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家叙事的视觉美学——重大主题性展览的策划与研究
21世纪,对于国家美术馆而言,正在与社会构筑新型关系。面对世界“多维度”“多边界”“多规模”的艺术格局,其角色已不仅仅是保存、陈列美术作品,而是由之发展到诠释相关文化,强化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其中,“国家叙事”的大型展览便是其重要一环,它既是国家美术馆关于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策划与研究的必由之路,也是发现与探索艺术中国气派的一条必经之道。
“国家叙事”的目标是从宏观上实现大型主题性展览的艺术新境界和文化新高度。对此,国庆期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丹青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美术作品展”提供了例证——近300件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经典之作,被转换为史诗般的视觉叙事,以三大主题篇章的形式,让观者深切感受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等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彰显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自身的时代发展与艺术特征,与观者产生共鸣。
作为一个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一直承担着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的策划。像“丹青中国梦”这样的国家重大主题性大型展览策划和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美术馆担负的几大重任之一。如何在策展与研究中树立起具有中国文化历史精神的“国家叙事”的意识,构建起重大主题性展览的新型样式,使其成为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艺术大展,实现国家美术馆的作用,对于当下中国美术馆的学术研究和策展功能而言,都是需要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50多年来,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策划与研究的成果凝聚着中国美术馆几代学人的智慧与梦想。在这漫长的探索与积累过程中,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构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美术馆重大主题性展览的国家叙事方式。
第一个阶段,由于建馆之初藏品不足,中国美术馆以面向全国征集参展作品和直接以全国美术展览会的名义举来办展览。如1962年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后称“第三届全国美展”),1965年至1966年举办的“‘泥塑收租院’展览”,1979年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美术作品展览”等。这一阶段,虽然中国美术馆很难对展品进行主动选择和研究,但是代表国家收藏的中国美术馆有意识地开始入藏相关美术作品,比如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获奖作品等,以充实其对重大主题性相关作品的收藏。
在此基础上,到第二个阶段,中国美术馆便以馆藏品陈列的方式形成展览内容。以1965年至1966年举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馆部分藏品陈列”为开端,相继推出了“新兴版画60年陈列”“战争•和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馆藏作品陈列”等国家大展。这一阶段,中国美术馆对藏品选择和研究的主动性有了进一步加强。
进入新世纪,在与社会构筑新型关系中,中国美术馆对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的策划和研究也进入新阶段——以馆藏作品为主体,以借展品和“以展带藏”的方式,对藏品和展品进行选择及研究,着重展览主题的演绎,创新策展理念,营造出与主题相宜的视觉叙事,逐渐形成重大主题性展览的学术规范。如举办的“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大展”“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等大型展览。较为成熟的是“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重新梳理了新中国美术创作和现实主义主题之间的关系,涵盖了《讲话》发表以来中国美术方方面面的题材,又详细勾连了同一类主题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其中,既展现出70年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概貌,还描绘出期间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图像史诗;“丹青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美术作品展”,实现了美术馆里藏品价值的新生,展品选择上保持了新旧两种维度:一方面把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喜闻乐见的名家名作拿出来;另一方面,将新的媒体、新的语言引入展览中,从而来诠释展览主题。
历经三个时段策展思路的演变,中国美术馆当下已形成国家叙事大型主题性展览的基本框架——对其主题演绎与提炼,始终抓住两条线索:一是紧紧抓住每个重大历史性、纪念性主题的文化历史内涵和最新研究成果;一是紧紧抓住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对它们的掌握与运用,使展览在历史的纵深和时代艺术前沿的双重维度中争取达到国家叙事的高度。
如何形成具体的宏大视觉叙事?展览视觉叙事的形成需要艺术作品的活化。事实上,艺术有着时代的印迹。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不乏艺术家的身影,他们留下的大量作品,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真实反映着社会现实与时代发展的主流。基于此,通过加强对馆藏品的研究与运用,强化对藏品的再研究、再发现、再阐释,以找到历史复原与时代前沿、艺术发展中的关联。其中,不但要以名人名作为依托,还要在藏品中寻觅被遮蔽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努力挖掘它们的深刻文化内涵以及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使它们与展览主题发生新的关系,使其价值在与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的主题呼应中产生新的解析与新的能量。
新颖的学术主题是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的生命所在。这要求策展人从国家叙事的语境中对大量馆藏作品加以研究,对其中既能反映中国历史和美术现象,又对当前美术创作有学术参照意义的作品,进行学术梳理和展示,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以学术深挖藏品,也是形成系统策展理念与策展语言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构建独特的国家叙事的视觉美学,让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以崭新的叙事方式呈现在观者面前,从而推动美术馆藏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2日“视点”)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