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李安乐:艺术批评——如何“有效” ?
2017-01-1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笔者曾有幸参加第二届海安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见识了所谓的“批评” :还没有等别人表述完就迫不及待地反驳他的观点,在我看来很多都是没有准确理解别人的观点,在偏狭心态驱使下往往延续到网络上的继续死磕。我想说的是,批评要有效果就一定要有准确的针对性,定点清理目标,也不要玩乾坤大挪移,以杂技类的学术词语和句式玩障眼法,顾左右而言他。

在大众媒体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对艺术作品及现象发表一些看法。这类文章和一些对艺术家的推介文章都可以归类到评论里面。但在实际中,许多人将批评和评论相混为一谈,在二者之间游离闪烁,这或许是二者的边界有时过于模糊不清的缘故。

艺术评论不等于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与艺术评论的区别是什么?从汉语的字义而言,批评与评论似乎没有严格区别,常常和评论相混用。事实上批评不等同于批判,批评不等同于评论,它们的区分不是由概念来决定的,而是客观事实和具体现象所决定。批评在汉语中有评论、评判的意思,是以质疑、否定、批判为核心主体,其目的在于矫枉纠偏,做出梳理。评论则是一种阐释、肯定的主体模式,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批评,其目的在于品鉴和普及审美。批评在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像艺术批评与常规的艺术评论以及史论研究,它们之间在经验知识上具有普遍共性,只是批评通过否定、质疑、批判作为功能模式,同时对阐释性评论加以批判性论证。艺术评论则重在体验情感状态的描绘,是诗化的,或随笔性的。这就显得大众化许多,直接对单一作品进行比较感性的解读和评述,从内心对作品的感受出发,通过理解作品的形式要素、语言技巧以及情节故事来解读作品被作者或其所属团队巧妙掩饰的秘密,而大众也在评论的解套中获得另一种与评论家一道分享这种观看经验的纸上快感,抑或纸上视觉的同构。

就艺术批评而言,批评的要义不在于表达出个人对某个作品和视觉艺术现象的某种个人化体验或感悟,而是在于通过体验揭示出引发这种体验的深层次的东西,比如构成要素、相关生发机制等,这常常与审美联系在一起。何为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对艺术及相关的视觉文化现象以艺术批评的法则进行分析和评价。里奥奈罗·文杜里在其《西方艺术批评史》构建了艺术批评所包含的构成要素:艺术作品本身的因素、批评家的美学观点以及文化背景、批评家的个人特质。这三者缺一不少,搭建了作为文本的作品本身与批评家之间在文化社会背景中的艺术批评的互动,互动的强度有赖于艺术自身的特征状况。艺术批评是一种有体系的理性思辨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的推演,包含对正在构建中的艺术史、艺术理论的深度研究。它通过对一定视觉艺术现象的分析,做出有一定导向性的价值判断,这必然会较深涉及艺术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机制问题,并以一种“美学”的或“非美学”的原则来做出批评,来试图引导整个艺术的走向。当然,批评者的学术趣味、学养背景等,都会影响到批评的趋向。中国古典艺术中,并未诞生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多是围绕具体的艺术问题进行玄妙的简评,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天人合一的色彩,多追求一种随意的感性的论断,好多准则来自于对人物的品评和对风景的品味。古典式批评多带有诗化色彩,言简义虚。这里说的艺术批评是指西方艺术批评的方法论,它有其阈度,越过评论的感性评述,而指向理性范式的研究。因而有可能其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视域是跨学科的,晦涩难懂也是必然的,就像许多理论不都是粗浅的几句白话就可以理喻的。

漠视文本与好为人师

这也将面临着一个一直以来为世人所诟病和攻击的问题:艺术批评在故作高深,冗长繁复的学术外形下的虚无空洞。中国学术评价机制对学术研究的绑架,高校、学术机构对学术资源的掠夺等,衍生出一大批依靠伪学术生存和升官发财的“批评家” 。这类文章多以论文的形式出现,其书写只不过是为了验证某种学术词汇堆砌的某种先验的模棱两可的一知半解的假设而已。艺术文本被漠视,只不过成了其达成某种拼贴抄袭所催生的工具。令人生厌且艰涩难懂的学术词汇和冗长曲折的表达句式,以技术炸弹的火力疯狂轰炸普通阅读者的理解力领地。或许这种选取的交互性矛盾的词汇带有难以言语的隐情,但终究脱离了具体的艺术语境,离开研究的文本,变得虚无而毫无价值。

