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文化当做贤妻 莫为“情人”
2017-01-16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云南省河口县“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建成不到三年,政府一纸文件,就要耗费三亿拆除。建成时被誉为“边境明珠”,三年后就成了“严重影响沿岸景观、群众热点反映”的问题建筑,不禁让人唏嘘感叹——凤凰也有保质期,没准儿哪天变成鸡!

面对来自社会的质疑,当地政府回应,景观长廊花的是开发商的钱,政府赎买回来省了一大笔土地整理费用,不仅合法,而且超值。2.7亿的建设费用,运营不到3年,再花3个亿拆除,合法与否纪委会管,普罗大众想问的是“合理吗?”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条被喊了很多年的口号越来越走向了畸形发展的道路,很多地方政府也乐于披上文化的外衣,唱起文化的剧本。原因有三:一,招牌的格调高。打着发展文化的旗帜,起码保证了理想格调的雅正;二,方向的正确性。在中央政府提倡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大背景下,打文化牌路线正确,可以积攒政绩;三,潜在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提高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文化产业项目一上马,首先就格调高雅、路线正确,在这两个理由的保驾护航下,经济效益的实现与否听天由命。没效益的话怎么办?再找一个招牌,推倒重来。

类似“文化长廊”短命现象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政府决策的随意性造成的——领导一拍脑袋,工程上马,热火朝天;领导一拍大腿,工程下马,无人问津。但透过现象看本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决策者对文化定位的偏失。

文化本身是具有生命力的。要从文化的本体中挖掘出经济价值,首先要了解文化。这种了解不是浅尝辄止的,是要深及骨髓的。以全国各地举办各种主题的文化节为例,该种文化的渊源、在当地的普及程度、在全国范围的知名程度、从文化概念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能力都应该大致明白,盲目上马必然会出现后继无力的局面。其次要尊重文化。文化发展和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时的轰炸式宣传虽然能够夺人眼球,但喧嚣过后却避免不了门可罗雀的尴尬,要把地方的文化特色打出去,关键还是修炼内功。以西安运营颇佳的大唐西市为例,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为轴,深度挖掘丝绸之路文化、唐文化,专业团队在做好文物发掘、保护、修护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旅游经济、创新经济。

同样的例子还有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县五明佛学院,从上世纪80年代三十几人创建至今,变成川南的一颗明珠,是因为其佛学的鼎盛为旅游经济奠定了基础。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切实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你不尊重文化,文化也不会让你受益。

长期以来我们把文化当成了经济的情人,长相漂亮,温柔可人,拿得出手,携手挎臂风光无限,但情人是用钱砸出来的,伴随着风光的是财富的浪费和民心的不满。文化真正应该担当的角色是经济的贤妻,而贤妻的养成需要真切的感情付出和长久的陪伴照顾。文化也只有成为贤妻的角色,才能和经济相得益彰,焕发出源源不断的光彩,最终实现家和万事兴。(文:霍习文)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云南省 四川省 文化 文化产业 河口县 五明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