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中国艺术的那种气韵生动,与西画的表现力结合起来。气韵之“气”乃生命之元气,源于大地且起始于天地浑沌之间的生发之物,一种潜沉于大地且超越形迹的精神力量——生命力,正如钱穆所言,“绘画有色彩,有线条。西方人生似重色彩,中国人生则重线条。”
美的真正源泉在自然,它也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自然充满着生命,我们借助绘画留住万物生命,在今天的油画艺术中,我们可以感知到这一点……
廖炯模
自然之语
你曾说过,出生地鼓浪屿是给你灵感的地方,那里有蔚蓝色的大海,海边有造型奇特的礁石,鼓浪屿的人文与自然环境造就许多国家栋梁。一生的绘画都离不开这个根,是吗?
廖炯模:小时候,妈妈常把我抱到海边,浸在海水中,鼓浪屿有许多华侨,还有各国领事馆,人们生活很讲情调,那里又是钢琴之岛,叮咚琴声不断,教堂里一直举办吟曲会,我一直喜欢听西方的那种深沉、抒情、悠扬、略带伤感的音乐,特别是德沃夏柯、巴赫、舒曼、圣桑、马斯涅的音乐,我会哼许多西洋名曲,让我陶醉,在我多年的画画过程中,内心总有这些节奏和旋律伴随着。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岛上各式各样的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各种色彩,是天然的美丽画卷。加上这里的人们爱种花,门前窗台上鲜花烂漫,这些色彩就进入了我的童年的记忆,长大后力求在绘画中表现出来,这里的孩子们也爱踢球,从小就有很好的体魄,我也一直喜好体育。在大学里一直打球,画油画是需要力量的。
除了你的宣传画,还有人物画“惠安女”也是当时许多学画人争相临摹的印刷品。风景画造诣也是很高的,你的风景色彩斑澜,阳光明媚,有着大量的写生,像一首首小夜曲,在那个年代是很突出的。
廖炯模:那时一个政治高于一切的时代,我并不是很适应的,画风景使我感到在与大自然交流,心情非常舒畅。我画过鼓浪屿、江西、安徽、福建、东北、延边等许多地方,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不同,很有意思。
你的这批风景画也是一笔文化财富。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多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或著名的学生,是一位很德高望重的教授。可以谈谈你的教学体会吗?
廖炯模:我认为,美术学院的教授自己一定要是画家,自己要掌握素描与色彩的规律,除了讲受光、背光、反光、还要讲顺光,素描要解决比例、结构、动势、油画系要讲黑、白、灰、调子;如阴与影要分开,阴比影亮;色彩是油画的灵魂等等。国画系要讲线条;雕塑系要讲结构。我一生是个画家,但我更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我要开个个人一生总结展览,其中一定有部分的作品是用来教育学生的课堂教学画。
任丽君
中国图式的一种精神
能否详细谈谈你的绘画中的艺术表现,以及如何构思创作?
任丽君:1986年以后我开始寻找自己的艺术特色,想用自己的绘画的语言表达发现美。我长期在西北和西南采风体验生活,尝试创作了表现维吾尔族风情的作品《摘葡萄》、《哈密瓜》,表现西藏风情的《藏女》,最后我找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妇女形象,少数民族妇女在田间劳作,秋收季节越忙越要跳舞,她们的生活打动了我,那种脚踏实地的美,原生态的质朴,让我感到充满美感。记得我和张迪平住在云南傣族竹楼里,尝他们自己种的晶莹透亮的大米饭和泥鳅之类小鱼,画裹着头巾的大爷,披着围巾的阿妈在纺纱织布,穿长筒裙的妇女用木铲在扬谷,打谷场上满天满地的金色。夜里跟着她们赶乡间小路,手持点了腊烛的瓷碗去看她们跳群舞。我们去一个临近村庄,跟她们赶集,走到哪儿画到哪儿,妇女们身着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在蕉林和大树叶间,透撒下的光点中涌动,土地的厚实,杂草夹着泥土的气息使我感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我画的是那些脚踏实地壮实的妇女,胖胖的身材或光着脚席地而坐,或相倚而卧,背着孩子仍在搬运竹筐和果实的充满原生态的朴实味,这种夸张的造型是一种表达满的美感需要,使有限的画面扩张。饱满的构图,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我找到了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我先后画了《橄榄坝的妇女》、《橄榄坝姐妹》以及《午后》系列。
上海油画雕塑院组织去朱家角、周庄等地采风,我又尝试画了江南水乡,特制的土布服装和莲藕构成了浓厚的有民间味美丽色彩,反映在作品《南湖畔》和《密汁糖藕》中。由原先那种主题性的,写实为主的绘画方法,转变成变形和夸张的艺术语言。这种“变”并不是盲目的,我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的效果,一直不断地寻找。比如速写的时候所画的那种写实性的女性形象,创作的时候发觉力度不够,于是自己加入了主观性的夸张,根据表现需要而变的。变了以后会感觉画面更有另一种角度的真实感,使构图组合更顺畅,画面更有韵味张力。为了强调南国的“热”,让色彩灿烂,在画面上形成一种涌动感,使情绪更炽热。现在我把过去为了平面化而舍弃的光,运用了进来,随意地洒落。其实这是一种写意的光……我觉得用文字来解释创作中的这些感受还是太贫乏,太不确切。绘画中,很多感受是文字无法表达的,文字一写反而显得太简单化了。
似乎“胖胖的”是你画作中最闪亮的特点,为什么同普世的审美观背道而驰,胖对你的艺术风格意味着什么?
