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机场公共艺术设计 王中、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团队
“设计穷三代,平面毁一生” ——这句“自黑”在中国设计界似乎人尽皆知,其实,哪里——自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催生的中国当代设计,已经发展成为“设计” ,既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蓬勃发展而催生的庞大社会需求有关,更体现了中国设计界的改革探索精神,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观念转变、实践不止的文化现象。3月20日至21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众多设计界专家学者围绕“战略·决策” “文化·选择” “城市·创造”“教育·未来” 4个主题,回顾中国现代设计发展40年来成就众多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的丰厚历史,更展望中国设计未来之路。
“1956年,中央美院的工艺美术专业从学院里分出去,成立了中央工艺美院,之后这一领域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1979年,我访问西德的12所美院,发现它们都有设计专业,学生占总人数的一半还多。那时我就觉得,发达的美术院校一定要有设计专业。1987年,我在中央美院当院长之后,排除众议,要建设计系,终于在1995年在壁画系建了环境艺术专业。 ”中央美院原院长靳尚谊回忆。从那时起,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一直助推中国设计的繁荣,名家辈出,成果丰硕。 “1982年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设计教育工作会议的时候,设计院校的大体格局是‘14 + 4’:14所高等院校和4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当时还有著名的4所工艺美校,那是当时的‘四大名旦’ :北京工艺美校、青岛工艺美校、福建工艺美校和苏州工艺美校,在校生1220人,教师380人。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授许平介绍,至2017年,全国共有1951所设计类相关院校,在校生512416名, “以一个学生四年在校平均时间来算,常年在学校学习设计专业的人数达到200万人” 。
“对于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设计学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前后相距近70年;但我们如果以设计的关注点来衡量,就会发现,传统设计是关注个人的,现代设计是关注大众的。就这个标准而言,可以说中国的现代设计始于改革开放。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说。
《乙酉年》“富贵大鸡(吉)”特种邮票 吕胜中
“以民为本”的设计思想
“40年来,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既艰难曲折又波澜壮阔:中国设计由小变大、由微变强,设计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迅速扩大到建筑规划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向着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延伸,覆盖了制造产业和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各个方面。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说。西安美院院长郭线庐认为,中国设计事业走过40年,可圈可点之处越来越多,涌现的硕果和成就亦令人瞩目,“设计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构件,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
“1975年,我给使馆设计照明灯,方案出来以后被旁人问:小柳,你设计的是‘灯’吗?我想了一晚上,想明白了:我设计的不是‘灯’ ,而是‘照明’ 。——设计是从解决问题的本质入手,而非从造型入手,从那时起,我自发地从‘装饰’‘美化’进入到设计。 ”清华美院责任教授、设计师柳冠中回忆。相比柳冠中的“口述历史” ,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关注的则是自家门口的草坪,“我所居住的望京地区,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十字路口的四个角都规划出很大的三角绿地;行人为了走近路,经常贴着三角地的斜边走——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很少有人想到,为什么绿地规划时不可以先调查行人的交通流向与行走习惯? ” ——后来小路改造成正式的绿地小径,观景行路两不误,于是皆大欢喜。
40年以来,中国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仿设计” 、 80年代中后期的“画设计” 、 90年代的“用设计” 、如今的“管设计”直至未来的“云设计”的发展路径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如柳冠中一样意识到设计的本质不是美术,设计要适合民众的意愿——在中国造物的思想传统中,“物以致用”的概念非常简单而明确,但当下的文化与社会语境中,“致谁之用”是一个值得所有设计人思考的问题。
在范迪安看来, 40年来的中国设计,已经从设计本体走向了广义的设计社会学。“中国设计在文化认知上的更新与提高是中国设计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依托于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依托于中国社会审美形态的丰富和审美要求的提升,中国设计开始更多地建立在社会学、文化学的层面上。 ”他说。从中国的文化出发,“以民为本”的设计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更在今天,形成了关于功能实用、精神追求等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报设计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学院
从“厕所革命”到全球挑战
“当今的设计,主要集中于关注城市生活、集中追求工业和商业价值,以及追新逐异的概念设计;但我们国家还有广袤的农村和占据相当比重的农村人口需要设计的关注和服务。 ”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我们要探索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设计对策,通过设计介入来改善民生状况、拓展生计来源、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使设计实践深入基层。 ”
“我们现在去农村,就会发现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农村的厕所。习近平总书记几次提出中国农村的‘厕所革命’ ,但农村的厕所需要设计二次污染再利用系统,可这一工作一直缺少设计界的关注。 ”潘鲁生介绍,近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进京展“设计服务民生” ,其中一个板块就是“厕所革命” 。
科技助农,不仅要以设计关注农村的“厕所革命” ,农业机械设计更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环节。在现场,潘鲁生展示了山东工艺美院为农民设计的农用大蒜收割机和农业植保无人机的设计方案,但“很多农具还是农耕文明的延续——谁来为占中国人口总数42.6%、5.9亿常住农村人口而设计?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
在潘鲁生看来,设计不仅是一种创意创新活动,更是一种经济和社会行为。殷双喜认为,“为多数人设计”的原动力是公众的需要。“当代设计的民主性,最重要的内涵是设计的人民性,它首先表现为对一个社会的基本文化价值观和公众人格所应有的尊重。它应该具有对广大人民的一片爱心,真实地表达和服务于人的内在需要。 ”殷双喜说,当代设计面临的是日益具有自主意识的社会公众—— “大众”正在日益分化为具有不同价值观与消费观的“小众” ,所以体现多元文化价值的设计不可避免地成为新世纪的设计潮流。
相较中国设计的40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首席副校长奈仁·巴菲尔德更关注时代未来的40年,“比如大规模的城市化、环境问题、人口老龄化、低碳消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全人类都将会普遍面对的很多重要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我们要能够融入到这样的浪潮之中,所以我们设计界需要去应对挑战、去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要能够在平行学科当中‘并驾齐驱’ ,才能够应对全球的挑战” 。
“烟花的灿烂是短暂的,路边的街灯则默默地、长久地指引着回家的路。 ”如同路灯一般的设计,让设计师方晓风认为,设计的核心是为多数人服务、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更让柳冠中感慨,设计是围绕“人”“人的行为”而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我们为什么设计?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 ”方晓风说。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院曾为中国现代设计的先驱者庞薰琹先生举行他执教50周年的会议。在会上,庞薰琹念了一首诗《光华路》 ,里面谈到了包豪斯,“就听听他们自己说的吧!/格罗皮乌斯在教育他们的学生时强调: /设计师的第一责任就是他的业主那基也说:设计的目的是人——”1981年,柳冠中在德国留学,课程要求花16周做鸡蛋杯,“我二话不说画草图,被教授怒斥:不许再画方案!有想法就去做,做才能发现问题! ”这让他如梦方醒——中国设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过程”远重于“结果” ,是的,只要去做,“致谁之用”的答案会更加清晰。
整理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