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巴别塔——程向君绘画作品巡回展于2012年9月18日在浙江省美术馆展出。2013年应河南美术馆邀请,由河南省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心灵的巴别塔——程向君绘画作品巡回展”,于2013 年3月30日至4月21日在河南省美术馆2号厅展出。
河南省美术馆展览结束后将于2013年4月28日至5月15日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
据说,人类的语言本是相通的,他们妄想齐心协力建造一座通天之塔,这令上帝非常不安,于是变乱了人类的语言,由于无法交流,人类的计划破产了。这座未竟之塔被称为巴别塔,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创11)。无论这是传说还是神话,语言的隔膜的确造成了文化的差异和交流的障碍。今天,随着人类的交往日益密切,人们一直千方百计地希望打破语言的藩篱,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绘画是文化的产物,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彼此的绘画艺术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作为一位漆画艺术家,程向君不仅尝试用绘画性突破传统的漆画语言,更用抽象的表现手法突破艺术中文化的隔膜,可以说,他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抽象绘画的审美体验。
程向君,1961年6月生于沈阳。早年学习油画,师从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杜键、高亚光、李天祥、赵友萍、苏高礼、戴士和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留校任教。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漆艺专业主任、韩国釜山东亚大学交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北京地区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程向君漆画创作中
程向君1985年开始学习漆画,可以说,他的创作伴随着中国漆画艺术的成长和发展。在此后的十年中,程向君一直处于熟悉漆画语言和探寻自己风格的过程中。在题材上,程向君表现静物、风景和人物;在效果上,程向君追求油画、版画甚至中国画的感觉;在风格上,程向君借鉴写实主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乃至彩色玻璃窗的装饰效果;在工艺上,程向君采用了刻漆、镶嵌和磨漆等各种手法。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程向君不拘的个性,以及他对待艺术语言的开放心态。不可否认的是,此时期程向君的漆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漆画的范畴。
程向君作品《往事》
1995年,对程向君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程向君漆画展”,这是对过去十年漆画探索的总结和梳理。接下来,编著《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卷》的工作使他有机会对漆画进行全面考察。对漆画界普遍存在的创作中拘泥于传统漆艺的工序,以及作品题材陈旧的现状的认识,成为程向君大胆变革漆画语言的重要契机。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传统漆画的美感是有限的。一方面,由于漆画语言的独特性,不熟悉其制作过程的人很难领略其艺术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漆画创作者过分沉溺于漆画的制作工序,导致作品的艺术性不高。这些都成为制约漆画发展的瓶颈。程向君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漆画归根到底还是要在漆上做文章。在钻研漆画独特语言的同时,程向君从未停止油画创作,既让自己保持对绘画性的敏锐直觉,也让自己不至于陷到繁琐的漆画制作工序中而不能自拔。大量的油画写生和创作,显示出他扎实的造型功底,成为他在漆画语言上获得突破的基础。例如,他的油画《荷相》系列,作品介乎具象与抽象之间,由积雪与冰面形成的大面积的黑与白成为画面的主体,其间点缀的败荷的枯枝,既给人冷峭萧瑟之感,又有抽象的构成意味。
程向君作品《红墙下的记忆》
20世纪90年代后期,程向君逐渐转向了抽象漆画的创作,将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画种带入了当代艺术范畴,为其赋予了新的活力。根据载体,程向君的抽象漆画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系列,一个是木板漆画,一个是麻和纸本漆画。事实上,对程向君而言作品的画种属性已经不再重要,在他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绘画语言的精益求精的追求和自然流淌的心灵直白。这让程向君成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中一位风格独特的探索者。
程向君作品《佛语》
像很多艺术家一样,程向君对西藏充满向往,曾多次赴藏区写生。在他以西藏为主题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格拉丹东序曲》(2006)最具代表性。程向君用自己从古物市场中淘选到的藏文雕版在未干的漆上压印出凸凹的文字,它们更多地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象征而非等待释读的内容,同时也成为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绝大多数以写实手法表现的西藏主题相比,程向君的绘画更接近藏文化所臻的精神境界,而非对一个陌生环境和少数民族的猎奇。程向君在绘画中引入雕版印痕的做法,非常类似毕加索在综合的立体主义时期创造的“拼贴”(collage),其目的是联系画面与现实。属于这个系列的作品还有《夏河的回忆》(2004)与《丹巴之旅》(2004)等。
程向君作品《漫步桑科》
程向君的作品超越了内容的局限和文化的差异,让更多的人可以从中领略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程向君也通过这种方式让漆画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走出传统,进入当代。程向君用绘画重建了一座心灵的巴别塔,在那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自由顺畅。这也是所有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