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任何挑战人类底线的“艺术”都会被时间淘洗
2017-01-14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任何挑战人类底线的“艺术”都会被时间淘洗

任何挑战人类底线的“艺术”

都会被时间淘洗

——当代美术热点话题冯远答问录

【吾艺网723日讯】62672,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贵州省政府主办的“中华文化四海行”专题系列活动在贵州举行。629,活动走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在凯里学院作了题为《从生活到艺术》的讲座,并回答了学生及老师们所关心的当代美术创作热点问题。以下是问答环节部分内容,体现了冯远对当代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问题一:对于“中国画穷途末路”说您怎么看?

冯远:“中国画穷途末路”说是上世纪80年代美术理论家李小山提出的一个观点。是时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洞开,西方各种现代艺术的观念、理论、思潮一窝蜂地被介绍到中国,包括我这个年龄的人,当年都曾经非常认真、着迷地研读过西方文论、西方现代艺术创作的各种理念,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并且在我当年的创作实践过程中也吸收套用了不少西方的创作理念。就是在这种自认为文化弱势的情况下,也是在所谓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绘画过于老旧,是一个日渐式微的形式,已经进入奄奄一息、难以为继的窘迫状态。

但是这三十年过去,你认为中国书画是不是越来越式微、越来越边缘化甚至行将消亡呢?

现状恰恰相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越来越强。如果说十年、十五年之前我们对中国画的变革创新还要常常借助西方的某个理论实现以西润中,那么今天这种声音是越来越少了。也因为这一点,现在已经很少再听到当年主张西化、和国际接轨,或者说国际形式、中国元素的说法,中国艺术拿到国际上去首先要应和西方艺术评论家的评价规则的现象这些年也淡化、消声、消解了。相反,西方艺术家、西方艺术经纪人认为,西方的造型艺术教育具有某种趋同性,美术学院已经没有人教授绘画、没有人在课堂上写生研究模特、研究架上绘画艺术或者绘画技艺,架上艺术已经死亡,而代之以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和装置艺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文化艺术依托国力的增强,包括文化建设发展和艺术家们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重新认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中华文化完全应该而且能够为人类的文化宝库作出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后十年的中国艺术市场非常活跃,艺术品交易的成交数额不断创新高,一批西方艺术经纪人对以政治波普为功利目的的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弃之如敝屣,转而关注中国水墨画艺术,关注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劲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前景,纷纷登陆中国寻求中国特色的水墨画艺术,发掘有实验性水墨、现代水墨画路向的艺术家群体,有计划地收藏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策划水墨实验艺术家到西方举办展览宣传。在这方面从国内讲,依托国内不同年龄段艺术爱好者和书画收藏者对书画艺术的垂顾,不管是投资也好,还是爱好收藏也罢,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依然具有行家看好的发展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书画家们大可不必担心中国书画艺术未来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被世界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所认识的前景。我本人也持非常乐观的态度。

问题二: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吗?

冯远:艺术确实是非常个体化、个人化的精神产品。但艺术不是纯粹艺术家的事情,走出画室的艺术就是全社会的事情。艺术反映时代,艺术与社会同步,难以超越时代。艺术作为精神创造的财富,通过审美的形式,能够陶冶人的精神,只有跟艺术爱好者和观众发生勾连、交流的时候,艺术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艺术的发展、变化,在历史上走过了一条相对承传有序的道路。改革开放后,艺术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进程,艺术边界超越了以往某种单一模式,功能也在不断拓展:有教化的艺术,比如走进博物馆、文化中心,各式主题性绘画、历史画告诉人们文明历史的真相,这是需要的;有审美的艺术,反映生活的丰富多彩、美好的瞬间、精妙的表达、具有某种美感的视觉形式,只要好看,审美就得以满足;有美化家居环境的艺术,人们把精致美妙的抒情艺术带回居室,而不会把历史画、招贴画挂在家里,艺术需要走进百姓日常生活的起居之中。但艺术创作的核心要义是不变的,艺术成为不同时代人们聪明才智、创新能力的体现。今天大家听到看到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是手段、技术不断被创意翻新的必然过程,多少年以后,各不相同的新艺术还会层出不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不关心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的艺术,不关注人自身生存环境和精神层面的艺术,或是远离生活的艺术,一定难以打动人心。

问题三:有人说美术作品能够卖出好价钱才是硬道理,您是否认同?