还有一种批评文章,行文狂妄,好为人师,见什么都批判。这种比较稀见,在早年有很多,专以攻击成名批评家或艺术家为第一要务,就像武侠中的要杀掉天下第一剑客自己做第一的痴子,可怜之外多了一些愚昧暴力的冷漠。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有自卑在作祟,其扭曲的批判意识和行为源自于自身深层次的文化自卑和自我身份认证,其实他们是极端崇拜他们所批评的“偶像”的。那些批评的文章多是虚张声势而已,缺乏批评的有效性,带有早年政治色彩的意识。

借偏见直达批评的彼岸

有效的艺术批评是怎样的?有效的艺术批评能够对艺术现象以及视觉文化做出分析,揭露隐含艺术的本源,并对作者和读者起到指引的意义,在实际中参与艺术史的书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批评的独一针对性,针对具体的独一目标,有主有次地切中要害,不泛泛而论,如有些评论若把所评的张三换成李四一样通用,这就完全失效了。

那么,什么样的才是有效的艺术批评文章。首先,好的批评文章观点鲜明,论述清晰。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许多批评文章到最后基本没有什么观点了,要么纠缠在中西文化语境的置换中不能自拔,或搅混在西方学术词汇的糨糊中,要么就是打哈哈,用中国传统的审美词汇,表述语焉不详,什么风格“简逸” 、“放逸”等等,其实细究起来说得太玄,加上古人本来就谈得玄妙,而今人许多意思也没有搞明白,那么就更玄虚,有点神神叨叨。说到底就是不要“绕” ,表达清楚。没有表达清楚,有可能是自己也不甚清楚,所以绕来绕去玩迷踪拳。其次,根据批评的对象来确定批评的方式。当代艺术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比较大,依靠中国古典艺术批评格局中的话语及表述很难去批评,陷于失语状态,由于古典和现代、后现代的不可对调,这就必然要用到西方的学术思维、学术话语及表述方式。在论述中务要求其达意,学术话语的适意,不可乱用,或一知半解的强用,造成高深之感。当然这类文章对于普通阅读者来说有些费脑筋,需要许多哲学、文化、社会学等综合形成的艺术理论知识的背景和理解力。这也就是“学术场” ,批评家与读者共同的学术储备。这不是说,这种学术化的艺术批评就舍弃了最基本的作品文本的理解,而是它需要向更深层探求。而对于中国传统艺术,需要中国传统的审美话语来批评,这其实最难做到。批评家彭德提出“中文思维”的艺术批评写作,可以说是对西式艺术批评范式的反击,这种“洁本”的批评文本有可能很苍白无力。我们需要去借鉴外来文化资源,来生成有效的批评。第三,批评的偏见。没有批评是不带有偏见的,批评家总是以自己的审美趣味、价值认同来对艺术做出批判。正如里奥奈罗·文杜里所说:“偏见是探求批评的一种倾向,是鼓动批评的一种欲望。 ”但它仅只是批评的最初起点,是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味。由此可见偏见以及直觉很重要,借着偏见可以直达批评的彼岸。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康德振聋发聩的忠告:“任何脱离了直觉的概念都是空洞的,任何脱离了概念的直觉都是盲目的。 ”这就涉及到对偏见的归正和约束问题,不要让偏见远离正途成为胡言乱语。还有一点就是批评的导向性问题,这涉及批评主体的价值观取向及对艺术的价值判断,批评家要通过艺术批评来引导艺术的走向,或者说来影响它,从而参与艺术史的构建,这也是批评家的道义和担当所在。

很难说,哪种艺术批评更有效,有些时候,需要批评家少受商业等的挟制,能够自主地做起来,来影响和改变充满流弊的艺术场。卡诺尔在《论批评》中提到了批评的七个步骤:风格定位、特征和结构描述、主要审美特征描述、价值特征描述、初级解释、高级解释、决定判断。这个方法论如此地明晰,使我们看到了批评生成的奥秘,而批评的有效性就依赖于过程中的准确描述、螺旋阐释和观点判断。不必讳言,艺术的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偏见,那么这个批评也就是没有个性的批评。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批评家 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 李安乐 卡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