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袁加:徐晓燕早期作品研究 还原语境的社会化解读
2017-01-16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2014127日,“白驹过隙——徐晓燕系列作品研究 1982-1984”在798艺术区久画廊拉开帷幕。作为久画廊年末重要展览之一,本次展览展出了40余幅徐晓燕在1982年到1984年期间创作的纸上油画作品。

一直以来,徐晓燕都以其浓重的色彩、倔强的笔触、对大地的深厚情感和激情,以及其苍茫风景背后对人类社会和精神情境的反思而被众人关注和推崇,她的风景画作在其中年时期达到顶峰——大地母亲的塑造在她的悲伤情怀中绚烂,女人的细腻和个性的执拗在她的油画涂抹中得以释放。然而,本次展览却并未一如既往的展出徐晓燕的盛期之作,而是笔锋一转,回望这位艺术家大学毕业初涉社会的时光:纸上油画还未那般沉重夯实,却显得更加活跃欢快,颜色艳丽而线条粗犷,豪放的笔触难以抑制一颗年轻生命的不羁,虽不似后期成熟,却因其鲜活和纯粹而愈显真实。

在袁加看来,选择徐晓燕个案的阶段性研究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这和当下艺术生态遇到的问题有关,和对历史审视的态度有关,当然也和艺术家本人的发展脉络息息相关。

对于此次展览的选题、展览研究方式的确定,以及对徐晓燕早期作品的讨论和评价,艺术中国记者专程采访了本次展览策展人袁加老师,并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袁加

“娱乐至死”的年代 纯粹和冲动弥足珍贵

我们现在基本处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活在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却无法保留一个整体的记忆。我们格外关注现在的、当下的快感,而处于这种极速消费和挥霍精神的时代,往往收获的只是片刻的热闹与碎片,极乐之后却没有余温——这种“热闹”缺少一种背景,它没有足以强悍的内容和精神去支撑其延续。所有东西都被快速的生产,又同时被极速的消费掉了。

过季了就会被抛弃,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一切都被迅速更迭,谁又会坚守自己的东西呢?谁还会注入更多的情感和关注呢?这必然导致了精神性的缺失。

 

白马52.5X53.5cm1984

然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这段时间则与现在格外不同。当时的年轻人对当下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反而是对于想象、精神、未知的追求很着迷。他们具有极强的理想主义情怀,亢奋而个性张扬,却因此而格外真诚和真实、有血有肉。直觉的东西多于理性的思考,在艺术创作中却显得格外纯粹、撼人。身处八十年代,所有的东西都要被逃离,艺术家以此摆脱束缚,将不安分的情感在画面上进行夸张和强化,这种叛逆同时也体现在挑战传统以及学院教学之上。而那种冲动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

本次展览之所以选取1982-1984年间徐晓燕的创作作品,也是希望借助她的热情和纯粹,重申艺术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精神性的崇高,以此反思现有的创作局面。

还原历史语境 完善社会化解读

长久以来,艺术批评习惯以传统的方式把艺术家简单地按照风格或流派分类,甚至以代表作品来对其一生创作盖棺定论,以一个简单的“符号”去定义艺术家,依照一个统一不变的“标准”来评判事物,三言两语好像就能交代明白了。这种鲁莽的概括将艺术家本人扁平化,漫长的创作生涯被浓缩成一点,而发展过程本身的变幻莫测却被抛弃在讨论之外。岂知,不同的语境下都有不同的思想课题,内容和评价本应该并行延展,还原历史语境才能建立立体的解读模式,从而更加全面的呈现艺术家一生、以及他/她身上所映射出的那段时代的完整话语。

评判一个社会是否成熟与其对待历史的态度息息相关。懂得回望,才能在追溯自己的来路时更清楚地把握发展脉络,并有助于对未来动向的预测和把控。这同样也关系到历史的书写——只有还原完整的历史,从中学习和借鉴,才能真正拥有“历史”本身,并将其书写得连贯而有力。否则,那些支离破碎的事件又怎能架构出一个庞大的文化语境呢?

 

农家写生三纸上油画54X74cm1983

今天,我们意识到反思过去的重要性——它对补充当今社会的缺失十分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它的价值也会越发重要。梳理性研究的目的不是从市场造势,而是要找到“那个时代人的想法”,“它和今天有什么区别”,“对今天又什么作用”。

就艺术创作而言,作品的呈现建立在历史与社会语境的框架之上,对它的阶段性研究会完善我们对过去的认知和积累,从而有助于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惯性多方面审度现有路径。

“白驹过隙——徐晓燕系列作品研究 1982-1984”这一展览主题的选定,就是期望以特殊时期的典型个案还原当时社会语境,试图去拼补艺术发展的点滴脉络,从尽量多的角度塑造真实的艺术家及其创作历程。

 

艺术家徐晓燕

徐晓燕(1982-1984) 时代的典型

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冲击和中西文化融合的特殊时期,西方油画也在这种历史环境下进入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油画以及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艺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因而,这一转折时期的艺术创作意义非凡。

当时的徐晓燕,在恢复高考制度后如愿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成为国家恢复高校秋季招生后的第一批艺术院校学生。1982年,年仅22岁的徐晓燕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承德钢厂子弟学校任教,为人民群众进行艺术创作及准备人才。此时的徐晓燕初涉社会,个人角色的转变恰逢社会的转型期,当个体与历史同步转折,她便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典型。“当时我好像还没来得及设想和设计我的人生坐标,命运先做了安排。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被这种安排几乎压垮了。”这是徐晓燕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一代人的困境缩影。

 

风景写生023#54X76cm1983

然而,也就在1982年至1984年间,徐晓燕将这种压抑释放在了颜料的挥洒之间:厂房、农舍、土坡、深沟,白云、蓝天、溪流和丛林……她用对艺术的执着和迷恋驱散苦涩与寂寞。她将那个年代的迷惑、压抑、激情和冲动都真实而真诚的灌注在笔纸之间,成为了一个极具典型性的时代注解。

而纵观徐晓燕的整个艺术生涯,这一时期所流露出的强烈的表现风格和饱满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其后期的创作之中。在对艺术家个案的研究过程期间,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其自觉意识的形成以及个性语言的雏形。从这一角度上看,1982年至1984年无疑成为了徐晓燕一生创作的重要时段。

时代的影响和个人的机缘,塑造了我们今日所知晓的徐晓燕。在她的绘画中,总洋溢着一种对于压迫的反抗与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我们今天看她绘画的魅力所在。“白驹过隙”,飞逝的时光,留下的却是感动和震撼。谨以此展纪念艺术家,徐晓燕。(文字、整理/良月)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徐晓燕 袁加 白驹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