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旺
陈友旺作品
陈友旺作品
或许,陈友旺这个名字在演艺圈里并不响亮。但是,翻开他演绎过的人物看到徐天宏、邓车、袁术、华武、楚无忌、鲁迅、梅老九、香草爹……太多纵横荧屏,穿越古今的角色名字,就像串在他五十多年演艺生涯中闪闪发光的珍珠,不得不让人惊叹。
从小就热爱艺术
1948年,陈友旺出生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北京。陈友旺的家境不错,思想和文化都比较传统,最初父母是想将陈友旺培养成一个规规矩矩做学问的人,希望他课余时间能够坐在家里多看书写字。“5岁开始,父亲就逼着我描红模子,等描的时候长了自然而然也就喜欢上了。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7岁时我就在宣武区的‘少年之家’里进行写生,临摹,色彩等一系列基础训练。至今,我依然觉得这对于我日后的人生是有帮助的。”陈友旺回忆起童年时的情景,自豪地说道。
除了看书写字,陈友旺还经常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去戏园子里看戏,久而久之他活泼好动的天性和超强的模仿天赋便显现出来。在学校里,他经常登台演出,唱戏,跳舞样样俱全而且都表演得有板有样、惟妙惟肖,因此,陈友旺常常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赞誉和同学们的喜爱。陈友旺笑着介绍道,“对于戏曲的喜爱,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当初小时候没有现在的孩子拥有这么多玩具,去看唱戏成为了当时除了写字之外的唯一乐趣。”11岁那年,原本抱着花一毛钱报名费去试一试的心态,经过几轮严格的考试后轻松地考进了北京市戏曲学校。从此,陈友旺正式开始了与众不同的演艺生涯。
进入戏校之后,陈友旺专工文武小生。当时一进校园陈友旺就经常有演出的机会,每次都被老师赋予重要的角色。1960年考进戏校,1961年期末,就在西单大戏院进行汇报演出。在《铁弓缘》中他被安排饰演匡忠这一重要的角色,并且获得了在校师生的一致赞赏。陈友旺解释道:“那时候,在戏曲行当中梨园弟子很多,像我这样有天赋却不是世家传承的很少见。因此,戏校的老师们更是愈加珍惜我的天赋。所有的老师都在我的身上下了狠功夫,无论上学还是放假,天天逼着我练功。真可以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了。”正是严师出高徒,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陈友旺逐渐在学校众多同学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戏校有名的未来戏曲之星。
八年过去了,陈友旺从刚入校门的少年一转眼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1968年戏校毕业的他等待着幸福的来临,但是没想到,当时剧团的领导有着“极左”的思想——他们是按照出身来挑选演员。“出身不好”的陈友旺莫名其妙地与其他同病相怜的同学们被分到了平谷县山东庄公社北寺大队,不得不开始了他的农民生活……
在逆境中学会坚持
虽然背井离乡的孤寂和单调繁重的农活充斥着陈友旺,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多年来在戏校所养成的习惯。每天早上,他仍然像在学校时一样早早的起来,练功、喊嗓子。“那时候在戏校学习,早上天朦朦亮,就开始练早功了。这么多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那时候虽然身在农村,但是我的心还在戏曲表演上。我坚信有朝一日我可以再次登上梦寐以求的舞台。”陈友旺讲述着那段苦涩的记忆。
老天还是眷顾有心人。1970年全国各大军区开始响应上级号召,在部队里普及样板戏,因此各大军区部队开始招考文艺兵。当陈友旺得知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招生时,他兴奋不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严格的业务考试,没想到又是倒在了最后一步——政审还是没有通过,陈友旺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委屈。陈友旺回忆起当时的的窘境说道:“屡次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一次次的倒在了政审上。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很沮丧。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好在我碰到了一名‘伯乐’,是他带我走出了困境。没有他,也就没有如今的陈友旺。”这名伯乐就是当时负责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招生考试的副大队长——张振东。当时68军204师师长张平也在主抓样板戏——《沙家浜》的演出推广工作,恰好急需一位“郭建光”。求贤若渴的张平师长就向正在北京招生的张振东救援,得知老朋友张平有难处,张振东就想起了业务能力优秀,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的陈友旺。因为张振东实在是难以割舍对陈友旺的喜爱,觉得如此文武全才的陈友旺不该为出身背景所累。因此,张振东毫不保留地把陈友旺的情况介绍给了张平师长。然而爱才如命的张平经过询问,确定陈友旺没有任何政治问题后,当场便拍板,“陈友旺这孩子我要了!”