冯远:市场经济中的艺术家确实非常关心个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西方艺术界,相当数量的艺术作品确实是通过市场价格来体现其艺术价值的。在中国,这些年来也一样。但是艺术本身具有的价值跟市场变动不羁的价值是无法划等号的。当下中国艺术市场的持续活跃,使得相当多的人都关心艺术创作的市场价值,以为卖出好价钱就是好作品,其实不然。艺术家如果不能在艺术作品上真正下功夫,而一味追随市场的效应,可能只会博取时名,而难以在艺术史上留下史名。

问题四: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色彩本应让人感到愉悦,但现在有些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走向了反面,让人感觉难受、痛苦,不是审美,而是审丑。对这种现象您有何感受?

冯远:这个问题是理论家、实践家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都关注的话题,你所说的现象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当然不是全部。当代艺术作为艺术历史发展和文明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及其成果体现,是谁都不能回避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由它的古典形态向近现代、当代、未来形态的发展是历史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当代艺术中间有好东西,不乏真正具有创造力、富于智慧的艺术,有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态、能够对人起到正面审美价值、发人深省、予人启迪的作品,这些应该得到张扬和鼓励。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代艺术中确实出现一些表现血腥、色情和种种挑战人类价值观底线内容的作品和种种以新为目的的艺术观念和作品,如果仅仅是为了博取人们的眼球,不惜打破人类文明的道德底线,一味以新奇为美,以感官刺激为美,这就从艺术创作原初的出发点上发生了偏离,甚至颠覆了人类共有的审美价值认知。不要以为所有出奇的、博出位的、挑战极限的都可以成为艺术,都可以以神圣的名义来挑战艺术,那可能是在亵渎艺术。我以为那种以挑战底线的心态,对人与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对象进行任意非理性图解和演绎的作品都不是严肃的艺术。

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从当年极左的一元论艺术评判价值体系中走出来,代之以宽松、多样化的艺术创作氛围与政策导向,这是对艺术创造自由的尊重与维护。但是艺术毕竟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具有其应有的基本底线和价值诉求:关乎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和人类共通的审美价值体现。

同时,由于艺术多样化局面已然形成,我们套用原有的、固定的、一元价值的评价方式,已经很难解读不同艺术风格、形式的作品。即使那些资深的评论家们,他们面对很多新艺术,尤其是当代前卫艺术,也失去了可资对应的话语,无法发出切中要害的批判声音。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对当代艺术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第二,在艺术百花齐放、多样化的状态下,生怕用某一种既成的标准来评判艺术而失之准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不仅是美术,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都非常活跃,作品数量成倍增长。但是我们缺少一种有效的艺术批评的价值体系,导致不同门类艺术创作中的各种倾向得不到有力的引导和批评,客观上对艺术创作的总体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中,部分批评家和媒体结成了同盟合作关系,这就使得批评失去了意义。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需要中国的批评家们具有更多的独立意识、批评精神和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外,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也要有一种自律、自警精神,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让每件作品真正能够在十年磨一剑的状态下锻造出来,这样才有可能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有价值的作品。

我想说,任何挑战人类底线、追求功利性目的的艺术,自然会由时间和历史来淘洗它们。为了导引今天的年轻人能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品评标准和审美取向的鉴别力,艺术教育、艺术批评要做很多工作。

问题五:现在高校美术老师一个人往往要带几十个学生,如何避免美术教育趋同化倾向?

冯远:当下艺术教育是个大问题。我在院校曾工作了20年,中国式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但是就教育规律而言很明确:艺教只教规律,不教艺术家。四年本科毕业的年轻人距离成为艺术家还有几十年坎坷艰辛的路要走。我们能在学校教会他们的是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是必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当然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走出校门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坚持既有的志向,寻找机会继续深造。记住,先要教会孩子掌握吃饭的本领。至于说你的学生之间艺术风格、语言、技艺像与不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只是要求他们经过四年学习,具备较高鉴别力的眼光,至于手头功夫,只要有鉴别力的眼光,通过刻苦努力,是有可能取得成功的。

责任编辑:吾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 冯远 冯远答问录 吾佳 美术教育 艺术作品 挑战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