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杭州的西子湖畔,泛舟凝望扬州的二十四桥,遥望徽州的粉墙黛瓦,聆听姑苏的寒山寺钟声,不经意邂逅豫园的杏花微雨……江南的美,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想起白居易的《忆江南》,当然还有文徵明的绘画作品《江南春词意图》。
江南的美,文学艺术最为深情,但也赞之不尽。
文学艺术是美的心声,“江南”在文学艺术里就是“诗性”与“自由”,而文物是历史的载体,从文物出发去研究、挖掘江南文化的本质,倒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有价值的工作。
那么就让我们在意境闭展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中回顾并总结一下。从文物角度挖掘阐释的“江南”以及“江南文化”特质与精神令人信服吗?如何以此为出发点,加强江南文化研究、传播并发挥其作用?博物馆通过展览的举办还收获了什么?
自2018年4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来,上海博物馆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制定了相应的专项行动计划,并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与上海城市发展,不断挖掘江南文化资源,推进江南文化展示、研究成果的传播转化,切实把“江南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博物馆品牌建设源动力,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工作打好组合拳。
以馆藏文物为主来举办一场以“江南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展,被提到了上海博物馆的议事日程。江南风物,是探究、提炼江南文化特质的一扇门。江南从最初的文化边缘,经“衣冠南渡”渐而大放异彩,在南北文化的交融中几度成为政治重心,并最终因为发达的经济贸易与厚重的文化积淀令世人心驰神往。而江南的眼界、气度和作为又不仅仅只有这些,大唐鉴真六次东渡,明朝郑和七下西洋,17、18世纪欧洲“中国热”……作为东方美学的代表,江南一直活跃于世界的舞台。当然,江南除了折服世界的文化魅力,更有支撑民族的脊梁风骨。
如今,共同铸就江南文化的各行政区域都在齐心协力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江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借此奋楫进发,在新时代创造新奇迹!我们必须回应时代的呼唤,为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持续的精神动力,以此推动新时代江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是上海博物馆集全馆各部门专家力量、跨部门做一个突破单一门类的综合主题展的初心与使命。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展览海报
从2018年秋天到2020年春天,经过内容策划、展陈团队近两年的打造,在疫情肆虐之时,这个曾经拟名“世里桃源”而最终被冠名“春风千里”的展览,在人们的殷切期盼中于2020年5月25日开幕了。在开幕前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微综艺大直播中,该展先声夺人,未展先热,受到广泛关注,获得数百万的流量,此后成为着迷江南文化的观众们的打卡胜地。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是第一个以“江南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呈现风景优美、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的诗画江南。在呈现江南艺术、讲述江南历史的基础上,从文物出发,提炼出了江南文化深层的五种特征,并在五大板块中分别表现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的江南基调、安礼乐仪又旷达洒脱的江南性情、治平济世与明德修身的江南人物、阳春白雪与市井浮生的江南风尚、抱诚守真又开放兼容的江南气度。
为了回应观众印象中梦幻般的江南之美,此次展览环境布置也作了大胆创新,在内容策划之初,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有展陈方式,大家甚至还想到把文徵明种的紫藤、董其昌家院落里的玫瑰,都引进到展厅来。于是,沉浸式展览方式定调了。
整个展厅布置成了一座精致的江南园林,展柜形若黛瓦白墙,上方还有模拟出的蓝天白云,灯箱上是美丽的江南初春和新绿。投影上桃花点点飘落,四季更迭。“室内”展览和“园林”展区结合,观展之时犹如漫步江南园林,给人以超越文物展的艺术享受。那江南新绿的秋香绿和江南烟雨的秘色背景,本来是为4月春天的展览而准备的,然而因为疫情,她生生晚了一个月姗姗而至。但是观众们还是欢喜的,想念春天阳光下的青草地、蓝天上飞翔的风筝,已经很久很久了……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展览现场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展览现场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展览现场
整理编辑: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