清晰具象的时间符号,而画家更像是一个用绘画记录现代历史的作者。

萨奈尔不仅是充满激情的画家,也是才华出众的电影制作人。他的绘画作品受到漫画、海报、照片、视频、音乐和电影等当代艺术的深刻影响,折射出当代社会中多元化文化的特点。

干净简约,是萨奈尔的一贯标志。但从他干净简约的画面细看下去,就会发现隐藏其下的复杂内涵。萨奈尔的艺术手法饱受当代视觉传媒中的平面图文风格的影响,他善于分析观察并加以直观的转换糅合,摒弃传统绘画手段在细节上的雕琢和粉饰,通过构图上的奇思妙想,充分赋予被分割的空间以内在张力,将最富冲击力、最夺人眼球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

共性:

日常东西却直抵人心

此次展览名为“东西”,一语双关,既代表着两位画家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也表示两人都喜欢画简单的生活中的“东西”,对于物件的绘画能力,以及引发的巨大和无尽的思考,便是两位当代艺术家所共通的情感力量。

和萨奈尔一样,张恩利画的也都是日常的一角或者器物; 和张恩利一样,萨奈尔也惯用冷峻的色彩表达对物件的主观感受。

张恩利喜欢在画普通物件时,对它们如同肖像般进行刻画,让每件日常之物都透出自己的个性。静物不“静”,便是张恩利作品最直接、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东西”在张恩利重新的色彩、层次解构之下,似乎被赋予了新的力量,能够一下子进入到人们的情感生活里,并与内心形成有分量的对话。

萨奈尔的作品也对“东西”有着冷峻而深刻的描绘,他的作品《发动机》 犹如一个巨大的漩涡,几乎让人不敢近前,冰冷的发动机似乎被赋予某种神秘的力量。而描绘原野的《无题》,晚霞和原野映衬下,黑沉沉如十字架的铁轨和木杆将画面分割、破坏,仿佛与上天的对话和对命运的思考,直接奔出画面,抵达观者内心,这些都是艺术家从生活片段中发现的“东西”的情感,有了巨大而充盈的生命迹象,因此具有了反美学后的美学效应。

萨奈尔简介:

在当下国际画坛上十分活跃的波兰画家威廉·萨奈尔,生于1972年。他以在创作中挪用各种历史风格样式而著称。他从建筑结构、电影剧照、相册以及书籍封面等各种现成的图像中选择创作主题,同时又把历史不同时期的各种绘画风格融入到形象塑造中去。有评论说,萨奈尔完成的几十件、甚至上百件作品看上去像是出自几十或上百位画家之手。他把不同的绘画技巧和风格转换和提升为含有隐意的符号,有力度的标记和具有诗意的图像。

张恩利简介:

张恩利1965出生于中国吉林,1989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张恩利是签约 Hauser&Wirth 画廊的唯一一位中国艺术家。他所关注的一直都是生活之中最平民化、最细碎的部分,一只开关、一截管子、六只皮球……那些不被人们歌颂的平凡生活,在张恩利的笔下却仿佛重新添了生命一般。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张恩利 无题 艺术家 东西方 萨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