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倵 德国十大巨人面对面组画-恩格斯 100x120cm 布面油画
2014
文倵 德国十大巨人面对面组画-歌德 100x120cm 布面油画
2014
文倵 德国十大巨人面对面组画-黑格尔 100x120cm 布面油画
2014
有人说,当代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像是狗撒尿,像个性化地占地盘。
夏彦国与文倵的一次对话
夏:听说你很年轻就去德国,一待就是20年,我对你的经历比较好奇,年轻时的你是什么样子?
文:梦想当大艺术家,跑到北京来考中央美院没考上,没钱,到处跑,还曾趴火车从兰州到中国美术馆看劳森伯展览。
夏:那时候年纪多大?
文:才十几岁,高中还没毕业呢。
夏:那你消息还挺灵通的,从兰州跑到北京看劳森伯展。
文:对呀,其实那是一个挺奇怪的时代。
夏:那时候,你看劳森伯的展览,当时对你有什么触动?
文:看了劳森伯的展览,吓了我一跳,很刺激。
夏:我看到很多人的回忆,跟你一样惊讶。
文:那时候给我带来一种动力,想知道国外是什么这样子?想出去。
夏:你在国内上美院了吗?
文:没有上,其实是没考上。
夏:然后直接去的德国上学?
文:是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糊里糊涂考上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
文倵 马克思 55 x 80cm 布面油画 2014
夏:你怎么开始学习画画的?
文:从小喜欢,十二岁开始暑假报学习班,想考美院附中,天天晚上跑到火车站画头像,那时候挺勤奋的,骑个自行车,
披着长头发,模仿大画家的样子。记得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美术老师,每次他还没画完的时候,我觉得最好看,过两天再去看,他画了许多遍,画的很细,我就失望了。我喜欢粗狂一点。呵呵,可能年少吧,挺狂妄的。当然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没有一种判断力,很感性。
夏:在兰州的时候,你身边的有没有一些一起画画的人,那里艺术家好像不是很多。
文:艺术家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影响都有一点,但表面的东西多些,也没有好好的训练过。对艺术真正的认识是到德国以后,花了很多时间看美术馆,看画廊。刚到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时候,觉得很神圣,可以说当时是很崇拜。客观说,它给了我太多的影响。
夏:刚到德国的时候,也是常去打工?
文:打过,什么工都打过,那时候叫洋插队。也到街上画过头像,在欧洲很多城市画,比如在巴黎,当时一起在街头画画的还有王度、陈箴等,还有很多其他的艺术家。听说现在不能画了,都几十年了。
夏:这都是你进大学之前的事?
文:是的。
夏:在国外待下来,跟国内最不同的有哪些?。
文:上学之前都是模糊的。上学以后,五花八门,挺舒服的。觉得世界上搞艺术的人更多了,作品更自由了。
夏:主要是人自由。
文:当时那个学生时代让我回忆起来是非常的自由,非常的快乐,前前后后上了也六七年。
夏:你的大学怎么那么长?
文:我是本硕连读,本科之后读的是学校的大师班,德国上学是免费的,时间也长点。
夏:他们的教学是很自由很开放的。
文:是,工作室制,教授一般都是一个礼拜来一次,有的甚至一个月来一次,以前很多大师在那里,博伊斯去世之后还有其他的大师在那里授课,比如里希特,库奈里斯。还有白南准,他在纽约有工作室,一个学期来两次,或者把学生都召集到纽约工作室住着啊,玩儿啊。吕培尔茨上课就和学生踢足球。学校大门口地上镶嵌的大铜字写着“艺术无法教,没法学”。据说这是第一任院长写的,两百多年了。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
夏:是的,这个跟国内艺术教育确是很大不同。
文:学校对我的艺术创作影响巨大。尤其是老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很宽松,越是宽松,我们这些学生越是认真,对自己要求越高,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暗暗较劲。没有上课下课的概念,自己画自己的。期间也有一些画廊的人来看,有时候会做一些展览或合作。
夏:那你在上学期间也属于半工半读?
文:是,学费是免费,但生活费得自理,自己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自己还是要找点有收入的事。在国外,画画材料特贵。吕佩尔茨说,“绘画是奢华”。好像陈丹青也说过,“在国外有了第二次做人的壮举”,初到国外,一切都很难。
夏:我看到你这个作品里面,因为谈到比如说你跟你导师学习,你导师画的时候用的是厚颜料?
文:对。
夏:所以你作品跟你导师之间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文:当时一个20岁的小伙子,可能最重要的也是模仿。可是不久就开始试着去质疑去否定,其实现在的创作也是不停地否定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