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民间舞蹈中的俏丽之花——山东秧歌
2017-01-14 来源:中国舞蹈资源网 作者:吾艺网
文章分享至:

 

民间舞蹈中的俏花-山东秧歌

山东秧歌是山东的民俗艺术,各处流行,风格多种多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称“山东三大民间舞蹈”。

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流传在黄河下游的商河、阳信、惠民、无棣等县,在风格上可说与黄河中游陕西、甘肃、山西的锣鼓一脉相承。传说起源于北宋,是农民在打谷场上庆丰收的舞蹈。参加舞蹈的角色有伞、鼓、棒、花、丑五种,使用的道具分别为绸伞、圆形鼓、双棒、绸巾。

“伞”的角色分“丑伞”与“花伞”两种。“丑伞”又称“头伞”,扮为老汉,是秧歌队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花伞”为女角,持花绸伞随“丑伞”指挥舞蹈,使舞队五彩缤纷。

“鼓”为壮年男角,武生打扮,击鼓舞蹈,在舞队中人数最多,动作繁复,慓悍的舞姿伴着惊天动地的阵阵鼓声,具有无敌的威武。

“棒”由男青年扮演,双手持两头系彩绸的木棒,翻飞舞动,令人眼花缭乱.

“花”由女青年扮演,饰为戏曲中的花旦模样,左手持绸巾,右手拿彩扇,泼辣大方,青春活力四溢。

“丑”,也称为“外角”,可增可减,装扮成“傻小子”、“丑婆”、“县官”、“花花公子”等等,穿插于舞队中间,作幽默即兴表演。

鼓子秧歌按偶数搭配人员,队形排列讲究对称,以圆形为中心,千变万化。一般两把“丑伞”带八“鼓”、四“棒”、四“花伞”、八“花”,整队秧歌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队形变化有许多传统的阵势,如“双石榴”、“剪子股”、“牛鼻钳”、“闯王进京”等。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相传起源于胶州城北部的东小屯村。当年,村里有马、赵两姓人家,因生活所迫,每逢农闲共同到周围地方演出,年久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胶州秧歌”的角色只有十个,是传说中两个家庭中的全部成员:一对“鼓”扮为男性壮年;一对“翠花”是“鼓”的妻子;一对青年扮演“棒”是“鼓”的儿子;一对“扇花”是“棒”的妻子;一对“小嫚”,是“鼓”的小女儿。

十个演员跑满场,又舞蹈,又演戏,引得千万人“听见锣鼓点儿,放下筷子撂下碗儿。听见秧歌唱,手中的活儿放一放。”

演戏之前先跑场,这便是打开场子吸引观众的舞蹈,其中有“大摆队”、“十字梅”、“绳子头”、“挖心”、“两扇门”等阵法。

戏剧演出以传统节目最具地方风格,俗称“本戏”,有“大离别”、“小离别”、“拉磨”、“说媒”、“三怕”、“四劝”、“裂裹脚”等剧目。

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海阳、莱阳、乳山等县市,以海阳市最盛,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海阳市早年流行的秧歌叫“逗秧歌”,又名“小架秧歌”,后来在秧歌的舞蹈中加入了武术的套路,称为“大架秧歌”,外人称之为“海阳大秧歌”。

“海阳秧歌”角色众多,整个舞队由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组成。

领头的是“药大夫”,他身穿长袍,口戴黑须,右手持马尾拂子,左手握平顶圆伞。这是整个秧歌队的总指挥兼领舞,他的即兴表演往往令人绝倒。

其他角色有“霸王鞭”、“花鼓”、“彩扇”、“渔夫”、“樵夫”、“货郎”、“翠花”“相公”、“闺秀”、“锢炉”、“王大娘’”、“丑婆”,“顽童”、“牧童”、“村姑”、“大头和尚”、“柳翠”等等。

责任编辑:吾好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山东秧歌 民间舞蹈 海阳秧歌 秧歌 胶州 胶州秧歌 鼓子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