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高振宇“泥洹”——唤醒泥土的尊严与生命
2017-08-24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
文章分享至:

 

高振宇 “泥洹”系列

 

“泥洹”之词意是涅磐,泥洹在这里是泥的涅磐。自古到今,泥这种柔软的温和的物质被用来模仿本不属于自己的属性——金的属性,银的属性,玉的属性。唯独没有“自己”。这样炫目的表演,既是泥的迷失也是制作者的迷失。迷于“技”中,失于本心。

 

——高振宇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在高振宇介绍下观看展品

 

2017年8月23日下午,“泥洹-高振宇”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1997年“器皿之心”、2006年“玉出昆岗”之后,高振宇第三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也许是巧合,30年来,高振宇几乎每隔10年都会在这里举办展览,将新作呈现与大家见面。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共同感受“泥洹”唤醒记忆的力量。

 

艺术家高振宇与嘉宾交流

 

这三个展览也清晰地呈现出他的思考和实践,从提出“器皿因为有用而美”,到对造型原理和方法的悟道与个性表达,这一次他以“泥洹”回溯到人类文明鸿蒙之时,释放泥土的天性,重新发掘千万年来人与泥土相处的记忆。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艺术家徐累在拍摄展览作品

 

展览布置非常简约,仅在展厅四周与中间位置摆放了展台,把陶器置于展台之上,打上灯光,再无其他,连标签都贴得远远的,不打扰人们对展品本身的关注。展台是现代几何形,却以折线之状,给人延绵不断之感。重要的是这种现代的、白色的、平整的展台,更显示出这些陶器的原始、泥土酱色和丰富的内在变化,展台冰冷,却更衬托出陶器的粗砺,以及艺术家用双手赋予它们的温度与生命。显然,艺术家在让陶器自己说话,不加任何修饰与说辞。

 

 

装饰以麻布纹的小壶

 

从一进展厅开始,是高振宇制作的小型的茶壶、茶杯、花器等,在这些茶壶、茶杯上,他印上了麻布纹,这种纹样多见于他家乡宜兴周边出土的几千年前的古陶器上,而他也在壶底刻上了“安化古韵”四个字,由此也开始了本次展览中对中国器物历史的回溯。

 

高振宇“泥洹”系列作品

 

越向展厅里面走,高振宇的作品所追寻的时代也越久远。历经新石器时期、旧石器时期,他的作品形状脱胎于人类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刮削器等,他把这些作品称为“石核”,意为石头的内心,这是人类最早给自己制作的器具。

 

高振宇“泥洹”系列作品

 

高振宇曾用紫砂重塑宋、元、明、清等中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器物,体会造物者的心境,近来,他正在研究夏、商、周时期的器物,乃至进入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而越向前回溯,他越感受到人与泥土这种联系。

 

表面是麻布纹的陶器

 

他期待充分发挥泥土的天性,几十年做紫砂壶的经验,可以使他充分了解并完全呈现出泥土的性格。例如他在用手塑造一个器皿时,土突然往下一沉,呈现出一条非常完美的曲线,这完全是出于土的天性,正如他笑着说:“这不是我做的,而是天做的。”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论小的如花器,大的如酒缸,它们都是块然而存,是独立的存在。

 

观众观看“泥洹”系列

 

在高振宇青少年学做紫砂壶的时候,他就在思索泥土本身的属性,几十年来,他一方面努力探索陶艺的现代化语言,另一方面也时刻记着这个发端于几十年前的观念。在与泥交融在一起的时候,艺术家已经忘了自己的存在。正如他在“泥洹”前言中所说,“泥的语言、泥的表情、泥的肌理就埋藏在我们的细胞之中,一旦通过创作表达出来时,就可以立刻唤醒人们万年以来与它相处的记忆。泥的欢畅、泥的静穆、泥的自由,在这里释放。”

 

 

“泥洹”系列(局部)

 

“泥洹”系列(局部)

 

“泥洹·高振宇”展览现场

 

装饰以印纹的茶壶

 

 

“泥洹”系列作品

 

观众观看“泥洹”系列

 

 

观众观看“泥洹”系列

 

“泥洹”系列之花器

 

观众拍摄“泥洹”系列

 

“泥洹·高振宇”展览现场

 

“泥洹·高振宇”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之一

 

陶器的现代性和泥土最初的生命,其实并不矛盾。


文、图/许柏成


整理编辑:吾蕾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高振宇 泥洹 唤醒泥土 尊严与生命 涅磐 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