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
中央美术学院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秉承一脉相承的“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的办学思想和“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以国家建设发展和民族复兴为己任,始终担负着“为中国造型”的使命。在经历了国立艺专时期、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经历由王府井搬迁后的中转办学之后,中央美术学院于2001年、新世纪伊始迁入望京花家地新校区,由此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从2001年到2014年,在潘公凯先生担任院长的十三年间,中央美院抓住了历史机遇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高等美术学院,并终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兼容并蓄的学术胸怀,以“尽精微
致广大”的校训理念,积极思考探寻中国美术教育和美术发展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与任务,把握和引领中国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和学术建构,积极推进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术思路、学科建设、师资培养、人才选拔、国际交流、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发挥出引领作用。
一、全面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美术教育学科群
在潘公凯先生担任院长期间,中央美院先后成立了多个新专业院系,建构了完整、立体的大美术学科群:2002年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挂牌;2003年造型学院、人文学院、建筑学院挂牌;2005年中国画学院挂牌;2014年实验艺术学院挂牌。中央美院现有8个院(系),7个科研机构;开设10个本科专业,34个专业方向,105个工作室;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1个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1个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美术学),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动画、雕塑、中国画)尤其是新开设的交通工具设计专业、家居产品专业等活力十足,迅速成为国内领先专业,离任前他刚刚完成了实验艺术学院的挂牌工作,并在积极推动电影后期特效制作专业的建设工作。从中央美院当前的专业学科规模来看,2014年是2001年的5倍。
二、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广受公认和好评
十三年来,中央学院全面梳理教学各个环节,以抓“教学质量工程”为主线,始终坚持以严谨的素描训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同时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开展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国际大比较、大调研,深入研究形成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提出学院未来的战略性发展思路与具体建设目标。中央美院还承担了教育部关于“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的计划及实施。在潘公凯先生担任院长期间,中央美院学生规模2014年是2001年的10倍。学历生数量从2001年的565人增长到近5500人(其中博士后10多人,博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本科生约4000人,各层次留学生近300人)。央美学生素质进一步提高,“千里之行毕业生作品展”已成为中央美院影响全国的品牌。
三、以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明确研创方向
十三年间,中央美院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和各学科委员会的作用,凝炼研究方向,探索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和创作活动的特征与规律,使中央美院成为面向全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学术高地。以国家级美术创作和展览活动为契机,推动创作工作进一步繁荣,建立和完善艺术创作管理机制,探索学院开展艺术创作的模式。在创作上力争出人才、出成果,使中央美院教师的创作水平牢固占据国内制高点,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几年,中央美院承担并出色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项目、2009年ICOGRADA世界设计大会、国庆60周年游行彩车设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陈设计项目、2011年深圳大运会设计项目、2013中国南极最大科学考察站设计等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关键任务。建筑学院已形成一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颇具影响力的专业设计团队,承接了北京地铁8号线、15号线部分站点设计及苏州地铁站设计等重大项目。并于2012年相继成立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和“国家视觉艺术发展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作为国家文化艺术政策顶层设计智囊机构的作用。
四、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广揽人才
十三年来,中央美院坚持以重点学科布局为依据,积极吸引海内外顶尖艺术人才,支持和扶植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国际前沿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加强中青年骨干学术梯队建设,与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相配套,实施中央美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赴海外培训,构建骨干教师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进一步完善博士后管理机制(2003年设立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增设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截止2013年9月,中央美院在编专任教师中: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5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2人,教育部、人事部、科技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0人,人事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工作者2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2人,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157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26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高级职称教师占55%;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55%,中央美院已逐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体,与中央美院办学定位基本适应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为今后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五、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频繁、深入的国际交流中,中央美院的学科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到了来自于国外欧、美、日等国的院校长、教授们的高度赞扬,中央美院已经开始在国际美术教育行业发挥引领作用。