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换一纸扇
折扇本为夏日挥暑延凉之具。以往夏日来临,手持一把小扇,轻挥慢摇,顿觉凉爽。不过,在空调和风扇流行的今天,折扇开始逐渐褪去它的功用性,越来越多的人将扇子视为一种身份地位和艺术品味的象征。
折扇收藏爱好者李博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折扇是收藏界一个非常特殊的门类。“一柄折扇,两种画面。在我们看来,它代表的一面是历史,一面是现实。”
因此,折扇又被称作“在时代腰间”的奢侈品。早在古代,折扇便是雅物,一把折扇,古人宽袍大袖,可袖于其中,神怡务闲之时,徐徐展开,扑面而来的笔墨诗情是一缕东方神韵、一派名流清雅。
如今,折扇作为收藏界的一股新风,究竟拥有怎样的收藏价值?这袖中雅物的独特魅力下又掩藏了怎样的历史风流?
起源之争
说起折扇的起源,还真是个值得争论的话题,这个争论甚至越过了国家民族的界限。
自古以来,关于折扇发源地的解释就涉及到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和朝鲜。而关于折扇起源的时间,更是有多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折扇起源于东汉,因为《汉书》记载:“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自以便面驸马。”有人据此推断,便面是折扇。理由是“驸马”是扬鞭抽打马,所以才要合拢折扇才能赶马。不过有学者认为,“驸马”是轻抚、轻拍。典故有《史记·吴王濞列传》:因驸其背,以及《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驸手欢笑。所以,那时用来轻拍马的工具不一定是折扇。
而《扇子趣话》、《扇子的源与流》等书中则认为,扇子在东晋已经产生,其主要证据源于《晋书》卷二十九《文苑·袁宏》:谢安取扇赠袁宏,袁宏答道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由于后来折扇又有“仁风”的雅称,所以有人认为此处谢安所赠即为折扇。
但是,文中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此处所赠为折扇。且魏晋时期,清淡之士盛行执麈(zhǔ)尾(一种扇子)谈玄论道。《廿二史札记》云:“六朝人清淡比用麈尾。”并且,《三国志》和《晋书》中并没有关于折扇的记述。
以上两种说法都认为折扇是中国人自己创造 ,但尚无决定性证据。
业内关于折扇出现的时间最普遍的观点是在北宋。据说,折扇是从他国自宋代传入我国,后来即开始自制。因其使用方便轻巧别致而受大众欢迎。有诗句的题咏进行佐证。金·完颜璟《蝶恋花·聚骨扇》:“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杯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由此可见,折扇于宋代传入我国,具有丰富的史料证据证明。但在具体来源国家上,则出现了传自朝鲜和日本的分歧。
李博告诉记者,他听到的说法是,折扇经由日本从当时的高丽传入。“但是更多的史料记载中,中国的折扇都与日本有关。”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其中说道:“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并注云:“倭国乃日本国也……”因此折扇起源于日本的观点可以说是有迹可循。
尽管世人对折扇的起源观点不一,但均认可折扇是由原本某种扇形逐渐改进和革新,并赋予了新的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说法。
盛兴明清
值得一提的是,折扇虽然在古代是雅玩之物,可是在宋代却很冷门,到了明清时期,才开始大放异彩。
上海一家拍卖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折扇画的题材颇为广泛,人物鞍马、村舍楼阁、闲草野花、虾蟹鸟虫皆能入画。“其中,明清扇面画最能映射出折扇背后暗含的卓越艺术成就”。
折扇在明代开始体现其艺术价值的理由也很好理解,一是明成祖朱棣这位统治者的个人喜好以及推广;二是与当时书画界的积极响应有关。
明中后期,苏州地区“吴门画派”崛起,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祝枝山等,大量精致的书画折扇(扇面)作品流传后世,在今日收藏拍卖市场上成为抢手的“佼佼者”。与此同时,中国书画市场化进入兴发期,对折扇的流行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由于元代文人画的发展,使书画艺术重心从宫廷院体逐渐向民间地方画派转移,明代‘吴门画派’影响力得到了迅猛扩大,并取代了宫廷院体和‘浙派’占据的主导地位。”关于折扇的史料中如此记载。
据业内人士介绍,藏扇之风因此兴于明永乐,盛于晚清民国,折扇也往往是梨园名伶或海上闻人的最爱。
记者曾有所耳闻,梅兰芳每次演《晴雯撕扇》,必在上台之前,精心画一幅扇面,装上扇骨,带入戏中,在台上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而他的琴师徐兰沅悄悄把撕坏的扇子捡回去,请人装裱修复,成了难得的艺术品。徐兰沅懂梅兰芳的扇子,梅兰芳懂曹雪芹的戏。然而,对于这些艺术家来说,一把成扇在手,一面是名家书法,一面是著名画家的精心制作,再配以精刻的扇骨,无论表演艺术的装饰需要,或是闻人的气派点缀,总是美不胜收。
所以,便于携带、把玩的折扇,是旧时风雅之人相互馈赠的随身物品。
“一把小小的折扇上,可以将名人书画、名家雕刻、名家做工这些传统艺术的精髓凝聚在一起。无论是文人们附庸风雅,还是藏者们拿来把玩,都是一件风流之事。”折扇收藏者江北对此心生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