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功甫帖”成为热门词汇,媒体上各路专家围绕该藏品的真伪展开激辩。但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些专家的文章太过高深,看都看不懂,更别说学习借鉴了。其实,鉴定古代的字画艺术有很多方式,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字二画三印章”。若想看懂专家的文章,就要先吃透这七个字。
我们欣赏、鉴定古代书画的价值,首先要了解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尚和那时期各个书画大家本人的独特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要求,一个王朝有一个王朝的艺术表征,书画家们所创作的作品,无疑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随之,作品中也必将体现出当时的文化氛围、时代情怀,笔法技艺,用彩习惯等大大小小的“朝代气象”。
所谓“一字”,指的是落款。落款是判断诗画年代的主要根据之一。一般来说,唐画无款,包括唐以前所有的画,都无落款。因为在唐人的头脑中,还没有为画作题款的概念。相反的,时人认为画作上题款是对作品的破坏。这就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差异了。北宋出现了藏款、一炷香款。藏款就是画家将落款藏于画面中山石树木等笔触繁密的地方。一炷香款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从上到下一行题款,绝不写第二行。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宋徽宗赵佶,他习惯题四行。他是皇帝,九五至尊,又是名副其实的书画大家,即便特立独行也无伤大雅。元代出现了平顶款。这种题款从右往左写竖行字,第二行和第一行字齐平,写上四五行也可,但次行后的字都不能出格。明朝嘉靖皇帝时有了抬头款:第一行的字不够,第二行可以上移两个,直至把题款写完后盖章。
“二画”的门道也很多。像南北朝的人物画在风格上是显得瘦骨清秀;唐代人物画体态丰腴,服饰雍容;宋代宫廷画派笔下的人物大多粗短,驼背,姿态中有弯腰或抬脚的动作;明清时的美女则一个个樱桃小口,弱不禁风,好似《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般。从书画的尺幅来看,对联出现在晚明时期,描画的团扇出于北宋,文人手中的折扇在明后期流行,一开始,大家只在扇面上题字,后来才发展到作画。另外,看画还需看纸闻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作画都是在绢帛上。唐宋前多壁画。隋唐五代,作画的纸张中有了麻纸,隋唐也用皮料纸,北宋出现藏经纸,近代当然是用安徽宣城的宣纸了。总而言之,一个鉴赏者具有的历史文化知识愈丰富愈细致,对鉴赏古代书画的裨益就愈大。
“三印章”是指书画完成以后要钤印盖章。唐代的章只用在书法作品上,宋以前用水印。明朝有了油印。清末,锌板印刷技术流行,于是就有人采用印刷技术来复制印章。当下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复制印章的手法也越来越丰富,所以现在,鉴定专家也就很少将印章作为判断书画作品真伪的主要依据了。
知道了上面这些知识后,我们有时不需要看见书画的实物,也能进行真伪的一些粗略判断,这叫做“耳鉴”,含有“用耳闻来鉴别”的意思。比如有人跟你提起一幅画作,说有可能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真迹,因为落款就是“阎立本”。而你一听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唐画无款呀!这便是一种“耳鉴”了。(文:冷枫)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