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档案:不该被遗忘的文化产业资源库
2017-01-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档案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其内容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原始性、本源性是其他文化资源不可替代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能深入探索档案资源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恰当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这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对于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与文化产业联系紧密

首先,档案本身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对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扩大文化服务的范围、丰富文化产品的种类。

在现实生活中,档案服务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公益型服务,二是产业型服务。档案的产业型服务指将档案信息作为商品参与市场流通的有偿服务,但在现实中,档案作为文化资源的这种产业属性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有限。绝大多数档案机构都将精力和财力集中在收集整理、保管保护两个环节上,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停留在“你来我查、你要我给”的被动服务阶段,造成了脱节,直接带来两种后果:一方面,大量的社会文化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大量的文化资源沉睡档案库房,其价值不能得到实现。

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推动档案工作创新,彰显档案工作的文化性质,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展示其文化魅力。

其次,档案能为文化产业提供信息资源。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档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供各种文化资源。档案资源不仅具有独特性,还常常具有唯一性,同一城市可以有若干座馆藏内容相同的图书馆,但不会有馆藏相同的档案馆。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共收藏1亿多卷(件)的各类档案,这些档案所包含的信息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史,对内、对外交往史,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是文化创新的信息基础。

再次,档案能激发文化创意灵感,特别是那些少见的、独特的档案资源。举例来说,黄宗汉利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湖广会馆志》,原样恢复了湖广会馆;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原创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考古中国》、《故宫》、《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一系列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反映出大众对档案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渴求,也使得国家档案馆在历史的厚重与平民化的通俗易懂间找到了平衡点。

选准档案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点

那么,应如何推动档案文化资源整合,使其更多地融入文化产业?笔者认为,必须选准档案工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点。

一是做好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管,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档案馆不仅要按常规接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还要大力调查、收集保存在社会上乃至民间个人手中的文化档案;征集本地历史风貌、重大事件及城市发展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等方面的档案材料,构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档案资源;调查、收回散失在国外的我国历史文书档案。通过以上途径,建立起以国家档案资源为主、非国家档案资源为辅的档案信息资源库。

二是做好档案利用服务,支持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对已有文化的改造,档案尤其是文化艺术档案,是前人文化选择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着已有文化的全貌。对已有文化进行选择和改造,才能准确地把握文化传统的精华,了解当今社会的文化需求,抓住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文化创新才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

三是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直接创造文化产品。档案展览是一种文化产品,其特有的原始性、真实性和鲜明性往往能带给观众特殊的心理启示。档案部门可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偏好,开发出基于档案的新型文化产品,如档案影视、档案网络等,形成系列产品,打造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北京市 文化产业 档案 资源库 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