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百炼成钢 剑胆琴心
2017-01-14 来源:吾艺网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正如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于96岁高龄时赠与徐新国的两幅作品,“百炼成钢”“剑胆琴心”。边聊边品,记者发现用这两个词形容他最恰当不过——自6岁习书,笔耕不辍,至今已有整整40载,可谓百炼成钢;自踏入军营,与阳刚威猛为伴,竟也修得满身书生意气,可谓剑胆琴心!

北京初夏的晚上,两把圈椅,两杯清茶。初见徐新国,竟也像熟识多年,不知不觉间已聊至深夜。

徐新国,总装驻京某研究所管理处处长,一张国字脸威武刚毅,一双大手指间藏着墨迹,言谈中军人风采与儒雅温和并重。嗬!好一位英姿勃发的军旅书法家!

用诗词丰富书法内涵

徐新国写的是榜书。榜书,古时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据记载,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秦丞相李斯,而汉丞相萧何首先把榜书运用于装饰帝王宫殿。其后千百年来,榜书从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室苑囿,发展到题写士人宅第、庙宇、关隘要塞、城楼、园林景观、名山大川,最后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商家亦用以书写招牌。书体也从单一使用篆书、真书,发展到使用行书、草书。

也许正是榜书寥寥数字的那份洒脱,那份自如,以及榜书对书体的不过分挑剔,使行伍出身的徐新国更为青睐。繁忙的工作之余,铺开纸墨,几分钟就能写上几个大字,既能直抒胸臆,又能陶冶情操,尤其是榜书可以尽显军人的那份阳刚与豪情。用徐新国自己的话说:“榜书充满了力量,最能彰显军人的个性,体现军人的大气势大气魄,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诱导人们向善向美向着崇高积极进取。”书写榜书,何等快哉!

练习书法,徐新国没有家传。然而他的家乡湖北郧县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城下之盟”“朝秦暮楚”两条成语据说就发生在这里。6岁那年,他遇到启蒙老师彭有斌。这是一位被下放到小学教书的大学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徐新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中毕业都用毛笔,不用硬笔,打下了坚实的楷书基础,由此而受用终生。

16岁那年,徐新国入伍来到部队。新兵下连,他就成了连队的通信员,后来又成了团里的打字员,这样的工作让他有了较多的闲暇。业余时间,他一门心思练习书法,从临摹颜、柳体开始,到醉心于练习狂草,并购买了张旭、怀素、王羲之、米芾等古代大书法家的草书碑贴开始临习,这一写就是10多年。

写书法没有内容不行,没有内涵更不行,徐新国开始学习诗词,为的是能给自己的书法增添点文化韵味。2000年,他参加了《中华诗词》杂志社举办的函授班,遂拜著名大家陈明强先生门下,并成为得意门生。他写信给老师说:“对于诗词,我本一窍不通,原本也没想过要涉足它。只是有些句子在脑海里像鸟一样飞来飞去,像鱼一样游来游去。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情,便有了学诗的念头。”

正是这一点让他与其他书法家有了不同——诗书兼修并蓄。

记得初涉诗坛之时,正当仕途多舛、步履维艰、心情撩乱之际,情绪十分低落,曾有“万般心事付云烟”“劝君日日杯莫停,如画江山,飞觞化诗魂”等句。老师陈明强给他当头棒喝,“既言如画江山,却为何不能有所作为,只落得心事付云烟,借酒浇愁的地步?从诗意上看,乃无病呻吟,从思想上看,与当代军人格调不符,大不应该。你是一名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气魄,不然怎么带兵打仗,怎么保卫祖国?如果你不改变文风,就啥也不是,不配做我的学生!”

