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12年香港秋拍“滑铁卢”后,中国现当代艺术拍卖似乎一直未恢复元气。即使去年秋拍曾梵志作品再度冲到1.8亿港元的高位,但对市场的带动作用依旧非常有限。上周刚刚结束的某大型春拍的情况似乎有所变化,其现当代艺术板块成交额近3.4亿元,几个专场更获得100%成交率的成绩。早前结束的香港春拍中,东南亚当代艺术家的风头也盖过了原本市场上当红的内地“F4”等名家。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吃过亏”的收藏者更加成熟理性,实力派艺术家的后续表现或将胜于原有的“偶像派”,还有本地拍卖机构在酝酿“广东当代艺术”的本土制造。
行情:“滑铁卢”后现回暖
上周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春拍中,现当代艺术成交额近3.4亿元,而现当代艺术夜场85件拍品,共有73件成交,总成交率为85.88%,总成交额为2.61亿元。
而在早前结束的香港春拍中,当代艺术板块的表现也较之前有所提升。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类别今春3场拍卖总额达7.55亿港元。香港苏富比夜场拍卖中,呈现了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中国当代艺术表现中规中矩,而东南亚艺术则异军突起,有8位艺术家的成交价格打破个人成交纪录,而且印尼著名画家苏佐佐诺创作自1979年、首度出现在拍场上的作品《蒂博尼哥罗王子率军亲征》,以高出最高估价两倍多的5836万港元成交,不仅打破艺术家个人拍卖的世界纪录,同时也打破了由李曼峰的《峇厘生活》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以3596万港元所保持的东南亚艺术品拍卖纪录。这似乎预示着东南亚艺术接棒中国当代艺术,成为拍场上价格蹿升的生力军。
有拍卖业内人士认为,经过2012年香港秋拍的“滑铁卢”后,原本当代艺术的几大天王的作品拍卖行情再也未见疯狂局面,尽管去年秋拍曾梵志的一件作品再度冲到1.8亿港元高位,可是对市场的影响有限,那些老一辈“偶像派”并未掀起波澜。“在吃过亏后,一味‘兴高采烈’的人少了,现在的收藏者更加成熟理性,同时开始关注更多‘实力派’的后起之秀。”
收藏观念虽转变
但仍处过渡阶段
记者了解到,目前竞拍国内一线名家的收藏者主要还是业内资深人士,新晋买家占比较少,收藏大户仍是王薇、张小军、乔志斌、杨斌、唐炬、江宁等几位“老面孔”为主。行家们看中了作品,愿意掏大价钱,那么普通收藏者的反应又如何呢?华艺艺术总监王总在受访时表示,当代艺术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不算大,在华南地区就更加有限。“尽管一般收藏者的接受程度还不算太大,但艺术机构应该引领时代的风潮,要有前瞻性的动作。现在我们已经在规划秋拍或将有相当数量的当代艺术作品,包括装置、影响和一些观念的绘画,争取体现广东当代艺术的风采。”他认为,很多觉得当代艺术看不懂的人或许不太了解“背后的故事”:“许多外人看起来曲高和寡的东西,圈内有很多人收藏,特别是艺术家(甲)去关注和收藏另一位艺术家(乙)的情况不在少数。”例如从事传统绘画的人喜欢新鲜的装置艺术,或者画国画的人喜欢油画,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当然,艺术家不会买天价作品,因为他们本身是理性的,不会为名头掏钱,而选择自己欣赏的。我认识一位作者,他的粉丝就主要由圈内艺术家构成。他因此表示,不要一看到自己看不懂的东西价格高了,就怀疑它是炒作,市场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小圈子收藏行为。
王总发现,目前有些收藏家开始有意识地将一部分过分唯美的藏品置换成观念相对先锋的当代艺术作品。现在有了这个趋势,但总体仍处于过渡阶段,因为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女收藏家张伟则对当代艺术情有独钟,她3、4年前进入市时就选择从当代艺术中的影像作品入手。她的收藏理念是只选择自己能看懂、有共鸣的作品。对于发展到今天的艺术,她认为形式已经不是最重要,那只不过是艺术家表达内心感受的不同手段而已,最重要的是收藏者能否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能否打动自己。“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希望找到了独特表达方式,能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哲学思想来诠释作品内涵的艺术家。油画发展到今天,已经脱离了写实的、具象的、技巧的层面,更强调给收藏者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只要把握住这条原则,你收藏的当代艺术作品也会越来越有生命力。”
艺术家心声:
作品有量还须资本参与
“资本雄霸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八年’曲终人散。”2012年秋拍惨淡时,策展人顾先生的这条微博引发了业内关注。诚然,那些市场中一线名家的行情主要靠大资本支撑和推动,但是其他艺术家跟资本“联姻”的情况又如何呢?
张湘溪去年曾获得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奖,当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其作品会因为学术上被认可而价格大涨,但实际并非这样。他认为自己目前10万元左右一幅作品的价格跟同辈的艺术家比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但是因为自己的作品没有追求那些大腕般的“符号化”,不适合被进行商业化运作,所以也没有获得资本的青睐,进而对他的作品进行运作。“我不刻意追求,但也不抗拒资本运作。”他坦言道,“我觉得自己作品的时间和材料成本都很高,卖太低了自己不乐意,太高了收藏者又不乐意,因此市场表现不算特别好。我认为一个艺术家的市场要走得好需要两个因素,一个是艺术家有一定数量的作品,二是要求有资本参与运作。因为如果没有量,达不到商品化程度的要求,资本就不太容易介入,不太容易获得规模效益。”他总结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行情都是如此,“资本只青睐既有学术地位,又足够市场化的艺术家。”
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绝大部分艺术家所能做的唯有一边坚持创作,一边等待机会。“其实我也见过不少作品卖得不错的艺术家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他们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被市场需求左右,无法坚持自己的风格,这的确是把双刃剑。”
张湘溪认为,尽管有人觉得当代艺术看不懂,但创新的时代的必然选择:“各个时期的作品就记录着美术史向前发展的轨迹,它是不可能开倒车的,现在某些看不懂的东西,今后回过头来看,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印记。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