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鸜鹆图》北宋·赵佶,清宫旧藏。鸜鹆即为八哥。宋徽宗尤善花鸟,以画笔定格了鸟儿伸喙啄击、挥爪撕扯、高声鸣叫的瞬间,纤毫毕现,惟妙惟肖。画幅上方,宋徽宗在朱文之上写下“天下一人”,粗看是个“开”字。
《富春大岭图》 元·黄公望。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最知名的画作或许是《富春山居图》。富春山是黄公望最喜爱的山水题材之一。本图中描绘高耸兀立的富春大岭,山顶光洁明润,山腰石隙间树木茂盛,右侧绝壁幽涧,飞流直�
《中庭步月图》 明·文征明。为夜晚与友人在山中月下散步赏月的情景,树木一派疏淡,人物悠然自得
庞莱臣出现在清末民初的江南,是偶然,也是必然。以一人之功,收藏近千件中国历代名画,似是异想天开,但庞莱臣所处的时代,风云巨变,人世离乱,珍宝易主成了常态,藏家的机遇可谓空前绝会;而以江南深厚文脉和“南宗”山水对文人性灵的影响,出现这样一位能书善画、痴迷艺术的文人也属正常,而他还恰好执浙江实业界之牛耳,富可敌国,由此,庞莱臣“藏天下”又是情理之中了。
庞莱臣,号虚斋,出身贵胄,清末民国的浙江实业家,产业涉及缫丝、棉纺、造纸、典当以及交通、电力、地产、食品等行业。
庞莱臣最为人称道和追忆的,还是他的名画收藏。终其一生,庞莱臣都在收藏水墨、图写水墨、弘扬水墨。他的珍藏大都流入公立博物馆,成为馆藏重宝。民国著名文人郑孝胥称庞莱臣“收藏甲于东南”,但在画家了庐看来,这样的说法不免保守,“庞莱臣的收藏可以说是近代、现代美术史上最重要的收藏家,其收藏之经典、成色之高,无出其右者。”他继而认为,庞莱臣是一个对中国文化史极有影响的人,甚至,“他贡献之大,不亚于齐白石。”
今年是庞莱臣诞辰150周年。12月26日,汇集庞莱臣200件/组收藏的“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展品包括北宋至清代的作品,题材以山水为主,兼有花鸟、人物。展品几乎涵盖所有代表性名家,从宋徽宗赵佶开端、到南宋四大家“李刘马夏”(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元四家(吴镇、王蒙、黄公望、赵孟頫)、直至明代吴门四家( 沈周、文征明、 唐寅、仇英)、晚明华亭派代表性人物董其昌以及清初的“四王吴恽”(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等。
庞莱臣去世后,他的后人向多家公立博物馆捐赠了这批书画,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是虚斋藏画的主要去处。除此之外,欧美艺术机构亦有他的小部分旧藏。
此次“虚斋名展展”聚集了南博、故宫、上博的重要馆藏,还原了虚斋藏画的基本面貌。
上品之藏
画家了庐说,他是怀着“朝圣”的心态前来观展的。除了对虚斋藏画的强烈认同,也因为他的老师张大壮与庞莱臣关系密切。张大壮曾在庞家呆了20年,得以近距离了解庞氏藏画,也在绘画学习上得到庞莱臣的帮助。“庞莱臣是一个极有艺术天赋的人,能在关键处给人以点拨。”了庐说。
在了庐看来,“庞莱臣的收藏都非常正气、庄重、典雅,具有佛像的气韵。”“他收藏的最大特点便是 ‘上品’”
。从《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续录》《历朝名画共赏集》《中华历代名画记》与《名笔集胜》等著录来看,他的书画收藏基本倾向于唐、五代、宋、元名家作品和吴门四家、董其昌为代表的晚明文人画、清四王及其传派等,藏品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清宫收藏书画的标准,代表了清末至民国传统鉴藏家的整体收藏趣味和偏好。在元代以后画作的选择上,他更为看重以吴门四家和董其昌为代表的“南宗”文人画。而对“南宗正脉”之外的名家作品如八大山人的作品,则持有有无可无的态度,非力作不藏。
“比如,郑板桥名头那么大,但在庞莱臣那里,是不能挂在他自己的房间的。”了庐说。
“虚斋藏画”的另一个倾向便是“注重流传有序”。虚斋藏画中,唐宋元三代名迹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不少字画是历代鉴藏大家赵孟頫、项元汴等人的收藏,还有一些是从清宫流出来的皇室旧藏,比如,此次展出的宋徽宗《鸜鹆图》便盖有乾隆皇帝的鉴藏玺印。
庞莱臣藏画均有“虚斋”印章以示鉴藏流传。宋、清宫廷和一些大家,会按照自己定制的规范重新装裱收藏,庞莱臣也沿用了这项古制,对藏画的装裱极其讲究。
“现在,对于我们搞书画鉴定和研究的人来说,“虚斋藏画”已经成为书画品质的保证。因为他对收藏要求很高,且眼力很好。”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主任曾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披沙炼金求古画
曾君认为,庞莱臣是一位非常具有现代眼光和开放性的收藏家。“他会虚心向朋友讨教,比如陆恢、张大壮等人,都在他家居住很久,是他的专家团,他也愿意让朋友们来看他的藏画。”
在此次展览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庞鸥看来,庞莱臣的收藏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模,除了富有,时代背景亦是重要缘由,在《庞莱臣与“虚斋”藏画》一文中,他写道:“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在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变革中,当时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国家博物馆”清宫收藏的历代书画珍玩,在隆隆的枪炮声中纷纷散落宫外,流向民间,其数量与质量都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此时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身份的骨董收藏者与骨董掮客,不论的东洋人还是西洋人,都红着眼饥渴地觊觎着清宫旧藏之物。”
民国收藏之风兴盛,除了庞莱臣,还有吴湖帆、叶恭绰、张珩、张大千、张伯驹这样重要的文人鉴赏家。“当时,很多清宫旧藏都流落民间。乱世之中,每天到庞家卖画的人摩肩接踵。在这批书画中,庞莱臣披沙炼金,择其精要而藏之。”
庞鸥说。
庞莱臣居住上海期间,与本地以及流寓上海的鉴藏家、古董商保持着紧密关系。一批著名文人、收藏家如郑孝胥、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王季迁、徐邦达、张珩等,都是虚斋的常客。这群人形成了海派收藏家圈,其人数之众、藏品之精,冠绝全国。而上海据“民间收藏半壁江山”之说即是从此时开始。
除了持续购买书画之外,庞莱臣也曾通过外甥张静江和大古董商卢芹斋向海外转卖藏画。当时,张、卢二人利用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的契机,将一些虚斋藏画运送到了海外。《中华历代名画记》便是一本以向外国宣传介绍虚斋藏画为主要目的的画册。美国的弗利尔美术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底特律美术馆等处均藏有虚斋藏画。
在展厅中,策展人在历代名画之间放置了庞莱臣本人的书画卷轴和扇面。典雅简淡的笔墨之间,传统文人的高逸韵致款款流露。庞莱臣的眼力与审美境界究竟自何而来?他的作品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文:孙行之)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