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皇沙龙环节 左起:主持人刘畅、嘉宾陈志清、万伯翱、柴俊为、王珮瑜、金祖武、张黎明
10月16日下午,“北京银座国际2014秋拍‘冬皇故物’专场、孟小冬基金会捐赠孟小冬珍贵录音及余音绕梁—京剧名家名剧演唱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发布会除现场宣布孟小冬旧物即将现身银座国际2014秋拍外,孟小冬基金会将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将世所罕见的,孟小冬生前私人录制的珍贵原版录音带的数字资料赠与中国戏曲学院,以望填补戏曲历史、学术等领域的空白。与此同时,银座国际亦将联合孟小冬基金会、北京京剧院、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于11月13日在梅兰芳大剧院共同呈献“余音绕梁—京剧名家名剧演唱会暨’冬皇故物’专题展览”。
孟小冬女士国剧奖学基金会董事、孟小冬外孙金祖武先生,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大陆最全面的孟小冬传记《氍毹上的尘梦》作者万伯翱先生,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李师友先生,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先生,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老生演员陈志清先生,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坤生演员王珮瑜女士,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电视台导演柴俊为先生,银座国际董事长田俊女士、执行董事徐斗先生、总经理张黎明女士及数百家媒体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电视台导演柴俊为先生介绍孟小冬录音
孟小冬录音磁带
发布会在一段“冬皇故物”的短片后开始,现场还播放了孟小冬未面世的《洪羊洞-为国家》珍贵吊嗓录音。据柴俊为先生介绍,最新发现的孟小冬的这批藏带,总计约25小时左右的录音。主要是孟小冬本人演出和晚年吊嗓的录音以及她曾经欣赏、研究的一些京剧资料。孟小冬早年即谢绝舞台,仅在1947年于上海演出两场《搜孤救孤》,留有实况录音,之后完全放弃演艺生涯,而且不灌唱片,不上电台录音。平时在家吊嗓教学留下的录音,均为学生们私人录制。孟小冬去世以后,台湾曾精选这些私人录音,出版两盒《凝晖遗音》录音带。八十年代末,孟氏遗音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祖国大陆,陆续在上海、天津等地出版。经认真比对,此次捐赠孟氏遗音中,有不少两岸均未出版过的版本,是孟小冬在不同时间里吊嗓的录音。其中《洪羊洞》“托兆”的散板,《二进宫》的散板等都是以前出版物中未见的内容。特别有意思的是《法门寺》的吊嗓录音。此剧是余派秘籍,余派传人会此戏者均秘不示人。孟小冬也不例外。以前的出版物仅出过几段孟氏唱的散板,因辗转复制,声音模糊。而这批录音中保存的版本录得相当清晰,尤其是在唱完老生的四句散板后,孟小冬还兴致很高,反串了花脸刘瑾的四句唱,实属难得。另外,这批录音中保存的不少唱段,比已经出版的录音音质更清晰、饱满,可能是这些录音比较原始的版本。
孟小冬基金会现场捐赠珍贵录音光盘给中国戏曲学院
金祖武先生(中)傅谨先生(右)
随后,孟小冬基金会把此批珍贵录音刻制光盘捐赠给中国戏曲学院供教学、研究使用,由孟小冬外孙金祖武先生把珍贵录音光盘亲自送到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所所长傅谨先生手中。发布会现场还举办了“东皇沙龙”互动环节,万伯翱先生、金祖武先生、柴俊为先生、陈志清先生、王珮瑜女士、张黎明女士与到场观众分享了一代大师孟小冬的艺术成就、“冬皇故物”的收藏价值,以及征集中的种种经历等。
新闻发布会现场
此批“冬皇故物”涉及到文化、艺术、戏曲等方面,是研究孟小冬、杜月笙等民国风云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相当重要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因其珍贵性与特殊性,此届银座国际2014秋拍倾力推出的:“冬皇故物专场”,将为广大藏家呈献伴随孟小冬大半生的一批珍贵名家书画、原版录音带、首饰、家书、生活用品、老照片等50余件珍贵物品。遗物中有溥儒先生在香港亲赠孟小冬的《观音像》,画面朴素简洁,笔意连贯流畅,墨色浓淡相宜,造型精准生动,为溥儒先生的用心之作,而后经孟小冬带回台湾一直悬于自家客厅;梅兰芳、余叔岩所绘折扇《梅花》,原为《谈余叔岩》的作者、资深京剧票友孙养农藏,后因感念孟小冬在港期间的关照,同时又得知此物对她的特殊意义,最终赠予孟小冬;杜月笙与孟小冬定情之物——一枚重达17克拉的“祖母绿戒指”,是杜月笙唯一赠予孟小冬的珠宝首饰;《郝寿臣脸谱集》系解放后周恩来总理委托《大公报》社长费彝民赠予孟小冬的珍贵物品……每一件“故物”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故事,如今现身拍场,无疑是睹物思人,让我们一起去追溯“一代冬皇”孟小冬的往昔岁月。
梅兰芳、余叔岩所绘折扇《梅花》
杜月笙与孟小冬定情之物——重达17克拉的“祖母绿戒指”
孟小冬,年少成名,十二岁首次登台于无锡,十四岁便在上海乾坤大剧场与名角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等同场献艺,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十八妙龄为谋求更高的艺术发展和追求,北上深造,花信之年即称皇艺坛,后几经周折终拜余叔岩做关门弟子,成为余派唯一的女弟子。在余派弟子中,孟小冬堪称为得其真传者,她程门执辔,苦修五年,以惊人的毅力和虔诚地态度继承了余派的衣钵,身肩重责,将余派曲艺传播大江南北。1947年,孟小冬于上海的中国大戏院举办告别舞台义演,被菊坛盛赞为“广陵绝响”,结束了粉墨生涯的她由绚烂归于平淡,逐渐淡出了戏迷的视线。此后她坚持在香港课徒传艺,晚年移居台北仍坚持传授余派曲艺而直至1977年去世。一代“冬皇”以高尚的艺德,受到京剧界广大同行的尊崇。孟小冬取得的成就,为京剧女演员在戏曲舞台上争得了应有的地位,倾动众生的同时也在中国近代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孟小冬与张大千的作品合影(该作品在2014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6620万港元成交)
孟小冬生前照片
“冬皇”阔别舞台已半个多世纪,而孟小冬去世亦有三十余年,为了使广大热爱余派京剧艺术的戏迷、爱好者再次一睹往昔“梨园冬皇”的精彩表演,银座国际将与北京京剧院、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通力合作,隆重举办“余音绕梁——京剧名家名剧演唱会”,届时除邀请北京京剧院多位名家清唱余派经典曲目,还邀请有“小冬皇”美誉的京剧名家王珮瑜和名净邓沐玮彩唱全本《搜孤救孤》。当日,京、津、沪三地名角汇集梅兰芳大剧院将再现昔日满堂彩的盛况,“广陵绝唱”将重返人间。与此同时,银座国际的团队将携此次征集的孟小冬旧物,盛大开启“冬皇故物”专题展,将一件件孟小冬生活起居的贴身之物、与友人交游的馈赠之物、与杜月笙相守相伴的定情之物诚意呈献。通过展览,拂去历史的封尘,竭力为广大钟爱孟小冬艺术的各界戏迷朋友及民国历史爱好者还原一代“冬皇”的真实风采。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