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冠佛陀
展览名称: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4/12/03—2015/02/02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参展作品:
初转法轮像
佛立像
佛陀降生
宫中佛陀
舍卫城神变
展览介绍:
佛教艺术是最能忠实反映佛教各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在最初阶段,被奉为圣人的释迦牟尼主张个人应通过修习“八正道”来求得解脱。而这种借助道德自律实现解脱的过程并不需要依赖佛陀释迦牟尼的具体形象。因此,公历纪元之前的佛教艺术多以佛座、菩提树、足印、法轮等符号来象征佛陀。当时,佛教神话还衍生出众多反映释迦牟尼前世化身(鸟兽或人)善行、得道成佛的本生故事。
佛陀圆寂后,佛教得以继续发展。其信众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僧伽制度也由此形成。这时的佛教主张只要弃俗信教即有望成佛。这一观念的产生引发了佛学教义的巨变。与此同时,佛教还逐步引入了“普迦”(源自印度教的礼拜仪式)和“膜拜”的概念。至此,佛陀不仅是圣人,更成为了神。人们也由此开始热衷于祭拜佛陀的身骨遗物和象征符号。此后,佛教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开始出现了佛陀的形象。这一变化对于佛教本身及其艺术而言意义重大。至此,新兴的“大乘佛教”便成为有别于此前“小乘佛教”的一大派别。大乘佛教的偶像崇拜以“佛具三身”(即“法身、报身和应身”)为核心理念。该理念经此后“五方佛”的演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印度的后期密宗以“本初佛”为核心——即自生的原始佛。“五方佛”系由此化现,继而衍生出相应的菩萨及女性眷属。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