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2700余件手稿!去武汉美术馆阅读“生为变法”的朱振庚
2018-08-12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作者:
文章分享至:

开幕式现场


  8月10日,由武汉美术馆自主策划的重要年度展览“生为变法——朱振庚作品展 ”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特别邀请栗宪庭担任策展人,展出了朱振庚作品110幅左右,同时配以手稿、访谈视频、年表等文献资料的陈列,使这些资料与作品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关系,为观众还原了朱振庚艺术创作的缘起、嬗变、发展的线索,展示了朱振庚各个时期节点的艺术成果和思想。


朱振庚家属向武汉美术馆捐赠作品


  朱振庚(1939-2012),1939年生于江苏徐州,祖籍天津;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画的教学、创作和研究,是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物画画家。作为一位具有创造精神的中国画画家,朱振庚在中西文化冲击与交融的文化背景下,在传统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际遇里,他以大量的面向社会、直面生活、抒发内心的速写作为根基,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传统文人绘画之中汲取出最符合个人心性的语言符号,创造出朱振庚的中国画范式。


研讨会现场


嘉宾合影


  接到武汉美术馆做朱振庚作品展览邀请的半年时间里,栗宪庭一直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中,继2009年武汉美术馆朱振庚个展和2017年中国美术馆朱振庚大型回顾展后,如何做一个不重复的展览,是栗宪庭所焦虑的。在梳理无数朱振庚“速写”卡片后,“我心里逐渐觉得朱先生随手画的这些‘小画’,其实是在不停探索造型的‘变法’,寻找更个人化和更现代化的‘新的造型感觉’”,栗宪庭告诉记者。故此,他将此次展览定名为“生为变法”。





手稿部分展出作品


  栗宪庭介绍道,“本次展览,我们使用大量的展柜,挑选了一些他早年的速写、手稿、笔记、他读过的书籍,他搜集的民间艺术品……甚至他临摹的非洲木雕……我想让观众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日常功课,包括看电视、看报纸,看到某一个新闻人物,或回忆起他的同学和老师,他都会随手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其中每一幅都倾注了他的内心情绪。乃至,他为了酝酿一批新作品,他要做什么准备。所以,除了让观众在看朱先生大批成熟的作品之外,还给观众呈现像朱先生这样一个艺术家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据了解,此次展览的手稿作品约2700件,内容题材涉及十余种,是朱振庚大规模手稿的首次亮相。







展览现场


  大量的手稿作品让观众不仅看到朱振庚的变法轨迹,同时也看到他对艺术的挚爱之心。“爱艺术,一生心”,晚年的朱振庚常常随手就将这句话写在自己的习作和手稿上。朱振庚的绘画领域涵盖广阔,内容与题材相当丰富,从写意重彩到连环画、速写、刻纸等,他始终以一种童稚质朴的心态来描绘自己对人生、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也许,正如彭德所认为的,朱振庚是最没有时代符号但是有时代感的艺术家!







展览现场


  朱振庚自1988年开始定居武汉, 武汉开放自由的艺术氛围给朱振庚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朱振庚在这里找到了他创作的自由王国。一直以来,武汉美术馆致力于湖北地区的美术研究,在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看来,对于地域而言,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建立地域性的艺术史链接。“在2009年我馆举办朱振庚的个展之后,虽然经历了2012年2月朱振庚猝然离世,但这种链接并没有因此中断,才使人们有机会在今天再次通过朱振庚的艺术创作及人格风范,全面了解朱振庚在水墨之外的语境。”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12日。


作品欣赏


△戏剧人物 56.7×44.3cm 纸本重彩 2005年


△戏剧人物三 34.5×45.5 cm 纸本重彩 2005年


△戏曲人物图 138×69cm 纸本重彩 2011年


△仙人图 55.7×16.6cm 纸本重彩 2004年


△戏剧人物 57.7×37.6cm 纸本彩墨 1988年


△新禧图 35×46.5cm 纸本重彩 2008年


△双禧 138×68.5cm 纸本彩墨 2011年


△梵行图46.6×68.6cm 纸本重彩 2010年


△离相图138.5×34cm 纸本重彩 2011年


整理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武汉美术馆 生为变法 朱振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