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陕西村民发现大唐敦煌县令墓:墓室文物完整
2017-01-16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在大唐敦煌的历任县令中,曾有咱一位老陕,近日,我省考古专家在华阴市发现一唐代古墓,该墓从未被盗,出土墓志还清楚地记载,墓主人曾任大唐敦煌县令,为陕西华阴人。

发现唐墓打开时文物都泡在水里

今年3月,华阴市一村民盖房时发现一唐墓,该墓为一单室砖券的夫妇合葬墓,从未被盗。令人遗憾的是,村民打地基时,不慎把墓室的顶部打破。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称,该墓坐北向南,整体长约16.5米,深4.5米,主要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其中墓室四周略呈圆弧形,墓室边长约4米。

考古人员现场清理发现,该墓墓室文物保存基本完整,但由于当地以沙地为主,经过一千多年,最初打开时地下已积水几十厘米深,文物都被泡在水里,墓室里全是泥。

考古人员在墓室内发现了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随葬品60余件(),其中以陶器为主,包括精美的镇墓兽,文官俑、武官俑,陶马、骆驼等陶俑,还有一些骑马俑和仕女俑,都制作得精致特别。

刘呆运说,这些陶俑的特点和关中地区稍微不同,更多地继承了河南洛阳的隋唐墓特点,尤其是部分陶俑体格比较大,华商报记者发现,其中大的文官俑、武官俑、骆驼、陶马等,个个高达六七十厘米,造型精美,这一级别的其他关中陶俑,一般没有这么大。而且在陶俑中,考古人员还发现多个胡人陶俑。

墓主身份曾任大唐敦煌县令

值得庆幸的是,该墓中竟然发现一合墓志,刘呆运说,这种带有明确纪年的唐墓,在华阴地区还很少发现,这也是该墓可贵之处。

那么,墓主人是何身份呢?华商报记者发现,该墓志由盖、志两部分组成,青石质。盖为方形盝(lù)顶,四立沿为素面抛光。四刹面较宽,刹面中间阴线刻四神,上为青龙,下为白虎,右为朱雀、左为玄武,四神雕刻细腻逼真,动感极强,四神周围衬饰绕枝忍冬花纹。志文由楷书书写,共29行,满行29字,共801字。行文过程中,凡见皇唐、敕令等尊号前避讳空三格。墓志上明确写着“大唐故沙州敦煌县令宋君墓志铭”,墓主曾任唐代沙州敦煌县令。

刘呆运说,根据志文记载,墓主宋素是华阴人,曾经在唐高宗时期任沙州敦煌县令,其职务相当于今天的敦煌市长,墓葬是墓主人宋素与其夫人王氏同穴合葬墓。

宋素去世时为公元659年,而下葬时则在公元670年,而且该墓葬是一次性下葬,并非后来的迁葬,墓室内宋素夫妇的遗骸并未经过扰乱。专家推测,当时应该是宋素先去世,后来其夫人去世时,合葬于此。

墓中陶俑或为官方制造

刘呆运说,在这座墓中,出土的胡人俑相对较多,一些陶俑造型在当地的唐墓中也很少见,它们的特点和陕西关中地区不同,更多继承了洛阳一带隋唐墓的特点。这种现象和墓主宋素的履历有关,墓志显示宋素死在东都洛阳任职期间。

县令在当时级别虽然很低,然而出土的陶俑却十分精美,这是为何呢?刘呆运认为,墓志里有“赐物一百段加阶一级”,根据出土器物的精美程度推测,这些陶器可能出产自当时的官方制造。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在唐代更是东西文化和物质交流的必经之地,胡人俑、彩陶骆驼等随葬品,表明了丝路文化的深远影响。这座墓葬墓主人在敦煌做过县令,后又在唐东都宫廷任职,为专家深入了解其时中央与地方官员的升迁制度等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为了解同时期唐代敦煌史料、丝路交流史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大唐 陕西村民 敦煌县令墓 墓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