任丽君:我曾给作品系列起了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Full
of》,中文的意思为“充满”或“满”。我画了一系列以高大丰腴的劳动妇女形象为主的作品,色彩强烈而丰富。以女性画家独特的灵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胖胖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我创作绘画的一种象征语言,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受,一种“满”的美。“满”本身意味着丰收,“满”使得画面更有张力,有张力的东西才有力量,有力量的东西才美。
写实与写意中的灵动跳跃
为什么你和哥哥陈逸飞都走上绘画道路,而且都获得成功?这与你们的学习经历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家里有没有为拜过老师学画?
陈逸鸣:我的母亲是大家闺秀,她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以及她有着上海三十年代的那种小资情调和修养,喜爱看电影、戏剧,在哥哥和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我们两兄弟都在浦光中学读书,都是美术兴趣小组成员,我们的美术老师施南池是位优秀的美术老师,尽管在文革中受到冲击,但也很长寿,所以我们学校当时在上海还是挺有名气的,培养了不少人才,我一直是大队宣传委员,经常为学校画画。
你在长期的学习中,包括在美国临摹世界名画原作,哪个画家和画派对你最有影响?芽
陈逸鸣:我哥修复过古画,他的绘画功底好,因此常有“世界名画”交到他手中修复,如沙金特等的作品,我没有修过画,我们刚到美国时,正逢美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走红的时候,我们看了大量的经典油画及当代艺术作品,也喜欢德库宁、罗斯科等画家的作品。同时也看到了成功的当代艺术市场的运作状况,我们也讨论优秀的当代艺术成功的原因,学习汲取优秀当代艺术中的营养,比如他们的视野,题材的思想性,观念,表现手段,特殊技巧,以及综合性的修养等。
你的江南女子画得委婉动人,画得西方芭蕾舞女子也非常漂亮,这两种画的背景也处理得很特别,讲究空间与质感。行走于大洋两岸,对东西文化的交流一定有独特的体会。有评论家评你是“情感写实主义”,你认为这是自己的风格吗?
陈逸鸣:平时我不太在乎这些评论,我的创作题材还是广泛的,这次的画展主要有惠安系列、人体系列、肖像系列,因我画风写实,作画程序比较复杂,从素材收集到构思,素描稿到上画布,都精工细作,连画布做底也亲力而为,虽然辛苦,倒也乐在其中。有不少藏家喜欢我的肖像画。也有许多肖像画的定件要制作,这些对我而言是得心应手,我通过了解对象的性格,行为举止,以求把人物画得栩栩如生。在绘画中,我一直怕画死了,追求绘画性一直是我要做的。我也一直在寻找新的观念与技巧,寻找突破。
画家之间的看法往往带着主观的色彩,现在事实证明,70年代陈逸飞的许多作品都是里程碑式的,像《蒋家王朝覆没》、《黄河颂》等等,你对当今国内艺术市场的纷乱现象是怎样看的?芽
陈逸鸣:现在我们这里市场还开始不久,有点像欧美市场刚开始时的样子。欧美的艺术市场已运作了许多年,成熟的市场应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区分,通常画家只与一级市场发生关系,即画廊,然后再由画廊将作品送到拍卖行。其实,进入拍卖行的作品相对门槛高些,但目前在国内还没形成这样的局面。有信誉,做得好的画廊也不太多,画家与画廊合作的意愿也不太强,一些没信誉的拍卖公司就有空子可钻,假画经常在那里出现,这对画家与藏家都会造成损失。相信这只是暂时现象,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都会乱的,市场本身会进行大浪淘沙的洗涤,藏家与画家两头都会在教训中变得聪明。现在比以前已好了许多了。一些嗅觉灵敏的画商在中国找到了商机,他们把多年前买下的画又卖给了中国市场,从中**赚了一笔。
刘世江
都市中的田园守望者
形成个人风格的过程应该是很痛苦的,现在回忆是什么感觉?