陈友旺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他说:“当张振东队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时,我兴奋地热泪盈眶,都忘记了带着行李,急忙连夜奔赴了部队驻地。不仅如此,张振东还给我买了火车票,又给了我一些钱和粮票。张振东队长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牢牢的记在心里。如果没有他的推荐和张平师长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陈友旺,我深信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陈友旺是幸运的,他终于穿上绿军装,进入了部队文工团。多年的挫折和等待,陈友旺不仅学会了勇敢地面对逆境,他相信只要勇敢地面对它,努力地拼搏进取,终究会有峰回路转的那一天。陈友旺做到了,同时他也开启了崭新的人生之路。
从剧院的“台柱子”到影视圈的“老戏骨”
1977年,当了七年兵的陈友旺脱下了戎装,来到了急需人才的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继续他的戏曲表演生涯。在剧团里,勤学好问的陈友旺先后师承江世玉,祁荣文等戏曲名家,表演功力也是愈加老道。舞台上的陈友旺扮相英俊,嗓音圆润,表演细腻、功底扎实,尤其以独特的“甩发功”见长。陈友旺经常在演出中,自如地运用“单跪蹉甩发”、“双跪蹉甩发”、“滚堂甩发”和“圆场甩发”等技巧,把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发挥到了极致。
表演精湛、吃苦耐劳的陈友旺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剧团里的台柱子,先后在《画皮》、《宝莲灯》、《碧侠》、《蝴蝶杯》及《拜月记》等十几出大戏中塑造了各类形态迥异的角色,成为了当时京城剧场里小有名气的演员。虽然陈友旺在戏曲舞台上获得了极大成功,但随着戏曲的不景气,慢慢地,他的内心对所钟爱的舞台产生了莫名的失落感。陈友旺无奈地说:“看到许多同行都活跃在银屏上,我便也产生了在影视圈试一试的想法。多亏师哥姬麒麟的推荐,第一次我就在香港大导演许鞍华执导的《书剑恩仇录》中饰演红花会英雄——徐天宏这一角色。”第一次踏入影视圈,拥有多年舞台经验和影视表演天赋的陈友旺博得了满堂彩,他把舞台艺术与影视表演结合的相得益彰,深受导演的青睐。随后他的片约不断,《三国演义》、《你是我的生命》、《康熙微服私访》、《情不自禁》、《幸福街》等。不经意间,陈友旺成为了在中国影视界中不可多得的“老戏骨”。
至今,陈友旺已经参演了大大小小数十部影视剧作品的拍摄。至于角色的选择,他还是摆脱不掉过往的经历。“我的戏基本分成两大块,农村戏是最多的;其次就是饰演警察。这也跟我当年有过‘上山下乡’和从军的经历有关。虽然在别人看来都是些‘小角色’——憨厚朴实的农民、村支书;刚正不阿的老刑警等,但我一直认为,角色的大小、戏份的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角色要来源于生活,要对得起自己的艺术道路,要对得起广大的影视观众。”陈友旺诚恳地说道。
“演员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每一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认真地、深入地琢磨剧中人物的言谈举止,专心致志地揣摩剧情变化。在平时,不放弃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陈友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98年,陈友旺受邀出演《你是我的生命》,在剧中饰演一名为筹够儿子治病的费用,而去修理自行车的退休老工人的角色,他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亲自去跟修车师傅学习,认真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以及穿着、眼神包括在指甲缝里的泥巴,这样微小的细节,他都一一记在心中。等电视剧一开拍,陈友旺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戏服一穿,修车摊一支,还真有过往的群众误认为陈友旺是名修理自行车的师傅,可见他的表演真的是入木三分。
影视圈里的书画家
陈友旺的成就不仅仅表现在影、视、戏曲三栖上,他书画方面的才华更加令人惊叹。有人戏称他为“影视圈中书画最好的,书画圈中演戏最棒的。”
自打幼年被父亲逼着描红模子,陈友旺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着。在紧张的排练、演出之余,陈友旺时刻不忘书画练习。他练素描、练色彩、练花鸟、工笔仕女……不一而足。其中,他的小写意戏曲人物画深受海内外广大书画圈的朋友青睐,争先收藏。就连远在祖国宝岛台湾电视台“传统戏曲”栏目也曾经特邀他为插图美工设计。
