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看似很不起眼的消息引起笔者注意,台北“故宫”推出的创意纸胶带“朕知道了”一夜爆红,简单四字霸气十足,让很多普通消费者趋之若鹜,大呼要过一把皇帝批奏折的瘾。而这仅仅是台北“故宫”诸多文创衍生品中的一个,也是台北“故宫”文创产业的冰山一角。据统计,台北“故宫”去年相关文创衍生品收入达4.8亿元新台币,成为一大稳定利润来源。
台北“故宫”文创产品的热销或许会让内地诸多博物馆和机构不免有些脸红,其实无论是藏品数量还是文化底蕴,内地同行丝毫不逊色,那为什么人家就能如此成功,而我们只能抱着金饭碗讨饭?在笔者看来,台北“故宫”给我们内地同行带来了两个启示:
其一,按照国际化标准生产衍生品,用细节打动消费者。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不少游客都发现,台北“故宫”也有很多简单的文创产品,例如丝巾、背包、T恤、伞、钱包、名片夹、开瓶器、鼠标垫等,这些国内博物馆也都能做,但不同的是,国内博物馆的这些衍生品首先在质量上就难以过关,质地粗糙,手感很差,而且往往价格昂贵。但台北“故宫”出品的每件商品都相当精致、包装完整、说明详细。例如,每幅复制书画作品,都有作者和作品的文字介绍。笔者曾经在某次博览会上花300多元买了一套台北“故宫”出品的《富春山居图》的硅胶餐垫,而打动笔者的恰恰是餐垫的一个小细节,就是其精致的做工和极佳的手感,再加上《富春山居图》的文化元素,既实用又体现一种文化,买回去送朋友很有面子。因此,把每件衍生品都做出国际标准,用细节打动游客是国内同行需要学习的地方。
其二,就是让创意悄无声息地融入游客的日常生活。国内在开发创意产品和服务时往往陷入一个误区,认为那些从没有过的东西才是创意,其实不然。创意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台湾某家旅馆,游客上床关灯,突然发现天花板上流动着荧光彩绘的图案,海水、游鱼、星空,令你置身于童话世界。第二天早晨老板会告诉你,图案里游动的鱼叫樱花钩吻鲑,是台湾的特有鱼种。如此一来,让游客深深记住樱花钩吻鲑是台湾特产的同时,也牢牢记下这家店。
台北“故宫”文创产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内地的同行需要做的是摆平心态,不要急功近利只想着如何赚钱,应踏踏实实地先弄清什么是创意,如何巧妙地表达创意,才能把文化内涵真正做出来,让文化也能成为好生意。
责任编辑: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