目前中央美院已与44所世界上著名的美术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3年44所是2001年11所的4倍)。外国留学生数目前已近300人(2013年300人是2001年66人的5倍),港澳台学生75人(是2001年7人的10倍)。中央美院先后设立了多项国际奖学金,并且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和建筑学院是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设计师联盟和欧洲建筑教育联盟的学术单位。自2001年开始,中央美院召集举办“国际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论坛”,邀请世界知名艺术学院与设计学院的院长以年会形式探讨全球高等艺术教育面临的课题,已经成为国际上最著名的校长高峰论坛之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际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沟通网络”(简称“校长网络”),并在中央美院建立常设秘书处和常设秘书长,作为第一个总部设在我国的全球非政府间高端艺术教育类国际组织,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注册,并得到了上级管理部门,特别是刘延东副总理的肯定与支持。
六、历尽艰辛扩大校园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留足发展空间
新世纪以来,中央美院校园规模和硬件设施条件发生质的飞越,校园规模2014年是2001年的4倍,为中央美院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留足了空间。数字化校园建设每年都上新台阶,无线网络已全面覆盖校园。现代化教学设施数量充足,功能齐备,许多实验室在全国具有引领与示范作用。潘公凯先生亲自主持建设的中央美院新美术馆于2011年被文化部评为首批9个“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美术馆,央美美术馆已然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张国际名片,积淀深厚、馆藏丰富,设备先进,为传承优良传统、推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潘公凯先生主持工作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的重大活动及荣誉
2001年,首届国际美术院校校长会议举办,开启了全新的国际合作平台;
2002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中央美院举办,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先河;
2003年,中央美院与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中国博物馆保管员与馆长短期培训》,这是国内首次专业的国际化博物馆员培训;
2004年,中央美院教师设计的第十三届残奥会会徽《天地人》广受关注和认可;
2005年,中央美院与国家文物局,法国国家文化遗产学院联合举办中国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我国博物馆专业人员素质;
2006年,中央美院举行首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开启了国内高校艺术管理教育的新时代;
2007年,《新世纪周刊》推出的《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中,中央美院在全国前100所大学当中名列第一名列榜首,领先各综合类及理工类大学;
2007年,新浪网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生满意度调查测评中,中央美院也排名第一,得到了广大学子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检查中,中央美院获得了全国艺术院校中最好的评估成绩(各项指标全A),办学成果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肯定;
2008年,丹麦亲王亲访并高度赞誉中央美院,捐赠16件大型经典石膏像。
2008年,中央美院奥运设计团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8年,《纽约时报》派记者暗访中央美院师生,并整版刊登介绍中央美院的文章,题为《艺术家的共和国》;
2009年,中央美院设计学院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设计院校之一;
2009年,圆满完成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任务(承担作品创作数量居全国首位)。
2010年,中央美院世博设计团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上海世博先进团队”最高奖;
2010年,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公布最新中国大学排名中,中央美院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七所院校一并荣膺“中国六星级大学”的最高评价;
2010年,《中国新闻周刊》(中新社主办)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中央美院再次名列前茅;
2011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率欧洲16国驻华大使,比利时王储及副首相偕同欧盟文化部长,以及法国总统萨科齐的父亲在外交人员的陪同下,都到中央美院参观拜访;
2011年,中央美院美术馆被文化部评为首批九个“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
2012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大学星级评价报告》显示,中央美院入选中国六星级大学(国内最高星级),与中央音乐学院等四所院校共获“2012中国两岸四地最佳艺术体育类大学”美誉。
这些数据、事实、荣誉都充分显现出,中央美院13年来的发展成绩是卓有成效且显而易见的,而这些都源自于潘公凯先生的宏观视野、准确的判断力和严谨的学术研究意识。从整体框架的制定,到具体实施的策略和计划,最后到控制风险和实际操作的无数细节,整个发展过程果断周密、准确快速,其间不仅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和反弹,而且因为始终保持低调处理,以至于在全校安定团结、秩序井然、不知不觉中学院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保证了中央美院健康、稳定地成长。
十三年来,以潘公凯先生为核心的行政领导班子继承了央美“胸怀天下”的传统,在发展方向的判断把握,发展过程中困难的排除化解,发展成果的冷静思考等方面,都是力求站在更高更宏观的层面,无私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立大志、做大事、发展是硬道理,以发展来化解矛盾、克服困难,以开阔的胸怀,公平、公正地治理学校,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兼容并蓄。从而确保了学院持续良性发展的最终成果和效果,保持了一贯的引领地位。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潘公凯先生身为中央美院院长主持工作的十三年间,自己全情投入,丝毫不计个人得失,以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超负荷运转,一心志在让中央美术学院这所国内历史最悠久,品牌最响亮的高等学府继续大步开拓前行,引领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他带领央美人继承了中央美院近百年来最宝贵的传统与精神,始终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在十三年中坚守并发扬着“为中国造型,为民族设计,为人民育英才”的使命感,始终认定中央美院就应肩负起“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贡献,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美术学院”的历史重任,进而始终代表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成果。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