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华健心:极致-雅致
2017-01-16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人物档案】

华健心,生于吉林长春,祖籍江苏无锡。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心评审专家。

主要设计作品有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标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节徽、中央电视台服装设计暨模特大赛标志、中国网球协会标志 、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标志等;海报《光与影》《远古的回响》《艺术与科学》;邮票《中国民居》等。

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有“中国公路零公里点标志设计及制作项目”、“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项目”、“毛主席纪念堂视觉识别系统设计项目”、“奥运北京特色名点包装设计项目”、“十一届数字电影百合奖奖杯及获奖作品集设计项目”、“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视觉形象系统设计项目”等;其中“中国公路零公里点标志设计及制作项目”获北京市优秀工程奖,“中国公路零公里点标志”牌入藏首都博物馆近现代史库房永久保藏。

曾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心标志设计”金奖、“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节徽设计”金奖、“第十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优秀奖、“中国之星”标志设计优秀奖、“中国包装之星”优秀奖、北京申奥标志设计优秀奖、“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中国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清华大学(20032013) “教书育人”奖。

 

走进华老师工作室,空气中有一种别样的情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天青色梅瓶,瓶内参差插着一束干莲蓬,流泻下疏斜斑驳的光影。一转弯,各色物品琳琅满目,材质不同的容器、包装、奖杯、专业书籍或整齐或错落地陈列在书柜里,墙壁上随意悬挂着一些面具、木雕和布艺玩具,华老师工作台周边摆放着诸如唐代三彩侍女佣、青花瓷器、木板年画、老北京兔儿爷以及设计图和绘画作品等。整个房间盈而不挤,杂而不乱,让人在聒噪的夏日里瞬间感到一股清爽的凉意。笔者心中暗自描摹,如此雅室,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主人呢?

听见脚步声,华健心老师放下手中的事情迎出来。果然是,温婉的女子。未言先笑,给人一种静谧的时光感,瞬间喜欢上了老师温柔会笑的眼睛。不禁暗忖,拥有这样一双婉转的眼眸之人,是如何摄取世界的灵感,又是如何创作出动人的设计的呢?

谋事“益求其精”

华健心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三十余年,致力于图形符号设计研究和包装设计研究。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和设计实践中,她始终认为,设计绝非个人的自娱自乐,设计的宗旨是服务于人,使命是解决问题。正如她的导师陈汉民先生所说“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学问。” 华健心在对待设计项目时不仅重视设计实用性和形式美,同样关注设计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如何使设计言中有物,形、态、色传情达意,是她一直的设计追求。她强调设计是有责任的,设计师应该直面大众生活,直面社会当下,以善意的设计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好的设计作品改善人们的实际生活。

华老师以商品包装设计为例向我进一步说明。目前我国市场流通的包装普遍设计风格比较单一,表现形式概念化,制作工艺趋同,过度包装现象严重,轻量环保型包装尚少。她认为,设计师位于包装整体工程循环链的前端,工作态度及其重要,不能仅仅满足于应对客户要求,更要积极地进行主动性思考,因此包装设计的前期研发非常关键。华老师说,好的设计不等于装饰的繁复,精良的制造更不是工艺材料的堆砌,“适用”才是设计之本。因此,华健心确立了包装设计“简洁、生态、美观”的原则,并在专业教学中不断加以践行,她指导的学生作品曾在第三、四届“利奥杯”全国大学生包装与印刷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金、银奖。同时在国内业界期刊、论坛上也发表设计“适用为本、节用为先”的观点。在她看来中国绿色包装之路任重道远,要改变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作为设计者总该有自己的态度。

平日华健心为人随和,性格温柔。但在专业实践方面,她是严苛、挑剔的。在学生的眼中每次课题进入深化设计阶段,导师就变得十分“较真”。华老师认为,不能把设计项目纯粹当成任务,要把研究性精神贯穿于设计的始终,将思想、审美、专业素质融入其中,每个细节都要体现专业性。设计,要对得起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名字。这样的理念也深深影响了华老师的学生,他们说华老师对每一个视觉元素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色彩的要求都很严格,但凡一丁点的瑕疵,都逃不过导师的“火眼金睛”。