一语惊醒梦中人!诗是一种精神产物,是一种精神动力,渗透在军人的血液里,必然升腾为一种军魂。从那时起,徐新国的诗里开始洋溢着担当意识,多了一份对国家、对部队的责任。

且看他的《沁园春·观〈军人道德组歌〉演唱会有感》:“内外长城,大风歌啸,气壮山河万里疆。旌旗涌,现潮声澎湃,斗志昂扬。”“历代朝纲,盛衰兴替,每与军魂共抑扬。争传颂,看今朝劲旅,歌固金汤。”再看他的《沁园春·抒怀》词:“七尺之躯,挑灯把剑,忍教征衫落酒痕?阳刚气,正忠贞许国,厉练精神。”“铮铮铁骨,挺立男儿仗义身。今朝梦,纳风雷大麓,挥手千军。”也难怪,他把自己的首本诗集命名为《磨盾集》。

这是何等的豪气!正是这份豪气给徐新国的书法加入了灵魂,这是书法的精神,更是阳刚的军人之魂!也正是这种豪情使他能四十载寒窗笔耕不辍,愈挫愈奋、百折不挠!

用生活阅历滋养书法技艺

“力透纸背”,是习书之人对书法的最高追求。颜真卿在《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中曾说:“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练习书法多年后,徐新国悟到这一点,“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基础打不牢,其他书体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自己以前有十余年楷书的基础,但还是觉得不够。只有在楷书上把工夫下到,才能真正做到‘滴水穿石’‘万丈高楼平地起’。”

特别是拜师著名书法家李炳焱后,他更是把楷书的练习放到了最首要的位置。在担任机关助理员的几年和当政治协理员的3年里,他摒弃各种应酬,坚持站着用长锋写楷书,每天晚上3个小时雷打不动。他谨记“颜筋柳骨”之说,百练不厌地临摹颜柳帖。再后来他又临习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乾隆、唐寅体,逐渐形成用笔圆转灵动、潇洒淋漓、凝重豪放又自成一家的书法特色。也正是这次“回马枪”使徐新国的书法得到了质的飞跃。

徐新国有句口头禅,“酒不白喝,肉不白吃。”看似戏谑的八个字却代表了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随着应酬的增多,他用来练习书法的时间越来越少。一次,大院里的一位老干部问他,“你还练书法吗?”他有些惭愧,“现在太忙了,练的少了。”老干部说:“难道你还有毛主席忙吗?他老人家在革命战争年代都能保持着对诗词和书法的热爱,你就不能吗?这个爱好可不能丢啊!”

这番话警醒了徐新国,“对于艺术的执著需要无我的状态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从那时开始,他每次在外应酬之后,不管多晚,回家都要挥毫一把,一直写到写不动为止。他认为,“只有把酒肉转化为艺术成果,才能达到‘酒不白喝,肉不白吃’的目的。”

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需要灵感。偶然间,他发现一点点酒精的作用,反而使笔下经常会出现一些“神品”。喜酒但不嗜酒,在那种似醉与非醉的状态下泼墨挥毫,游离在醉与不醉间,无门无派,无拘无束。在他出版的《徐新国榜书册》中,不少作品都是这样一挥而就的,而这些作品也得到了著名书法家沈鹏、李炳焱的高度认可。

徐新国长期负责军队科研单位的行管后勤工作,多年没有休假。虽然自己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练习书法,但还是没有大块的时间来的痛快。

2012年七八月间,他抓住一次难得的机会,请了7天假。这难得的7天假期,让他的创作热情猛然爆发。他把自己关在家里集中思想、集中突破,写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写,没有灵感就喝口酒。7个昼夜的“闭关”挥毫,200余幅榜书的精品力作喷薄而出。甚至于,他“出关”后觉得连嘴巴都麻痹了,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也正是这7天的集中创作,才使得他能在老师李炳焱的指导下,从中精选80余幅作品集中出版了《徐新国榜书册》。这本书册中,有沈鹏先生致徐新国的信(手迹),有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早年题赠的“百炼成钢”,词坛泰斗周笃文先生题的“笔底龙蛇观气象,胸中韬略走风雷”,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写的“军魂”,李栋恒中将题写的“翰逸神飞”,李文朝少将题贺的“诗意书魂”,著名词作家、诗人石祥将军题贺的“磅礴之势,军人气概”,著名书法家查日华先生题贺的“神笔”……

这就是书画大家们对军旅书法家徐新国的集中评价!

