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展览城市:上海—上海
展览时间:2013/08/18-2013/11/10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策展人员:李旭
主办单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参展作品:
《父亲》(布面油画)罗中立 1980年
《嬉戏》(瓷)刘建华 2001-2003年,。
《泪水洒满丰收田》(布面油画)陈丹青 1976年
《弯曲的维度》(不锈钢)岳敏君 2010年
作者:隋建国
作者:向京
作者:杨福东
作者:曾梵志
作者:缪晓春
展览介绍:
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大陆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中国人的形象随着时代的流转而在持续地改变,历经风雨的中国当代艺术迄今也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70年代末期的“星星画会”,1980年代的“八五新潮”,1990年代的国际认可,2000年代的商业成功直到今日的全面繁荣,这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文化界历尽艰辛不断突破僵化模式的30年。如今,当代艺术作为新兴文化形态已经得到从本土到国际,从民间到官方的渐进式承认,而当代艺术这30年的发展,也正体现了整个国家和广大民众在这个特殊时代所经历的巨大转变。无论是从国家整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还是从人们内心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介入,都可以从这些年来艺术家的作品中得以反映。
肖像,是视觉艺术中的一个专门领域,是人类专注于自身形象和个性表现的艺术种类,也是这个展览的核心内容。什么是“时代肖像”?当然是指代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可以是群像,也可以是个体的形象,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表现、象征的。这个“时代”指的是19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时代,是当代艺术破茧而出,在曲折前行中不断成长壮大的30余年。本次展览以广义的“肖像”作为切入点展开叙事,对肖像的定义相对宽泛,不仅涵盖头像、半身像和全身肖像的传统概念,也包含了人体的局部与指涉人物的象征符号。这样的定义,把能够提示和映射人物的视觉图像一并网罗,多元地展现出“肖像”在不同层面上的含义,进而提供给观众全方位解读的可能性,进而使展览成为一个“泛肖像”形式的,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作品形态的大型视觉艺术展示活动。
有关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综合性回顾大展,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艺术机构里已经举办过多次,本次展览的特色在于其鲜明的主题。通过对30年来中国人肖像的集中展示,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和群体关系的变化,更可以引发对人的身心状态、生存境遇和未来前途的关注。至少从表面上来说,这是一个通俗版本的学术展览,更容易被最广大的观众群体所接受。
展览结构:
从参展艺术家的年龄来看,落差几乎达到50岁;从作品的创作年代来看,跨度早已超过30年。严格地说,这个展览并不是中国当代肖像艺术的编年史,而是一个按照特定学术内容策划,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度身打造的主题性视觉艺术展示活动。本次大展分为主题展和特别项目两大部分,主题展由5个分支单元构成,另设3个特别项目,详情如下:
主题展
一、具体的人
从“人民”到“人”,从“我们”到“我”,从复数到单数,从群体到个体......这个单元意在体现人们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和认知过程,展示从抽象的集体概念到如今具有更独立、更个体化的自我定义的演变。对于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是历史性的重大转折,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被重新唤醒并确立,个体的真实诉求开始被正视和倾听,另类的声音和行为也逐渐被宽容和接受。30多年来的历史,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历史,更是中国人主动走上自我塑造之路的历史。古今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真诚地尊重个体才能培育优秀的创造能力,只有主动地接受差异才能塑造稳定的公民社会,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一个可以和而不同的国度,才是最令人倾心热爱的家园。
二、身体语言
