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艺术之“美”在于分享传递来源
2017-01-14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李晓白国画《安居乐业之一》

 

李晓白国画《陶瓷泰斗王锡良》

 

李晓白《课堂写生》

 李晓白国画《羲之爱鹅图》

“艺术之‘美’,在于共鸣,在于分享,在于传递!我是广州市文联文艺志愿者,希望通过美协这个平台,更广泛地推广美,传递美。”近日,典藏艺术周刊专访了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新晋副主席李晓白,细谈他的艺术人生与艺术追求。

从艺经历—年青有为厚积薄发

1958年出生于广州的李晓白,自幼受传统文化的滋养,6岁开始学画,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1978年,李晓白考入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从此踏上漫长的艺术征途。在校三年的学习,李晓白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他总是笫一个进课室,最后一个离开课室,天赋加努力为他的绘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品学兼优的李晓白被分配到广州针织厂担任美术设计工作,在此期间,他又积累下良好的工艺美术设计功底。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更专注地画画,李晓白从文化系统公职单位退下来,成为一个专职画家。

事实上,李晓白成名很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的画就已在圈内广受好评,并在市场上走俏。广东著名山水画大家黄云曾说:“我过去不相信什么‘神童’之说,可生活中确有‘年青有为’的人才,晓白就是一例。”而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也对李晓白的早期代表作《岭南三杰》赞誉有加。据了解,1979年,20岁刚出头的李晓白,其处女作《九鱼图》不仅参展广州市和南京市两市青年联展,并于同年入选“广东省青年美术展”。而随后创作的《新林》、《侨乡风貌》、《岭南三杰》、《巍巍太行》等佳作,更是多次在省市以及全国性美展中获奖。

开始时,李晓白主攻山水,他的艺术天赋备受广东著名中国画大家黄云赏识,将他收为“入室弟子”。李晓白从恩师黄云那里吸收到许多装饰造型方面的创作元素。同时,他又在“香雪书画会”,在与众多花鸟画家交往过程中,“偷师”学到了很多花鸟技法,比如陈永康的麻雀、郑文岩的花草等。80年代末,李晓白受范曾影响,开始转向人物画创作。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元素在李晓白的创作中都能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山水、花鸟与人物情景交融。

艺术特点—多才多艺融会贯通

“晓白是个‘拿来主义’者,凡是用得上的,不论是古或今,中还是西,也不论是书是画,甚至文学、音乐,从临摹到研究,拿来我用,但不是生吞活剥,而是尽量消化了,变成自己的血和肉。”黄云如此盛赞自己的高徒。的确,李晓白纵横画坛30多年,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多才多艺”。他的艺术创作涉猎广泛,人物、山水、花鸟、书法以及西洋画和装饰画等无不精通,并以独具风格的水墨人物画跻身于画坛。

重要的是,李晓白没有因为自己的才情而固步自封。他,仍旧是不断学习、钻研和探索,像海绵一样吸取各方各面的艺术养分。1993年,李晓白进入广州市美术学院攻读国画高研班。2006年,李晓白北上拜师,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先后追随著名中国画大家李延声、刘大为等系统学习人物画。“让我感受至深是的‘精微素描’的训练,对着一顶帽子写生,要求连极细微的褶皱都要画出来,光一顶帽子就画了两个月。”李晓白介绍,西洋画常用色光来突显立体,而中国画则主要依靠结构来表现体积:“固有结构在某种状态下可能是看不见的,但是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在画的过程之中,必须用笔墨进行表现。”

北上深造五年,令李晓白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物画创作更上一层楼。他的水墨人物画,较此前,变得更加淡雅清新而又和谐统一:既有北派粗犷的笔墨布局,又有南派细腻的局部刻画;无论是工笔细描还是放笔写意,均讲究形神兼备;无论在人物气韵,运笔设色,抑或诗文题款上,都力求文景统一,致臻完美。“他的画面,渲染的是他诗意的才气,他的线条造型,张扬着他书法的才气,而他的书法落款,则透出了他能以笔代刀的金石才气……所以他的画,总是气象万千的。”广州作协副主席沈平发出如斯赞美。

艺术追求—展现真美分享传递

李晓白的“全才”不仅限于丹青,尤“溢”于各种把玩之物:他玩西式老表,玩出了老派欧式绅士的贵族气质;他把玩端砚,不仅鉴赏厚藏还擅于巧雕;他收藏紫砂,刻壶养壶皆能;他在陶瓷上作画,延伸中国画之美……

在艺术求索生涯中,李晓白守望着审美人生,以审美体验去感悟生命,因此,美升华为他的核心目标和终极追求,并转化为生命的意义。李晓白通过不同视点、眼界、寓意、情调、技法与笔墨的处理,勾勒出生命美感的多种风韵。他用自己的笔墨、色彩、意象、语言状写了生命美感的多姿多彩韵味,也状写了融景物与情致于一体的诗意境界。特别是对人物神志的刻画,他总是设身处地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感情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共鸣。

李晓白认为,艺术之“美”在于共鸣,在于分享,在于传递。“艺术,应该是健康、纯净、唯美的。艺术之‘美’,在于开启人的智慧,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在于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建构人格、塑造个性;在于净化心灵,修养心性;在于全情投入,尽善尽美。”因此,李晓白始终不渝地追求艺术的健康和唯美:“笔墨是桥梁,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展现美!”李晓白一如既往地以他的作品作为媒介,追求美,分享美,传递美。

如今作为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李晓白,更是身体力行履行、推广他的艺术宗旨。“我是广州市文联文艺志愿者,希望通过美协这个平台,更广泛地推广美,传递美。”在广东美术界,众所周知,只要是公益事业所需,李晓白都会挺身而出,尽心心力支持。无论是赈灾慈善义卖,还是下基层进社区,都不会缺少李晓白的身影。

简介

李晓白,1958年生,广东新会人。曾深造于广州美院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李延声导师工作室。现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课题班刘大为工作室画家,广东省美协会员,广东省书协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白云区文联副主席,广州市白云区美协主席。作品曾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及其他全国性大型美展,并在省市美展中获奖。曾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名家点评

“基本功很扎实,笔墨也很到位,扎实中又显示出灵气。在写生时,对绘画对象的特征以及别人很容易忽视的手脚细节的刻画很到位,这对以后的创作会有很大的好处。”——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能直接以毛笔对对象写生,善准确掌握对象的特征,用笔洒脱而不失厚重,其书法犹佳。”——李延声(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

“笔力豪放,堪为可造之才!”——杨之光(著名水墨人物画家)

“他的水墨人物画,别具一格,构图别致,立意奇巧新颖,主要表现华夏历代前贤和民间传说,吸取传统人物画的构思和创意,渗揉了现代美学的新观念,以意境深邃和极精妙而又潇洒豪放的笔墨,使作品达到清新淡雅,美不胜收的效果。”——黄云(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创始人)

责任编辑:吾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侨乡风貌 岭南三杰 巍巍太行 新林 李延声 李晓白 课堂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