用书法艺术激扬军魂

军人,是徐新国最骄傲最自豪的称谓。在他的心里,学习书法不仅是爱好和追求,更是为军服务的工具。

入伍以来,从战士到班长,从基层到机关,再到走上领导岗位,他始终没有放弃习书。早在基层担任连队指导员时,他就把书法当作“半个指导员”,认为书法不仅能帮助人修身养性,更能感染人、鼓舞人。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军人,练习书法不仅仅为了愉情悦己,而更应该服务官兵,服务部队,用书法凝聚兵心,用书法激励战士,担当起时代的重任。”

还记得当年在基层部队担任政治指导员时,这个部队刚成立不久,驻地环境差,营区建设差,是少有的“没有围墙的营区”。而且营区经常停电,“晚上停电后干什么”成了他考虑最多的事情。为了凝聚兵心,他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几乎一停电(那时每周都要停几次电)就要搞一次“即兴晚会”,让战士们把没有灯光的夜晚过得有滋有味。他还开设了书法兴趣班,讲书法的历史,如何鉴赏书法,并教战士练习书法。

除了日常养成外,战士入伍时,他给大家讲课,用自己练习书法的经历激励大家学习,引导大家养成高雅的兴趣爱好;战士退伍时,他给每人送一副字,勉励大家进入社会后要坚持学习。现在走上领导岗位了,下面的兵退伍时还是要找他讨要一副字来自勉。如今,他已经在部队带出了不少文艺骨干,这些文艺骨干在部队帮助他纯洁连队风气,退伍后有的还成为地方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军队行管后勤工作就是服务保障,事无巨细,经常有很多工作得不到别人理解。每当遇到挫折,他都会一边练习书法,一边平静自己,检讨自己。这时,书法就成了磨练心性的好工具,成为工作的润滑剂,“书法不仅能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工作能力,还能宽阔自己的胸襟,提升军人的气质。”

特别是在他小有名气之后,不少战友、领导前来求字,他不仅来者不拒,还坚持把字都写到自己满意。他始终认为,“送人以书法,就是送去吉祥如意,给他们送去美的享受。如果写的字自己都不满意,还谈何美的享受?”

练习榜书、创新榜书,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如何把书法与军队结合起来,更好的为军服务,成为徐新国长期思考的问题。他发现“龙”作为一种中国人喜爱的形象,经历数千年而不衰,被赋予吉祥、和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精神含义。龙的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适合军队的氛围。而且,从甲骨文中的“龙”字开始,龙已有200余种写法。自古以来,书龙者多如牛毛,几乎写字的人都要写上几个龙字,但迄今为止还没人能用百种书体书写龙字。军人徐新国决定向此发起挑战!

“榜书要‘肉中见骨’,充满精神的力量。用榜书来写‘龙’最符合军人的个性。”徐新国说。

纵观“百龙”,每幅龙字都形态各异,构思巧妙,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昂扬斗志。无论是飞龙在天的腾云驾雾,还是蛟龙入渊的翻江倒海,他将龙运动过程的急缓快慢和气宇轩昂之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他的“百龙”作品,正准备结集出版。于一人之手书“百变”之龙,是何等不易!

正如中国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赵长青所言:“他(徐新国)的榜书具有力拔山兮之气概,整体潇洒而且俊美;他的草书‘龙’字作品,颠张醉素、千变万化,无一重复之笔,个中蕴含的是当代军人的阳刚之气,年轻书家的飘逸风采。”

俗话说,“看字识人”。记者感悟到,唯有胸襟宽阔、胸有担当,胸怀军旅,才能将一个“龙”字写得如此挥洒自如、酣畅淋漓!唯有书法家与军人合二为一,才能将浩然正气与阳刚之美融入其中,将榜书如此的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书法 创作 艺术 徐新国 榜书 谢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