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中国画专业:学生或许连毛笔都没拿过
2017-01-16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文章分享至:

 

艺术考试的评卷现场,数以万计的素描作品一排排铺开。

中国山水画所承载的文脉与中国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千百年来以笔墨理解并得其真谛者,代不乏人。而1950年代以来,山水画教育与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革,其影响至今仍在。中国山水画以及笔墨的核心到底如何理解?山水画教育应如何面对传统与新的时代?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有上海唯一的中国画专业,但现在招生考的大多是速写、素描、色彩,这就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困难——招进来的学生或许连毛笔都没有拿过。我认为中国画现在处在一个危难时刻。一定要明白中国画的中国是什么意思,究竟什么样的画才是中国画?”上师大美术学院执行院长刘旭光这席话在前不久的“上师大美术学院山水画教育研讨会”引发了众多共鸣。这一研讨会的缘起则是知名画家、上师大硕士生导师萧海春40幅解读历代山水画经典的大型高清画册《林烟洗尘——萧海春山水经典解读》的首发与其师生山水画展“同行山水间”。

◎从反思徐悲鸿教学方式到文化自信

刘旭光(上师大美术学院执行院长)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有上海唯一的中国画专业,我们也有很多的疑惑,目前遇到了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招生困难。我们不缺生源——但是遇到了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国家为了艺术类招生的规范化,绝大部分科目是没有国画方向的,因而考的是速写、素描、色彩,这就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困难,招进来的学生或许连毛笔都没有拿过,我们遇到过。

二是来了之后应该怎么教?国画的发展,宋元时代一条路,后来的文人画一条路,海派国画又是一条道路。我认为中国画现在处在一个危难时刻,一定要明白中国画的中国是什么意思,究竟什么样的画才是中国画?我们给学生应该教什么?

三是我们围绕着萧海春、邵琦等一批上海艺术界的大家和美术学院教学力量,合作搞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在这样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蛮管用的,比大学的课程制的教学好像要好,但毕竟我们是大学,教育必须有一个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课程大纲,这关系到整个国画教育、山水教育、艺术教育的重大核心问题。

陈夑君(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我们文化人今天少的是文化自信。如果连自信这一关都过不去,你怎么带学生?怎么搞创作?上师大萧海春在教学中一可贵之处就是文化立场鲜明,而且敢于坚持。

另外还要谈一点,因为最近大家觉得怎么“四王”一下子热起来了,董其昌也热起来了。就拿上海博物馆来说,几次国宝展,其实和今天的萧海春师生“同行山水间”的展览思路也是高度一致的,山水画需要一种文化概括。今天中国画教育主要的矛盾,恰恰是文化范式的东西该临的临得少了,对经典名作临得少了。可能学校的老师都没有过关——现在不是说学生需要补课,老师首先要补,老师不补,你凭什么教学生?

萧海春(知名画家、上师大美院硕士生导师)

我在带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现在进来的学生,读硕士,其实有一年半的时间就在基础里面,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应当是这样的。

第二个问题,因为我不能永远教下去。这种教育思想、体系一定通过不断的实践,应当不断整理,形成一个系统——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问题,要有一个师资力量的保障,主要就是培养老师,培养年轻的老师。再一个是研究生,除了本科教育之外,还有是其它文史师资的配备——因为中国画是一种诗性的思考,文脉一定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滋生出来的。

樊波(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百年来,中国的文脉差不多中断了,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理念包括中国的艺术传统都是不中不西的——我们从临摹语言到造型意识到意境的构造,都应当有一套中国自己的完整的东西。这个东西完全可以和西方对话,而且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重新建构,使之更加完整与系统,也可以吸收一些西方的学术视野,但必须要立足我们的根本。

针对央美,建国初期领导人说过一句话,问当时的教学理念应该是“用徐悲鸿的方式,还是齐白石的方式”?——最后采取的是徐悲鸿的教学方式。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应该反思的。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中国画 传承 徐悲鸿 教育 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