身体,是思想和灵魂的居所,是理智和情感的归宿,是天使和魔鬼的战场。身体,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外在显现形式。本单元通过对人的身体以及人体各种局部的表现,以肉身的物质化叙述方式揭示肌肤内外的奥秘,让观看者透过艺术家们敏感而智慧的视角感受作品的呼吸、心跳和体温,进而领略身体所能够包容的深度内涵。人类身体的真实形态,对每一个人来说其实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个单元通过不同创作者对肖像概念的差异化阐述立场,令我们意识到身体语言内在含义的神秘和复杂。现代中国人对身体的感知和认识,是随着社会开放的脚步不断演进的,而对于身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必将随着对封建意识和传统禁忌的突破而持续前行。
三、内心世界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而心理空间却是无穷的。心灵,是远远大于肉体的虚拟存在,是人类自我塑造行为最重要的内在根源。本单元意图探讨每一个体的内心世界,呈现精神空间的复杂性及其生动的变迁过程。在社会背景快速嬗变的时代,在都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无论男女老幼,每个中国人都不断担负着全新的任务,也因此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艺术家们用写实、表现、象征以及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手法,深切关注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现状,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感叹、讶异、忧伤或者沉思的肖像,诉说着纠结缠绵的故事,表达着难以名状的欲望,计算着生老病死的分量,探测着梦幻与现实的距离。
四、社会形象
一旦离开父母和家庭成员,每一个脱离了私密空间的人,都会是平凡、具体而真实的社会成员,大家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尽力实现自我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越来越完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样,各种被社会化了的人物形象也越来越鲜活。这个单元意在凸显个体和群体在各种社会空间中的种种表现,进而展示公民身份的建立,社会介入意识的觉醒,对多元价值观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不同阶段身份转换的追求。艺术家们除了反映客观的社会现实之外,也会以纪实、抒情、虚拟和调侃等手法对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群进行极富想象力的再塑造,让观看者领略到当代中国社会令人惊讶的差异、令人感慨的丰富和令人兴奋的活力。
五、未来生存
你的心中,是否还有一个不愿长大的自我?我们今天的样子,是否正是自己曾经的期待?人类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生存的状态有多少种可能?生命存在的方式又将如何?在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链条中,究竟哪些是过眼云烟,哪些是永恒不变的?这个单元汇集了一系列特别关注未来主题的作品,把一些年龄和成长经历差异巨大的艺术家汇聚在一起,用肖像的方式集中探讨有关童年追忆、成长感受和未来梦想的话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不确定的表述空间。当代艺术,大多会显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但在本单元中,有些肖像是与具体环境、时代脉搏密切相关的,而另一些肖像却是跨越身份、穿越历史、超越时空的。未来,是永恒的话题,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必将成为人生自画像的作者。
特别项目
除以上5个分支单元以外,本展还附设了3个特别项目:“大芬肖像”、“30年小事记”和“艺文中国”,把历史视角、文化背景和社会关怀引入这个视觉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时代肖像”的深度和广度。
一、大芬肖像
这个特别项目,提名邀请了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的60位职业画师创作自画像,以群像的方式成为“时代肖像”大展的尾声。这些画师们都是来自大芬村文化产业第一线的生产者,尽管多年来一直辛勤劳作于各种订件任务中,但他们的画面上从未出现过自己的面孔,他们也从未在大型专业展览上展出过自己的原创作品。这是一次带有平等精神的跨界尝试,让专业的美术馆在重点学术项目中第一次正式接纳来自民间的肖像创作,同时以互动的姿态为当代艺术拓展全新的社会学语境。
二、30年小事记
本次展览邀请《新周刊》作为协办单位推出了这一特别项目,以年表的方式对当代文化史进行一次小小的综合回顾,以30年来视觉艺术的重要事件为主线索,结合了对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等主要文化艺术门类的梳理,全景式地呈现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用诚恳、客观而理性的口吻叙述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转变。
三、艺文中国
这是一个48集的访谈式纪录片,是由翁菱策划并出镜采访的系列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访谈节目,访谈对象包括崔健、徐冰、张晓刚、许江、蔡国强、谭盾、丁乙等。通过对近30年来当代艺术界代表人物的访谈,使30年的历史更加真实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该系列纪录片曾在旅游卫视播出,本次参展的为全新剪辑的完整版本,将在展场内开辟专门空间陆续循环播出。