刘世江:至今我也不敢说是否形成自己的风格,很多朋友提醒我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尝试去做,有时却又很矛盾,矛盾时是很痛苦的。这痛苦来自狭隘并急于求成的不良心态,是我以前不曾有的心态。是绘画手法形成风格呢?还是画面形式,或是表现对象?三者都形成?尝试下来觉得不管哪样一成不变了就立刻成为一种束缚,不可能再自由地把心向外流露。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都随时间不停地变化,自己的心还会有喜怒哀乐的变化。开心的时候我能用欢快的笔触和色彩描绘灿烂的阳光和绿色,平静的时候用细腻的笔触淡雅的色彩描绘篱笆边可爱的小花。美无处不在,身边的每个角落都有,自然中有美,心灵中也有美,情感触动有美,无私奉献有美,非凡中有美,平凡中有美,人间有美,动物间也有美。为美而动,表现可不择手段。
我很喜欢画北方题材,尤其秋冬温暖阳光和金黄的旷野,也喜欢江南水乡的湿润清秀。想要都表现,手法自然有所区别。以画面直观的东西形成风格对我来说似乎很难,什么是我无法再去改变的呢?唯有我的思想,追求并表现平凡美的这颗心是不会变的,画到一定时候自己回头看看,或许自己才发现:原来我的风格是这样的。追求个人风格也是一种执着,就如对名利的执着,我不想用它来束缚画画的自由。何时形成自然会形成,不形成也无妨,这本来就不是自己热爱画画的初衷。
你的作品系列的美学诉求是什么?
刘世江:2009年美术馆的展览上,一位观众看完后走到我面前说:“站在《老墙新绿》前,我似乎听到吱呀的开门声,很想走进去。”大学的老师看了告诉我:“你在用情感画画。”一台湾画廊的经理说:“画面很干净,就像你自己的笑容”。朋友说:“画面很宁静,可以用来洗心,可以治疗烦躁。”通过诸多的评价,我感到自己已经可以用画和大家交流心声。我喜欢简单、平静的生活状态,不喜欢复杂,在画面上也不喜欢有太多想法。社会很复杂,生活也很复杂,人际更复杂,人们的烦恼就是因为复杂的东西太多。多数人都向往安静没有烦恼的生活,但又无法平静,无法摆脱烦恼。总想竭尽全力去创造安宁,可又总事与愿违。忙碌的工作,金钱的诱惑,名利的冲突,繁杂的人际,情感的交织,身体的疾病,还有患得患失的心态,现代社会的人得到物质的享受,却找不回那颗本来可以安静的心。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我也只能在自己的画上诉说自己的心声,创作一幅幅宁静唯美的画面,给观众以心灵的抚慰。
能否谈谈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刘世江:绘画艺术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把技艺学好玩精,表现技艺的同时,需要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境界,在自我陶醉满足中与欣赏者共勉。艺术是人们心灵的需求,更是身体的需求,美妙的音乐可以使人陶醉,美好的画面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就如身体需要养分一样必不可少。艺术的存在必须有价值体现,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好的艺术作品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大浪淘沙,不会被历史淘汰。艺术也和其他技艺一样,熟能生巧,需要勤苦,需要时间积累,非一日之功。巧到妙处,则登峰造极达“庖丁解牛”的境界。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不练到第三阶段,不算到家。
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抚慰,我觉得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艺术进入多元化的时代,我认为风格、流派、技术、观念、画种,包括艺术的时代性,不再是主要问题。要看当今人类和社会需要艺术家做什么?
链接
关于廖炯模
曾几何时,廖炯模先生把油画作为颂扬自然的情感方式,如今自然走进了他更为自由的心灵世界,而画中的色彩和图形,即是他“自然之语”中最响亮的部分。
李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理论家
关于任丽君
她注重的借鉴后的理解和消化,她说她不愿被人感觉是像某一大师的,她所希望的是作品有“中国味”,反映当代的中国图式的一种精神。
李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理论家
关于陈逸鸣
他的“绘画性”不仅表现在精湛结实的写实功底,更体现在将这种写实技巧转化为自由坦诚的质感、纯净凝练的精神性和纯粹充沛的情感力量。
龚云表——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关于刘世江
他用画笔饱蘸深情地记录下了在工业化过程中正在消失的田园风光与纯朴的亲情、乡亲,他的艺术展示了一个久居闹市,内心却独守着一片宁静的画家的心路历程。
责任编辑: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