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需要什么?家住坞城街办并南一社区的韦双琴这样回答:“巴掌大的小人书,家人用过的废纸,布满皱纹的双手,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照着孙子的小人书,在废纸上一笔一笔地临摹。10年来,韦双琴用这样的方式画了30余本作品。从开始的稚嫩到如今的惟妙惟肖,75岁的韦双琴俨然成了社区的“绘画达人”。
6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市染料厂宿舍区的韦双琴家中。客厅的茶几上早已摆好了老人平时所画的作品。“这是按照小人书《岳云》画的,这是按照童话故事画的……”还未坐下,韦双琴已迫不及待地介绍起自己的绘画作品来。
韦双琴的绘画经历要从2004年说起。当时韦双琴每天将孙子送到学校后,闲来无事的她便照着小人书上的画面,一笔一笔地临摹。由于韦双琴毫无绘画功底,一开始画得很难看,但她依然乐此不疲,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来画。挂历的背面,用过的废纸,凡是有一点空白地方的纸张,韦双琴都会拿来画画。半年多下来,韦双琴的画终于有了一丝“味道”,变得有模有样了。小人书中的历史画面、童话故事里的白雪公主、小学课本中的小青蛙……10年下来,凡是有图案的东西都成了韦双琴画作的来源。
在众多绘画作品中,她最满意的是两本整套的小人书,161页的《岳云》和158页的《三让徐州》。这两套作品,她花了近一年时间才画完。8开大小的素描纸上,从人物的音容相貌到复杂的战斗场面,韦双琴用手中的画笔生动逼真地再现出来。“先用铅笔在素描纸上临摹,然后再用碳素笔将画面描黑,最后用孙子的蜡笔上色,基本上一天只能画一页。”韦双琴说。相比巴掌大的小人书,韦双琴所画的内容更丰富、线条更流畅,活脱脱的是一本升级版的“大人书”。从小没上过学的韦双琴还将文字介绍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上去,上面的许多字她至今还不认识。
韦双琴将自己的作品装订起来,足有30余本,每本都有数十页厚。每当有人到家里做客,韦双琴就不厌其烦地拿出自己的画作让人欣赏。社区工作人员孙芝娟介绍,在近期社区举办的征集居民“微心愿”活动中,韦双琴的“微心愿”是希望举办一个画展,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人。“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她实现这个愿望的。”孙芝娟说。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