聊起陈友旺书画艺术经历,还颇有一段故事:提起北京的荣宝斋,可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书画圈中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里便是自幼沉醉于传统书画和戏曲的陈友旺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在荣宝斋高雅、幽静的殿堂里,陈友旺一见到好作品,就驻足观看大半个时辰。一日,他去拜访一位朋友,在朋友的书房里,发现挂历上有印着董辰生的中国京剧人物国画,这些作品就像有着磁性似的,深深地吸引住陈友旺。他回想起当时情景笑着说道,“当时我顿时眼前一亮;国画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的京剧也是国粹,两者融一可谓是珠联壁合啊!从小我就酷爱水墨丹青,此外我还从事戏曲表演大半辈子。所以我就坚定信心拿起了画笔,走上了画戏剧人物画这条路。”没想到他的第一幅临摹董辰生老先生的《闹天宫》就获得了意外的收获。刚画完没几天,陈友旺拿着这幅作品,来到了朋友开的画店询问照这样画下去是否能卖出去时,一位来自日本的游客看到后当即把它买了下来。“当时还是很意外的,没想到第一幅画就能卖到40多元钱,80年代初40多元钱可算是不少了啊。”陈友旺自豪地讲述着这段属于自己光荣的历史。
第一次便获得成功的陈友旺,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剧场,还是在摄制组,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一直画个不停,完成后全都卖到前门饭店梨园剧场,同学李光荫专门为陈友旺开设了戏曲人物画柜台。拿着辛辛苦苦得到的酬劳,陈友旺颇为欣慰。“终归一个戏曲演员的工资是微薄的,为了支撑双胞胎孩子所造成的生活窘境,我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由于陈友旺的勤奋和对戏曲人物画的潜心钻研,他的作品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但是陈友旺明白,艺无止境。经人介绍,他经常登门求救王遐举、董辰生、娄师白等书画名家。在各位大师的指点下,他的画艺又产生了一个大的飞跃。功夫不负有心人!昔日陈友旺向往的荣宝斋,竟也摆放上了他独具风格的中国京戏人物画,并且十分畅销。后来陈友旺的作品先后在“戏曲影视界名人书画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书画展”、“中日文化交流书画展”和“全国穆斯林书画展”中多次获奖。1995年,他更是受邀去泰国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2010年,陈友旺在韩国首尔的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陈友旺书画艺术展”交流活动,为了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添砖加瓦。此外,陈友旺貌风骨劲,浑厚扎实的隶书同样赢得了圈内圈外士的青睐,在全国各地的酒楼、茶庄、饭店等都留下过他的墨迹。
多年来,在他的潜心专研和和深刻揣摩下,无论是孙悟空的精、穆桂英的神、赵子龙的勇、白素贞的柔,还是项羽的悲、貂蝉的媚……在他的笔下都能使其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难怪娄师白先生十分喜爱他的画,并欣然命笔为他题下“传神”二字,以示对陈友旺书画作品的欣赏。
这就是真实的陈友旺,以为天资聪慧却依然刻苦用功的戏曲能人;以为能屈能伸却不弃执着精神的有志之士;以为为了艺术苦心专研丹青的书画家;以为深受观众喜爱而又不失艺德的影视演员。陈友旺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艺人,在屏幕中刻画、表演人物是我所热爱的;如痴如醉地潜心研究书画是我所钟情的,这也是我的根,我的命”。
陈友旺,著名戏曲家、影视演员、书画家。现为北京戏曲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会员,炎黄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鸿歌书画院名誉院长,北科院特殊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先后在《三国演义》、《康熙微服私访记》、《你是我的生命(98版)》、《幸福街》、《中国神探》、《暖春》、《如意》和《警察也有家》等数十部影视剧中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中老年形象。他的“中国京剧人物画”及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深受观众、专家和同道的好评。我国领导人把他的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首脑,一些作品被中外友人和国家博物馆收藏。(文:王君)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