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画家金鸿钧的花鸟工笔画艺术
2017-01-14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金鸿钧,别名爱新觉罗鸿钧,满族,北京人。擅长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花鸟画室主任,兼任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

 

 

 

 

 

 

文——魏勤英  袁莉萍 宋善娟

金鸿钧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院校实行中国画分科培养人才以来第一批花鸟专业毕业生,他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文艺,1953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1957年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亲身聆听过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等各位大师的教诲,后入花鸟画科得到田世光、俞致贞、郭味蕖等名师的言传身教。毕业后就留校任教,晋升为教授。他传统功底十分扎实,教艺育人,十分尽心,是个好老师,也是创作上的好带头人。

他的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作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广泛地吸收东西方绘画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探求大自然的奥秘,以造化为师。他创作的画都有生活依据,在精雕细刻中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收到高于生活的艺术效果,扩大了花鸟画的思想容量。

他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已完成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在他笔下,状物传神的要求已经不是难事了,而是更高境界的抒情,通过花鸟画来抒发时代之情,人民之情,是其穷毕生之力来追求的大目标。

金鸿钧深入挖掘传统的精华,深入生活写生,在创作实践中不断追求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时代感。通过笔下的花鸟表现生命,抒发时代情怀。他的创作把花鸟与山水、工笔与写意、双勾与没骨结合起来,强调构图的气势与形式感,追求强烈的色彩效果。多年来他不但重视工笔画,也重视写意画,运用勾、皴、点、染诸多技法,笔调轻松,法度含隐,神似中寓于形似,使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更为丰富生动,格调秀雅,色彩富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金鸿钧的小写意花鸟和工笔画相融合的作品。他的画基本功好,步子走得扎实,作品时代气息浓厚。如《生生不已》、《红满香山路》、《银杏双雀》,地面上的落叶,都能唤起人们一种崇高的美感,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又如《牵牛》在铁蒺藜上怒放的花朵和一只小鸟,《霜叶》中藤蔓登虎皮墙,都使你不由得感受到生命与生活的欢乐。这种缘物抒情表达了画家高尚情操和人生态度,也是花鸟画艺术魅力之所在。它是自然流露的,不是生硬的说教。

其代表作《叶落归根》描绘了原始森林中一棵巨大榕树的根和落叶。画家先以勾勒和皴擦、点染的笔法画出榕树根和叶的形,再吸收西画素描的手法落墨赋采增添根和叶的质感和光感。整幅作品为青绿色调,给人以清爽自然的感觉。一缕斜阳洒落在榕根后的落叶上,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营造出幽远的意境。两只歇息的小鸟给这宁静的氛围平添了生命的律动。新枝的生长与残叶的飘落预示着生命的必然。巨大的树干延伸到画外,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并给观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金鸿钧,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不愿在传统花鸟画的范围内寻求艺术发展,而是要做一个拓荒者,选择师法自然之路,立志开创具有时代风格和崭新意境的中国花鸟画新风。为了寻找艺术之源,他经常外出采风,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和广东肇庆的七星岩等都留下了他写生的足迹,也使他笔下的国画中出现了榕根、藤葛和热带兰花等前人未曾表现过的题材,拓展了中国画的创作领域。

由于题材新颖,传统的国画笔法不足以表现新的内容,在技法上,金鸿钧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的艺术之路。他的国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笔墨的技巧,又吸收了西画素描中的质感、光影和色彩的处理手法。在材料的选择上,为了更好地表现森林和花鸟的质感、光感和增强色彩的表现力,除传统的国画原料外,他还经常选用天然矿物质以及多种高温烧制的岩彩进行创作。

在构图上,他不是在一花一鸟的位置上做文章,而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大效果,一种博大深远的气势,一种余音绕梁的弦外之音。在创作中,他总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到所描绘的花鸟之中。这种自然界生命的再现和人间情感的挥洒,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天人合一的意境,与传统的花鸟画明显的拉开了距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责任编辑:吾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宋善娟 工笔花鸟画 袁莉萍 金鸿钧 魏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