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朝天宫有一批过冬文物馆藏展出:看古代过冬神器
2017-01-16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砚台下空的地方放蜡烛。

 

清朝光绪年间的“保温饭盒”

 

古人用的“暖宝宝”

冬至之后,光临南京的寒流一波接一波。当我们还在为是否供暖争论时,不妨先走进博物馆,看看古人是如何过冬的。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收藏的文物中,就有一批古代冬季用品:加热汤羹的温碗、后来演变为“烫壶”的手炉、可以加热的抄手砚……这些传世的老物件,展现了祖先抵御寒冷的智慧。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可文/

“墨汁加热器”:抄手端砚

展出位置:“虎踞龙盘”通史展厅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的造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抄手砚”在宋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人们将砚台的底部掏空,前端和两侧留边与砚堂相连,三边如足,平整着地,手可插入,便于移动。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南京市博物馆展出这件明代抄手端砚,掏空体积较大,远远超过了手掌的厚度,有近10厘米。

专家告诉记者,在这个空间内,可以放一根小蜡烛,对墨汁缓缓地加热。南京历来是中国文教中心,读书人云集于此,自然要想办法应对南京寒冷的冬天。

与今天化学试剂合成的墨汁不同,在古代,墨的原料包括煤烟、松烟、胶等,严格地说,墨水并不是液体。墨块用水溶解,也就是磨墨之后,是以胶体的状态存在。因此,一旦研磨好的墨汁放置不用,很快就会凝固。在一些古装剧中,我们会看到人们在写字作画过程中,还要随时磨墨。“一到冬天气温降低,墨汁凝固的速度就会加快。此时,在这件手抄砚的空当中,点一根小蜡烛,就可以加热墨汁,减缓凝固的速度。

近期,南京市博物馆还会在新浪官方微博“@南京市博物馆微博”上,连续介绍、解读与冬季有关的馆藏文物。

“保温饭盒”:描金青花五彩八宝纹瓷温碗

展出位置:多功能展厅

描金青花五彩八宝纹瓷温碗由三个部件组成,它的“外壳”形似一口锅,两侧各有一只金属环作为把手;“锅盖”上雕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狮子狗;“内胆”是一只瓷碗,碗口外扩,正好扣在外壳的边缘。

南京市博物馆的文物专家介绍,青花温碗的内部结构与今天的保温瓶相似,外壳与内胆分隔开,形成中空的结构。但相对于现代工艺制作的保温瓶,瓷器无法形成真空,又容易导热。因此,使用这件“保温饭盒”,要在“锅”里倒上热水,把盛着饭菜、汤羹的瓷碗放进去,浸泡在开水中。

在金石学(即中国古代的“考古学”)流行的明清,人们热衷把出土、传世的前代文物,仿制成文房用品,出售给文人墨客。这些图案表明,青花温碗的主人,可能是一位出自大户人家的读书人。“或是复习备考,或是醉心于诗书。有了这件温碗,寒冬腊月中,不必担心刚出锅的饭菜转身就变凉了,只要吩咐丫鬟们按时往温碗里倒开水,饭菜就一直都是热的。同时,也不用出门去厅堂吃饭,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安心当个宅男。”

“烫壶”前身:雕花铜手炉

展出位置:“虎踞龙盘”通史展厅

上世纪九十年代,南京很多家庭每到冬天,还在用一种黄铜质地的“烫壶”暖床。这种铜质容器倒满开水后,可以持续几个小时散发热量。但随着电热毯的出现,“烫壶”逐渐销声匿迹。

从造型上看,烫壶与中国古人使用的“手炉”极为相似。南京市博物馆的这两件手炉来自清末民初,分别为黄铜、紫铜质地,手炉的盖子,采用镂空的工艺,表现了古建筑窗格的效果,并点缀着梅花、燕子等吉祥图案,炉身上也雕刻了纷繁复杂的纹饰。

专家介绍,古人把烧红的木炭放进火炉中,这种无烟的能源,通过手炉的盖子散发热量。如果觉得太烫了,就在手炉的外层套上若干层布袋。古代,无论皇族贵胄、还是士农工商,手炉是各个阶层都非常青睐的“暖宝宝”。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有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朝天宫 馆藏展 过冬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