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博物馆:别让我们看不懂
2017-01-16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看展览就怕看不懂。”不少人有这样的感受。在我们的观展感受中,“看不懂”似乎挺常见。

“有一次我去美术馆看雕塑展览,雕塑旁边的小牌子只有作者名字和雕塑名字,完全不介绍雕塑的材质,看着像木材,也像金属,还说不定是石材呢?各种材质的特性不同,办展览的不介绍,观众怎么知道啊。”说起那次观展,李女士至今都觉得遗憾。

“看不懂”与参观者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有关,当然也与博物馆、美术馆的策展布展密切相关。博物馆面对的观众绝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士,要让普通公众获取知识、增长见识,首先就要让公众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让策展布展的方方面面更细致、更人性化,把为观众服务这根弦绷紧。

有创意 不落伍

不管展览采用了哪些形式,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在策划中融入设计感与创意

前不久,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中国科学技术馆。场馆足够大,展览也不少,孩子们更是兴奋。但参观了一圈之后,心中总有一股怅然若失之感。在观众休息区,一位家长与记者有相似的感想:展品的解说词太过刻板,直接照搬教科书,别说是孩子,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也看不懂。记者在参观时也发现,很多静态的展览并不能吸引观众,孩子们在一些互动项目前排起了长队,博物馆变成了“游乐场”,很难说一趟博物馆之旅能给他们留下多少印象。

这让记者想起了几年前第一次参观首都博物馆时,遇到过一位在首博从事青铜器研究的研究员。她在为观众讲解青铜器的器型特色时,并没有照搬书本上繁复的概念,而是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她讲到商代青铜器上经常出现的“饕餮纹”时说,“饕餮”是一种特别贪吃的怪兽,它会把周围的一切东西都吃光,还不满足,再从自己的尾巴吃起,吃到只剩下两只眼睛。所以出现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都是以两只眼睛的形式出现。从她娓娓道来的讲解中,观众们明白了鬲、豆等青铜器不同器型的区别,也将青铜纹饰的故事深深刻在了记忆里。

在博物馆,观众看的是展品,透过展品还能了解其背后的种种典故、常识。毕竟展品只是一个物件,光是观赏未免枯燥;而故事鲜活,总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丰富的想象。相信每一位参观博物馆的观众,都盼望着能碰到一位懂行又善谈的解说员,跟着他一路参观下来,能获得不少知识不说,说不定还能激发你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看了国内外不少展览,小陈对台湾国立博物馆的一场历代帝王展印象最为深刻,尤其是其中恰到好处的解说词,一下子拉近了千百年前的历史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距离,让他倍感亲切。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博物馆处处长郭长虹表示,过去中国的老百姓更爱看“精品展”,因为一下子能看到许多“国宝”。但是随着国内观众对博物馆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他们的品位也水涨船高,从“看热闹”变成了“品文化”。单纯的“国宝展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欣赏需求,一些编排巧妙的专题展览越来越受观众的欢迎。因此,不论是专题展还是常设展,不论运用什么样的高新技术,只有在策划中融入设计感与创意,这样的展览才不落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声光电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博物馆展览中,给观众增加了不少新奇体验。不过,再先进的技术也只是手段,要想真正让展品与观众互动起来,则需要策展者更多精彩的创意。

讲故事 不炫技

通过特殊的布展手法,可以让展品自己开口“讲故事”

由于博物馆人手有限,观众不可能次次都能碰到懂行的讲解员,于是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在布展时,就充分发挥了展品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前不久,《艺为人生——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在向观众展示上世纪50年代冯先生创作的大型油画《刘胡兰就义》的同时,美术馆专门开辟了一大片展区,通过大量的创作稿、写生稿展示,为观众们展现了一幅大型油画创作的全过程。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 展览 看不懂 雕塑展览 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