当自己设计的作品完成并被采用,华健心也会关注作品使用的后续状态。一九九九年华健心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设计节徽,节徽标志一直沿用至今。一次偶然,华健心发现标志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变形,就主动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联系,并重新制作了一个标准稿,以供之后的继续使用。“设计师对作品有责任,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始终要负责。”华健心如是说。

为师“循循善诱”

作为两次获得“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的华健心,在指导学生方面有什么高招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访问了华健心的几名研究生。“做华老师的学生是一件幸福的‘苦差事’”,她的研究生这样表述。

毕业后成为高校教师的罗洁谈到:老师从不会简单直接的“指教”,她更愿意耐下心来“引导”,哪怕要花成倍的时间。她不会沉迷与学生获得“指教”时一瞬间仰慕的目光,而是在学生思考探索时默默守候,微笑着等待寻求“指引”的你。即便是指引也是启发的、开放的,更注重思维和方法的锻炼。罗洁说“我一直享受着这种不逼迫、不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象和风细雨一样润物无声,却在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尽管思考探索的过程很煎熬,甚至觉得“苦”,但当看到更好的设计、更好的自己,就明白了导师的良苦用心。

研究生高鹏将华健心确立学生研究课题总结出“前瞻性、严谨性、有效性”三个特点。“前瞻性”:前期鼓励学生不着边际地思考,再看课题确立的可行性探究;中期鼓励学生不断试错,挖掘课题内容的多样性传达;后期要求学生深入严谨地解决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可能。设计意态从无到有,课题模型从抽象到具象,课题理论从模糊到清晰。“严谨性”:华老师会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课题可行性评估与研究进展监测,程序模拟开题审核流程和中期汇报的形式,邀请几届同学参与,互动互评互学,抓牢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有效性”:华老师鼓励超前的思考,但是必须是建立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上,对社会的责任决定学生研究课题方向定位的态度。

循循善诱、严谨科学、春风化雨,华健心是温和的,她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华健心又是严格的,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有这样一位良师的指引,学生们自然收获满满。华健心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曾连续数年获得清华大学及美术学院优秀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在她的办公桌周围,有学生送给她的手工布艺,创作的导师画像,结婚学生的喜帖以及学生孩子的照片等等。华健心满含笑意向我一一介绍,每一个物件都是一段岁月、几个故事、些许回忆……我仿佛触及了一份份深厚的师生情谊。

做人“和风细雨”

认识华健心的人,都觉得她走路不疾不徐,说话慢条斯理,行事有条不紊,轻松从容地便会把事情做完做好。当教师数十年,几乎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过学生,她愿意让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学习知识、领悟道理,以致学生毕业时亲切地称她慈祥的“像妈妈”。初任装潢系党支部书记时,导师陈汉民略带调侃地对她说:“健心,做领导首先要学会吵架。”华健心笑而不语。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华健心还没有学会吵架,工作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说这都是大家对她的信任和支持,工作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人和事,立场和角度不同听到看到的就大不同,如能时常换位思考,有些矛盾纠葛就不会成为死结。她不以好恶对人对事,不会先入为主;她习惯先做聆听者,不急于表现自己。她喜欢和风细雨而非疾风骤雨,觉得心平气和有时会好过怒发冲冠。以至于导师后来又说:“健心,我发现你可以以柔克刚。”

华健心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我靠得最近的采访对象,有别于之前面对面正襟危坐地交谈,与华健心老师是促膝而谈,虽是初次见面,却像是相识已久的朋友,她的和蔼温柔让我放下了疏离与紧张,欢喜地走进华健心的艺术人生。她喜欢词人的千古绝句,或豪情万丈或儿女情长;喜欢感人温情的电影,可以为《内布拉斯加》泪流满面;喜欢雅致耐看的设计,“文明海淀”的标志里山水涓涓,日月融融;喜欢将饭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也喜欢自己做手工、裁剪衣服;喜欢顺其自然,凡事不强求,与其强调客观条件,不如努力做好自己。正如华健心所说:“人生应该是立体的,享受生活带给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坏”,“只要有心,凡事都可成为一种艺术。”

对待设计,精益求精、极致完美;

对待学生,因材施教、润物无声;

对待生活,平和淡然、优雅从容。

离别之际,无意中又瞥见那几株莲蓬,重叠上温婉的笑容,那一抹离落的雅致,映在眼中竟是如此之美。(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记者团 邹海萍)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三彩侍女佣 华健心 南宁 吉林长春 木板年画 清华美院 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