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毛笔的书法家——蒋晓钟
2017-07-20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
文章分享至:

86岁蒋晓钟:一生与荣誉相伴,却始终处之淡然, 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毛笔。


蒋晓钟


 6岁开始学习书法,小楷行书被业内专家赞为“在安徽省内屈指可数”,他却说自己只是个业余爱好者;十几岁为游击队送菜送饭、站岗放哨,参加工作后与各类枪支打交道,却又以安徽省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庆十周年,虽然只是一名大学生,却担任近7000人的群众游行方队总指挥;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2004年被安徽省委授予“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一路走来,86岁的蒋晓钟教授始终与荣誉相伴,但老人家轻声细语的诉说中,却是淡然。



蒋晓钟 《 海阔凭鱼跃》


1931年,蒋晓钟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一户私塾世家,吟诵诗文之余,6岁开始,他便跟着一位晚清进士学习书法。自此,参军、上大学、教书,蒋晓钟再也没有离开过毛笔、没离开过文字工作。


上世纪40年代初,日本侵略军占据了蒋晓钟的家乡武进县,十几岁的蒋晓钟不但给住在家里的游击队送菜送饭、站岗放哨,还帮助他们做发动群众的工作,有一次还摸到敌人的碉楼前查探军情,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小家伙,抗战胜利后,又把蒋晓钟带到了部队,整理资料、编写名册,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深得部队领导赞许。1949年5月,蒋晓钟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公安总队做文字工作,既要与枪打交道又要随时手握毛笔,蒋晓钟就一边工作一边练习书法。


在安徽省委党校负责编写地方党史,蒋晓钟习惯性地还是用毛笔;在安徽农业大学教书,工作之余蒋晓钟仍然没有放下毛笔;离休后担任各级书法协会会长、理事,蒋晓钟更是离不开毛笔……


复习俩月高考全省第一


1956年5月,部队领导号召大家报考大学,正在安徽部队医院疗养的蒋晓钟积极响应,借来相关书籍,没想到仅仅复习了两个月,竟考了专业课全省第一,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提前一个月录取。“按现在话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蒋晓钟笑言,考试结束后,自己心里并没有底,正琢磨着是否还要再去报考北京大学或者外交学院试试,第二天的安徽日报却登载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名单!


 成绩优异的蒋晓钟入校后有了更大的舞台,相继担任了系报主编和校报记者等。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要举行国庆群众游行和阅兵大典,蒋晓钟不仅入选群众游行队伍的仪仗大队,因为有着多年的部队工作经历,还担任了队伍的总指挥,整整四个月的时间,练习正步队列行进。蒋晓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从东华表到西华表我们整整迈了128步。”


一位离休老干部的书法人生


毕业时,蒋晓钟可以选择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工作,但为了与未婚妻团聚,他没有丝毫犹豫,“我要去合肥!”一待就是近60年。


1995年从安徽农业大学离休后,蒋晓钟出版了数本书法集与理论著作,举办多场书法展。近几年,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书法艺术的传承上。随着年岁渐渐增大,蒋晓钟的精力已不比从前,前两年曾想把繁体字无标点版相关文献编辑为简体字,加注标点方便年轻人阅读,最终还是放弃了。这让他深感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传承”,附近高校如果有学生想学习书法,蒋晓钟不但愿意免费教授,还赠送字帖等学习资料。


安徽农业大学新建图书馆,他将曾为清朝翰林的舅父所赠的清朝嘉庆年间版本的《诸葛武侯兵法》及乾隆年间的状元文献无偿捐献;8年前,与安徽医科大学签订协议,死后捐献遗体……“我不要名不要利。”蒋晓钟用行动诠释着自己朴实的奉献精神。


整理编辑:吾蕾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蒋晓钟 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