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批评家年会:多谈点攻略,少谈点原罪
2017-01-15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双提名展批评家、艺术家合影

中国批评家年会,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称呼,国字头的称呼让人不明觉厉。但一路走下来,七年也足以看出批评家年会的路数。总结起来,每一届年会大家聚到一起,也不过是聚到一起而已,谈的问题基本上没变过,只是换了个说法,换个角度。每年的内容无非都是传统与当代,骂体制,警惕西方,挖掘本土,强调独立,骂资本;如果有女批评家参加必定要设置常规性的女性骂男权,如若没有那接下来基本上就是私人恩怨。每年都在列举问题。每年列举的问题都是上一届的问题。至于这些问题该如何入手解决,对不起,不知道。不知道?诸位你们可都是专家啊?聚在一起不是商讨如何解决的吗?专家们回答,解决不了。为什么?都怪执政党。

怪当朝永远是个万全的法子。可仔细一琢磨,觉得不对味。就好比您是医生,我病了快要死了,请您来看看。请您来了,您一看大惊失色的说,“嗬!你病了!”您不废话吗,我疼得打滚我不知道病了?紧接着您中医西医给我扯了一堆,把我这病的历史、理论,对这病中西医看法的不同都梳理了一遍,我豆大的汗珠流了一地忍着听完,问您怎么治,您说没办法,都怪社会制度。说实话,要不是疼的直不起腰来,我非给您两个嘴巴子。

年年复述问题,全都没有招,也不怪批评家们。这说到底是个能力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多数人选择了说。但问题在于,如果不去做,根本就不会知道问题具体出在什么地方,就只能自己想象,琢磨。这个道理,除了艺术圈的人,都懂。所以有时候觉得艺术圈的人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习惯于狡辩。但如果真要下地干活,那就费心了——懂经济,懂人情世故,懂实际政策,懂法律,一个展览绝不可能是写个前言就领稿费的事情,所以有能力斡旋的人,一般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痛。

许多批评家们不下地,其实根本不知道具体问题在哪里,更不用说想着去改进了。没做过的事情,硬要评论,结果可想而知。透过他们讨论的问题和思维方式,基本上可以肯定还停留在揪住制度“原罪”和市场“原罪”不放的阶段。所谓制度“原罪”,就是长篇大论说了半天最后总结起来核心结论就是“制度有问题”——这是明摆着的,不是专家也能看出来。所谓市场“原罪”就是在道德上弱化商人,鄙视商人通过与体制斡旋而获利的方式。在商界,市场原罪问题在九十年代初就讨论完了,今天艺术圈还没过这一关,只能说在意识上落后了人家二十年。

这种思想背景下的批评家们,基本上玩的是文字和知识游戏。自己设定一个看似很高深的命题,但其实很偏,根本不是当下艺术界的重点问题,只能说他个人比较喜欢——但你喜欢的,未必重要。一堆人聚到一起讨论一些概念问题,其实没什么意思。更神奇的是,聚到一起骂骂体制和资本这些“外人”就算了,批评家们纷纷自扇耳光,骂艺术批评只吹不批,收钱,利益纠葛啥的,潜台词就是“他们都堕落,我自己高尚”,你看我敢说这个问题。敢说这问题不代表没你什么事,来来回回那不就说的这几十个人么,您要不就别内讧,要不就真点名。

草民没文化,凡事喜欢来实在的。专家的用处,就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干。一个不去讨论可供执行的解决方案的国字头会议,多少也该自我批评一下了。学术就是解决问题,不是描述问题,更不是煽情站队叹气。艺术制度在今天遭遇的困境,不可能通过思想讨论来解决,也不可能仰仗政府的制度空降来维持,唯一可行的是通过经济手段,因此艺术市场问题在今天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这有点像***所发现的,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达到开放、交流最终改变顽固的意识形态。这么现实的问题,大会不做讨论,也没有形成任何专家的呼吁,外界能看到的只是一些概念之争,放空炮。

至于提方力钧,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方力钧是大家集体表立场的绝佳题材。不过因为方力钧分量太重,不太敢有人轻举妄骂,这要是换个不出名的艺术家,必然遭到大会群殴。“体制”今天已经变得和“西方”这个词一样,是个不准确的词,如果要说体制,美术学院算不算体制内,拿的工资是不是国家拨款,这次大会的场所是不是政府拨款建的,有没有主管部门?

真心希望批评家们,多谈点可供具体操作的攻略方案;少年复一年地复述问题,埋汰别人。你们是专家,你们要告诉政府怎么做,你们要有结论,来进行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妙的改变。(文:赵子龙)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传统与当代 原罪 年会 批评家 攻略 骂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