策展总结:
一个通过30余年的持续变革而获得新生的国度,有必要重新回顾和梳理自身的前进之路,“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正是在这样的使命下应运而生的。作为中国大陆首家由政府主办的当代艺术机构,已于2012年10月开放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更应当承担这样的使命,而通过艺术家们所创作的肖像来反观这一历史进程,无疑又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面对迅速变迁的时代,艺术家们可以全情投入其中,可以保持有限观望,也可以完全超然世外。遴选什么样的作品进入这个展览,能否如愿以偿地发现并成功借到内心的目标,以及如何在展厅中组织这些庞杂无序的素材,对任何策展人来说都是异常艰巨的挑战。
由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全新的机构,开馆时尚无藏品,因此策展的最大挑战就是借展。从1992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受到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等国际大展的持续关注,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取得了初步话语权。当时,中国大陆的公立艺术机构尚未建立系统的学术机制,公立美术馆的收藏经费奇缺,对当代艺术的收藏计划严重滞后。最早的藏家绝大多数来自境外,中国当代艺术的早期作品因此也早早地走出了国门。2000年后,国际市场上开始对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重视,中国艺术家们更多的代表作都逐渐离开了大陆。到2005年以后,本土的资本市场开始把中国当代艺术当成重要投资对象,导致市场价格在短短几年内迅速飙升,一张油画的拍卖价格已经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一座大型美术馆的全年运营费用。在这种前提下,重点作品的借展,除依赖公立机构和艺术家本人的资源之外,对大量民营美术馆、画廊和收藏家们的借展就成为必须的途径。本次大展在诸多机构、艺术家和收藏家的鼎力支持下,先后克服了时间、预算的紧张以及一系列难以预期的技术问题,让尽可能多的代表作最终出现在展览现场,殊为不易。
策展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展览的整体结构。内容方面,这个大展必然要涉及到“星星画会”、“伤痕热”、“乡土热”、“理性绘画”、“八五新潮”、“新生代”、“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女性艺术”、“新古典主义”、“新文人画”、“卡通一代”等等思潮和流派,因此结构要求相对完整。在时间线索上,本次展览关注到30多年来的各种艺术现象,力求形成较为新颖的叙事脉络;在学术构成上,历史档案中既定的群体首先被还原为真实的个体,再按照单元主题加以重新整合;在艺术语言上,对个体的选择体现出全新的包容度,以呈现最为丰富的综合艺术生态。在以往的当代艺术30年回顾展中,纪实摄影一直是被忽视的对象,而此次大展中则用醒目的篇幅予以增补。在曾经举办过的肖像大展中,绘画往往成为唯一形态,而本展则用各种媒介充分表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各个侧面,并进一步尝试引入历史文献、影片放映等内容。对大芬村画师群体的提名邀请,目的在于拓展当代艺术在中国现实下的某种特殊语境,应属于大型专业展览中的首次尝试。“肖像”的传统概念,在这个展览中既被颠覆又被重建,这为广大观众认识当代艺术的丰富表达方式提供了一次形象化的普及教育机会。
30多年一路走来,通过对肖像的回顾、考察与前瞻,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到中国人的面貌在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中所发生的巨变。中国人的肖像,正以越来越真实的表情和越来越从容的姿态在这个展览中显现出极其丰富多元的魅力,100多位艺术家们的300多件(组)参展作品,以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把肖像的概念诠释得异常生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对于每个中国人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变化,最终会在人的外在形象上清晰而明确地体现出来,每一件作品中的人物,每一张标签上的年代,都呼应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回味着难以忘怀的经验,承载着时间和情感的重量。
归根结底,这个展览是关于人的。人,永远是肖像的主题;人,也永远是艺术的主体。这个展览可能带来的议题,正是关于人,关于人民,关于人性,关于人格、关于人生,关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和人世沧桑的,这些有关人的话题,也必将与人类自身的历史同步延续。作为策展人,我希望这个以中国人30多年来的肖像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能够在每一个观看者的心目中唤起对历史和今天的共鸣。这个展览,应该是一次观看与思考的机遇,我期待这样的展览能够在知识界引发更多关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纵深讨论。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