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年前,受艺术品市场持续火爆的影响,艺术品信托在国内应运而生,各家信托公司争相仿效。然而,如今受艺术品市场急剧降温的影响,艺术品信托成为不少信托公司避之的“雷池”,不仅不少信托公司逐渐淡出了艺术品信托市场,而且部分艺术品信托产品因为面临着流动性风险,频频陷入了兑付危机。
发行规模暴跌
在国内艺术品与金融联姻,主要表现在艺术品信托上,尤其是2010年以来,受国内艺术品市场持续火爆的影响,艺术品信托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据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发行的艺术品信托产品共有10款,发行规模为7.58亿元。进入2011年后,国内发行的艺术品信托产品一下就增至45款,发行规模更是创下了55亿元,较2010年的发行规模增长了626.7%。然而进入2012年,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艺术品信托的发行规模就不断萎缩。数据显示,2012年发行的艺术品信托产品共有34款,发行规模为33.46亿元,同比2011年下降了39.5%。到了2013年,艺术品信托产品更是减少到了18款,其发行规模也骤减至12.38亿元,在2012年的基础上又下降了近四成。
进入2014年后,虽然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企稳回升,但艺术品信托市场依然没有任何起色,而且艺术品信托也成了不少信托公司避之的“雷池”,像2011年至2012年期间发行了16款艺术品信托产品的中融信托公司,今年以来就再没有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来自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今年国内仅成立了7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其累计规模还不足10亿元。可见,昔日风光的艺术品信托几乎已经完全淡出了市场。
收益大幅缩水
2007年,民生银行推出了国内首个银行艺术品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尽管在推出之后,便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然而在2009年到期兑付时,它居然以12.75%的年化收益率令整个市场为之侧目。而209年国内推出的第一只艺术品私募基金——“红珊瑚一期”,在到期兑付时更是以31%的年化收益率创下了迄今为止中国艺术品基金年化收益率最高纪录。正是因为艺术品理财产品的回报率较高,大量的信托资金才开始在艺术品市场上大规模地“跑马圈地”。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信托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当时发行的艺术品信托的预期收益普遍达到了12%至15%,由于艺术品信托的预期收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度令投资者趋之若鹜。然而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当2012年艺术品出现调整后,由于艺术品信托产品的设计期限与艺术品的投资周期不匹配,艺术品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便出现了大幅下滑。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还处于运行状态的艺术品信托产品,其平均收益已降至9.5%左右,与之前近20%的收益相比缩水近五成。
兑付危机频现
据了解,对艺术品信托产品而言,在所投资的艺术品标的中有近80%的标的是通过拍卖渠道出货兑现的,然而在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深度调整的阶段,艺术品信托所投资的标的想卖出一个好价钱显然是不可能。记者发现,近年来艺术品价格的整体回落,不仅令部分艺术品信托产品出现了亏损,而且还使部分艺术品信托产品出现了兑付危机。
像今年上半年,就有媒体报道了今年5月份到期的一款艺术品信托,投资者普遍只拿到了10%的本金,并且投资收益全部没有支付给投资者。就在12月初,中信信托的“墨韵1号”艺术品信托产品,又曝出逾期无法兑付。对此中信信托称,“墨韵1号”信托持有的23件中国书画类艺术品,因受2014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以及礼品市场的急速降温,面临流动性风险,从而导致无法全部变现。公告显示,“墨韵1号”成立于2011年8月12日,投资期限为3年。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艺术品信托产品频现兑付危机,除了受艺术品市场持续调整的拖累影响外,更多的是艺术品信托产品的设计期限与艺术品的投资期限不匹配。从艺术品的收益来看,投资期限一般在3-5年,艺术品信托的投资期限往往都不超过3年。而艺术品信托产品的运营成本大约是艺术品成交价格的30%至40%左右,而正是艺术品信托产品很容易出现亏损,引发兑付危机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