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博士,请您谈谈对永刚这批水墨生肖画作的评论和认识。
孙振华:我跟永刚去了一次他的家乡草原,才发现他的水墨的才能。因为他用毛笔书写,以前我还真不知道,说明什么呢?说明他做站立的文字,是有充分的文化积累和准备的,不是凭空突然想到,仅仅在形式上做一个推进。
刘永刚出生在大草原,他内心里有一个特别大的计划。有时候你看似偶发的、不经意的,其实,他的艺术的出发点,是特别宏大、特别有格局的,这是他对自己艺术上的要求,大格局、大气象。
刘永刚从写实油画到表现性的油画,到抽象油画,到雕塑,现在又向水墨转化,这种转化打通了很多东西。他通过文字,把中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又把具象和抽象结合起来。这批水墨有两个方面很重要的意义。第一,他把水墨的美彩,融入到创作中间,作为他主要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态,丰富了他的创作的履历,他创作的面更宽了。他从油画到水墨的跨越,目前中国雕塑界能够做到这种跨越的不多。说明他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在艺术上突破,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哪一点上。另外,很重要的是,他把中国传统十二生肖的东西挖掘出来,再放到当代表现性的框架里进行表现。这种结合也是对传统的另外一种方式的推进。
记者:中国有十二生肖邮票,另外其他的一些艺术家也有以生肖为题材进行创作,刘永刚老师的这批创作,也是以生肖为内容,和别的艺术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孙振华:我觉得他摆脱了型的限制,把抽象和具象相结合、是是而非的一种表现。过去有一些表现生肖的艺术,雕塑也好,绘画也好,或者工艺美术也好,我们感觉它更多的还是一种民俗文化,或者说有更多的传统的成分。而刘永刚的以生肖为题材的水墨系列,是把表现性的东西,很强烈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和十二生肖的内容结合起来。我相信有些人,尤其老外,不一定要知道这是具体的什么动物,他可以从中间感受我们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表现力,它的那种张力。我觉得这是他作品上特别有价值,而且有特色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刘永刚的十二生肖,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它尊重了中国的传统,也尊重了中国老百姓的趣味。他的尊重不是一般意义上因为普及才受到的尊重,而是一种提升,把十二生肖民俗的、传统的内容,提升到表现性水墨这样的高度。实际上也是把东方水墨文化和西方的表现性艺术结合起来的非常好的尝试,老百姓也可以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他这个作品参与感很强,我觉得当代艺术家越来越强的一个方式就是,强到观者可以有效的参与,不再是艺术家个人,或者创造的作品,他可以引入到其他的观者或者老百姓。因为十二生肖跟每个人都有关,特别是受东方文化熏陶的中华民族,每个人都可以跟他发生联系。这样,这批作品就有一个更广阔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就能很好地和观众进行交流。这也是他这批作品所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和推进。
记者:您是雕塑界的权威了,刘永刚老师有一个愿望,想把这批作品立体化,做一些雕塑作品,做成一个生肖公园。您认为它未来的前景是什么?
孙振华:如果要把十二生肖雕塑化,对他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十二生肖的雕塑出现的很早,在唐代,就有很完整的十二生肖的俑,动物头,人的身体。我们今天怎么样创作出有时代特色,有形象上的辨识度,形式上面又有所突破,要做大量的推敲,这是有可能的。特别是结合3D打印技术,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点。3D打印是高科技的,刚刚被引入到雕塑界,现在谁能够很好的、主动的抓住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并且把它呈现出来,是一个特别好的发展方向。对刘永刚来讲,他的《站立的文字》雕塑,特别大气,特别有力量感,希望他把“站立”的刚正、有气势的东西保留下来。我看了他的3D打印的小雕塑,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是不是继续沿用比较偏平的造型那样的基本语言,我觉得可以继续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和3D打印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发展方向。
记者:刘永刚老师不断的挑战自己,这种创作有难度,甚至在表现方面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您认为这个难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孙振华:永刚水墨画里头有很强烈的书写性和表现性,怎么样把书写性、表现性和象形性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反复的推敲,反复的琢磨。有时候更多的是意象性,不一定要求每个东西一眼看上去就像什么,否则对他又是一个束缚,难度就在这里。
一个艺术家不可能去迎合所有人的审美,刘老师最大的优点,非常有主张,他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走,他一直坚持在这个路上。您认为他今后沿着这个路往下走的话,还可以有什么样的空间可以开掘。
永刚水墨的探索,我觉得非常好,非常生动也非常有气势,赋予观众联想。永刚现在已经涉猎很多门类,油画、水墨、雕塑,而且有具象、有抽象等等,种种实验,对永刚来讲都是非常必要的。他还年轻,从当代的艺术发展来看,他的空间是很大的。像永刚这样的人,如果把他的作品装置化,在一个空间内,或者一个公共空间里呈现出来,那也是非常壮观的,因为他始终有一个大的核心,就是气势,这个很重要。我们设想,在一个展览空间里,或者是在一个公共空间里,有很多装置性的东西,有文字,有生肖,综合性的打破题材上的界限,和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环绕的空间发生联系,我们在作品里,作品也在我们周边,这种感觉也是很神奇的,会很有意思。
记者:刘老师特别注重雕塑作品能不能接地气,能不能让百姓、社会参与当中,注重参与性。
孙振华:永刚从国外回来,这点上就做的很好。我们更多的认为永刚是一个艺术家,如果我们把永刚看作是一个雕塑家的话,他的雕塑作品在全国的分布广度是很不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站立的文字》,带一定的抽象性,使他去除了很多关于题材本身对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空间化雕塑的限制,他的作品就是文字,就是很抽象、很有力度、有东方神韵的“站立”的一个东西。而且他作品本身有一种空间上的适应性,很多空间都可以和他的作品发生关系,这是他作品本身的一种特点。永刚这点上做的挺好。他做的十二生肖,可能会引起中国老百姓的兴趣。
记者:刘永刚老师从国外归来,学了西方的东西又回归了传统文化根基。未来我们要用中国的艺术去跟世界对话,您认为要用什么样的艺术打动世界?
孙振华:十二生肖这个东西,如果开掘的话,会特别有意思。十二生肖轮回,天干地支配对的观念本身,就体现了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时间观。像基督教文化,它是放射性的时间。基督诞生,就一直沿这条线往前衍生,没有回头的,这个数列可以一直排下去,没有止境。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代表的时间观,是一种循环往复的时间观,它是可以回来的。比如我的外婆经常跟我说,你是小丙申,我是老丙申。就是她比我大整整60岁。你会觉得生命的周始往复的神奇感,这个神奇感,在古代社会支撑很多人的心理,就像中国人经常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就是循环的时间。它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心理上的支持,不是绝望的、一去不复返的,看到生命的延续,就看到时间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这就是特别东方的。另外就是动物,十二种小动物,很可爱,中国人喜爱,西方人对动物也同样喜爱。十二生肖的文化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它在国际上也会被人接受、被人喜欢的。
记者:孙博士,那么我们再简单概括一下刘永刚老师这批生肖艺术作品的特征。
孙振华:他这批作品就是用古老的十二生肖的题材,用古老的水墨方式,把它加以现代转化,使它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烈的中国性,同时又很具备国际性的一种水墨艺术作品。
责任编辑: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