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冯智军:艺术标准与魅力
2017-01-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印象·日出

虽然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大部分展区要到9月开展,但随着展期临近,关于美展评选的各种质疑,在网络和坊间流传不断。特别是近期随着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的开幕,关于当代艺术被招安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

其实每届美展,争论总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外乎对评选环节、艺术标准的质疑。关于艺术标准,除了各自的艺术观念相异之外,也委实难以像科学一样有个严格标准。

例如国外近期有几项新的艺术研究成果公布。据媒体报道,印象派诞生的时间可以精确到18721113日早上735分,原因在于让“印象主义”这个名词诞生的莫奈作品《印象·日出》的创作时间就在这一时刻。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教授唐纳德·奥尔森,通过鉴别莫奈当时所住的旅馆房间、天气状况、日出时间、风向等因素,研究得出这一结论。看完分析,除了叹服研究者严谨的态度,相信对大多数的艺术家无甚助益。艺术离不开科学的研究,但如此着力的研究,如果不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的爱好,不能不说是一件费时费力且意义不大的事情。

与此相类似的研究,还有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们近日宣称可以通过电脑的人像和物品识别技术找到不同艺术家画作之间的联系。“实验中,66位艺术家创作的1710幅跨越5个世纪的艺术作品被扫描到电脑中。”据称,借此可识别出多幅画作间构图或主题的关联。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不同于科学的确切性。窃以为,如果艺术研究可以如此进行,那么就好像把艺术放置于工业流水线上监测一般,虽然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但过于流于形式。试问,从古至今不知留下了多少作品,单论关联性,恐怕谁也逃不开前人的路子和痕迹吧。

举这两个例证,正是想表达艺术研究不可能有确切标准,更无必要来一个绝对正确的看法。所以相对于此类研究,相信艺术家和艺术研究者们,更喜欢的是梵高博物馆的APP程序《触手可及的梵高》,可以让观众深入地观察作品肌理及笔触、颜色褪变,分层了解颜料运用,甚至看到杰作之下掩藏的另一幅绘画。

而关于全国美展的评选,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臆测内里有不和谐之处,但相信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及作品,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不可能像历史上被埋没的众多名家一样,落个让人神伤的结局。

至于当代艺术是否被招安,更是没有必要如此较真。只不过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故招安一说且不论合不合适,即便如此,就一定会丧失其艺术的创新性吗?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艺术家自身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与其纠结于此,不若静下心来创作,迈出门去看看展览。喜欢当代艺术的朋友,近期可以去今日美术馆看看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喜欢油画的爱好者们,可以去中国美术馆看看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的“大道传薪·金石为开——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与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展”也是颇为难得;此外还有北京各处还有“踪迹大化——傅抱石艺术回顾展”“回望傅山——十二家书法展”等。如此多的好展,怎能不趁着渐凉的天气,好好饱一个眼福?(文:冯智军)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全国美展 冯智军 第十二届 艺术标准 罗格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