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艺网7月1日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昨日透露,故宫将开展藏品三年普查计划,将对部分之前未彻底整理的文物藏品进行系统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宫完成了建院后第五次藏品清理,当时的数据显示故宫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观念中不属于文物范畴的物品,如清代钱币、帝后书法等都被纳入了文物资料。在第五次藏品清理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两个上面写着“乾隆诗稿”的箱子,内有28000首乾隆诗稿,既有御笔稿,也有大臣誊写稿。单霁翔介绍,在此次文物普查中,乾隆诗稿将是一个重要的整理研究方向。
“民间传说乾隆做了45000首诗,过去我们库房收藏的是17000首,加上新发现的28000首,证明传说是真实的。乾隆的诗基本都是纪事诗,记录当天的大事,目前交给郑欣淼院长研究。”单霁翔介绍。关于乾隆御稿,为尊重原状,基本按照原有的样式编号、包装保管,有208个文物号,222件∕套文物,计28132张,纠正之前的整理存在时间错乱、年份混杂、手稿和誊稿交叉等问题。
单霁翔昨日还解答了一些观众对故宫藏品的误解,如认为故宫博物院的珍品都去了台湾。台北故宫所藏文物,来自1933年故宫为避日本战火转藏于南京的文物中的22%,当时转移了13491箱文物,最后为台湾保存的为2972箱。单霁翔援引那志良《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的记载,介绍当时转移文物时,装箱工作由秘书处、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员共同负责,而秘书处负责了几乎一半,“那些职员(指秘书处),对文物、图书、文献,一概不懂,叫他们装箱,有的应该装的不装,而那毫无价值的东西却装了箱,如他们装的有黑折扇若干箱,那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对于故宫缺乏“镇馆之宝”的说法,单霁翔认为,故宫的藏品规模庞大、品类丰富,形成了结构严谨的文物脉络,不可孤立而存,故不突出特定文物,“打造”所谓的“镇馆之宝”。
但对于参观故宫只见建筑、不见文物的观众感受,单霁翔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故宫参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宫殿内的家具陈设和文物,仅能由观众在门口观望;其次故宫进行专题展览的专馆布局分散,各自距离较远,观众往往只看其一二;而对于漱芳斋、倦勤斋等区域,虽有展览,但因为空间狭小,无法完成参观接待任务,并未向观众开放。单霁翔表示,这将随着故宫北馆的建成,以及平安故宫计划的推进而逐渐改善,“故宫将以沉静的历史眼光,以全面、客观、深刻、理性的严谨态度,构建品类丰富、价值多元的藏品展示体系,以不负博物馆的历史责任和现实担当。”(文:许荻晔)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