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造就了每一代青年人的不同,有人总结说当下的70后已经青春不再,80后正在招摇过市,而90后则正在奋起直追。反应在艺术群体的特点上,他们却都留下了独特的痕迹,正如70后的青春残酷,80后的卡通一代,而到90后这里就成了“小清新”,“小清新”作为一个新的创作趋势,这代青年艺术家与前辈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代人对于“小清新”的表达是否会随着阅历和经验的积累而出现转变?讨论小清新,青年艺术家的代际关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被误读的“小清新”?
本年度的青年艺术100即将在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这个启动于2011年的青年艺术家群展项目发展至今,似乎更像一个小型艺博会,聚集了一百多位70、80、90后青年艺术家。艺术家王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作品干净、唯美、漂亮,所以也经常被别人归类为“小清新”。
王敏作品《我什么都留不住》
但这对于这位有艺术理想的女性艺术家来说,总觉这样的评价不能解读自己的作品:“很多观众愿意从画面的形式感或者漂亮不漂亮去衡量作品,有很多艺术家的表现手法都是轻松活泼的,但内容一点都不轻松,像季大纯、刘野等,往往大家总是被画面的技巧所迷惑,简单定义成小清新。”
艺术在面对不同的观众时,有很多因素都是很难界定的。青年艺术家冯一尘认为对于小清新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观众的接受程度相关:“有的观众对于艺术的界定就仅仅在于看一‘眼’,从他自身的角度去界定,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清新,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能仅限于在画面的形式表现,我们可以想一下一张白纸上画一朵花,底下写一个名字,感觉特别清新,这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现在大家所称的小清新,但是否是小清新还需要去观看画面的内涵,其实‘小清新’这个概念是相对的。”
刘野作品
“当然刘野、季大纯完全不是小清新,像刘野的作品会有一种调侃和戏谑在其中,比如一张黄色背景中墙上面挂着一张抽象画,下面一个小人拿着望远镜往两边看,很明显的批判和反讽表现在画面中,艺术就在你头上你还东张西望找艺术?”批评家盛葳果断的否定了“刘野也是小清新”的说法,在盛葳看来,刘野这代艺术家具有他们那一代人特殊的精神气质,跟刚刚成长起来的这代人不一样。
作为70后的王敏也觉得自己被定义成小清新其实也是被误读的:
“作为女性,内心多多少少会有一个角落有这种唯美的情节,但是从创作的根源上说,跟随内心走,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作品是跟你的精神气质是一致的,不可能是你看到我是这样一个人,但画出的作品与本人气质完全不搭。我更注重的是趣味性,画面的趣味性或者是通过趣味性之后表达出来一些更深层的对于生活的关注、人的关注和社会的关注。我认为在这个很残酷的现代社会,反思一些问题不一定非得用很严肃或者是很悲痛的手法,就像幽默片一样,看时很高兴,但是看完之后能感受到深深的自嘲、反讽。别人愿意定义为我的作品有小清新,那是观众的部分,从我的内心来讲,我只是想通过一种轻松的手段,让看得进去的人能感受到,至于看得到哪一层,那就因人而异了。”同样被误读的艺术家也不在少数,在这其中理所当然女性艺术家占多数。
作为80后的孙莹,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的第三个个展就代表了自己的三个阶段,“如果说第一个阶段更注重设计、色调的话,那画到现在的变化就是在解决画面问题了。”最近有人在网络上给孙莹留言评价说她的画风变了,的确是这样,与以前的“治愈系”相比,孙莹觉得自己是在做新的尝试:“在色调上不再用那么多粉粉嫩嫩的暖色调,尝试用深色调,画夜空,可能会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能够让人安静,关注内心,关注情绪,关注画面问题,更加在意的是努力去解决画面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就是能够踏下心来一张一张地去解决问题,不断地突破,找到问题再突破,再往前走,画面再往前走。”
或许在艺术家自己的角度上来说,以某种方式去创作作品能够解决自身面对艺术的问题,亦或是用某种看上去“小清新”的形式去关注社会、艺术、人性等问题,在他们自己或是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是具有美术史意义的,对艺术家内心也有一种抚慰,但或许在大众看来就是“小清新”,这的确是创作者与观众的错位。
青年人的代际差异
如果说70后艺术家还具有人文情怀和批判意识,那80后更加注重的则是“个体”和“自我”,到了90后则往往被称为“漠不关心”。无论是70后、80后、90后,他们在刚刚形成一种力量的时候,大家都会去关注他们体现出的新特点和不同,尤其是与上一代的不同之处。与抱有艺术理想的70、80后艺术家们不同,多数90后艺术家在承认“小清新”的同时也努力为小清新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