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苏州文化人:做亮吴门书道这块苏州书法的品牌
2017-01-15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金学智:苏州职业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书法美学谈》、《书概评注》、《中国书法美学》(上下卷)、《书法美学引论》、《苏州文学通史》(四卷本)、《中国园林美学》等。

 

葛鸿桢: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苏州市书协顾问。

 

华人德: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伟林: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黄 洁

日本书道由我国传入

苏周刊:吴门书道馆正在筹备中,这是苏州书坛的一件大事,但在馆名的命名上有人认为,我们中国是讲书法的,“书道”似乎是日本人对书法艺术的专用词汇,用一个泊来词命名,是否妥当?

金学智:其实不然。书法是中国传入日本的。隋朝时通过百济带去汉字书法,遣唐使空海和尚又带去了王羲之墨迹的唐摹本以及相关典籍,此后日本便持久不衰地追求王书唐风。王羲之的书法有“入木三分”的功底,日本开始称书法为“入木道”,直至江户时代,才开始出现“书道”一词,由此其品位确有提升,开始进入了形而上的境界,但这说到底无疑还是受了中国书道理论史的深刻影响。

而在中国,“道”是人们很熟悉的概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谈“道“,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法自然”最为著名。在秦汉时代,书法家、书论家们就高屋建瓴地提出书道书妙了,要比日本早提二千多年。只是到了现代,才将“书道”概念遗忘,甚至几成绝响,不免令人遗憾!

当然,我们也得看到,日本对中国文化研究和保护有些地方是比我们做得好。比如说,南朝顾野王的楷书字典《玉篇》,在我国被改得面目全非,但日本却搜集孤本残卷珍藏着。我手里的《原本玉篇残卷》,就是罗振玉他们从日本辑佚回来影印的。还有一次我去日本,看到一个广告词“自慢”,开始不懂,后来知道了,“慢”就是“傲”,自慢就是自豪的意思。中国古时,慢就作傲解的,日本至今还沿用着这个古代的意思,就像保存中国古老的“书道”词义一样,而我们自己却遗忘了。

书道最早始于秦,它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

苏周刊:在我国,“书道”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什么年代?

金学智:最早把书和道联系在一起的是秦相李斯。秦统一后,实现“书同文”,把小篆定为法定文字,小篆就是李斯写的。宋人陈思编纂的《书苑菁华》,其卷首所列为《秦汉魏四朝用笔法》,第一句就是李斯语:“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这已把书法与道家的“道”——万物的本原联系了起来,这是一个经典性的定义。

苏周刊:书道指的是什么?内涵如何?

金学智:“道”的涵义非常丰富,书道它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书道指门派群体的主张、艺术追求、学说、思想体系等。至于广义的道,我通过考证把它概括为几点:一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二是法则、规律;三是方法、途径;四是技艺、技巧、门道;五是启迪、教导、教育,又可延伸为游艺、社交、雅集等等。“道”前加了“书”、“吴门”等字样,主要就包括宗旨、书风、教育、切磋交流等在内的地域性流派、社团等概念了。

苏周刊:古人对书道是如何论述的?认识又是如何演变的?经历过哪几个阶段?

金学智: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初对道的认识就是万物的本原,就是自然。中国的书法是由象形来的,后来不是象形了,但它的笔画结构、章法美感和自然世界形成某种取象撷神、气韵契合、异质同构、迁想妙悟等关系。同时之后又抽象、提升为规则、规律、技法之类。元代郑杓的《衍极》,赞颂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的“锥画沙”、“印印泥”,评曰:“书道尽矣!”把书艺法则称作“道“,也就是将书艺称作“书道”。

历史认识常常会由形而下升华为形而上,历代书法家、书论家更赞赏其玄妙。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对书道进行了深入地阐述,其《笔髓论·契妙》说:“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秉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

总之,“书”时有动有静,很玄,真是“道可道,非常道”,要自己去悟,去体会。所以他说无为、玄妙。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清代著名书论家包世臣《艺舟双楫》说:“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这些都以凝练的语言作了高度的概括,可看作是对秦汉以来“书道”论的一个历史总结。

苏周刊:这样看来,书道的提法并不值得诧异,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被“书法”这个词所普遍替代,“书道”涵义这么深厚,为什么会被“书法”全面代替呢?

金学智:古代多称为书,很少称之为书法。当然个别书论著作也称书法,如元代《书法钩玄》,但还是把书法钩到玄字上,终于和道挂钩了。只是到近、现代,“五四”时期,矫枉过正,推翻一切传统,文言改为白话,在这样的背景下,书就普遍称为书法了。梁启超的《书法指导》称其为“写字”,这又太简单化了。著名书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得好:“自唐氏有为古文之学,上者好言道,其次则言法。”这种两分法很合理,书法也应该是这样,既有道,又有法,道不离法,法不离道。至于晚清刘熙载《艺概》说:“艺者,道之形也。”此论的提出,石破天惊!他告诉人们:文艺,就是“道”的形象,是“道”之具象美的显现。所以我们如只称书法,就是把书中有很多深刻意味的“道”给剔除了,只剩下品位较低的技法。我觉得这是跛足的,没有用好两条腿走路。

所以现在重提书道,极有必要,苏州应该带个头。吴门书道馆再次传承千年书史,重焕“书道”之光,使联系着儒、道哲理,义涵极为丰富的“书道”扎根于山温水暖的吴中沃土上,前途无量,此举可喜可贺。

吴门书道经历两次高潮,精致、典雅是它的特质

苏周刊:吴门书道最早起源于何时?

金学智:道的涵义也包括门派的主张、学说和思想体系,吴门书家是个群体,就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门派。到了明代,吴地诗、画诸艺,都形成了自己的门派。与其不可分割的吴门书派,它的正式形成可追踪到明初与高启等卜居相近,号称“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之一的宋克,而全盛于“主中吴风雅之盟者三十余年”的文徵明,这可看作是明代吴门书道的两次高峰。

苏周刊:之前有没有已经在慢慢形成,之后吴门书道是否一直延续下来?

金学智:上面讲到的是吴门书道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高峰阶段,之前也有所存在,但并未自觉形成相对有凝聚力的群体,清代后期,由于地域流通,人员变动,联系较松散,意识观念淡薄,吴门书道也有所衰落了,故亟须复兴。

苏周刊:总体来讲,吴门书道体现一种怎么的精神风貌?

华人德:精致、典雅,与苏州这方水土有关。

苏周刊:这种精致典雅是否一直在传承?

华人德:到明代中期定型了,已经形成地方上的风格特色,且一直延续着。

吴门书派是吴门书道非常重要的阶段

苏周刊:金教授认为书道前加上“吴门”两字就有流派和社团的概念了,那作为在整个明代书坛都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吴门书派,是否吴门书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葛鸿桢:确实这样,它也是吴门书法史中的华彩乐章。

苏周刊:吴门书派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葛鸿桢:吴门书派与吴门画派一样,是一个地域性的艺术流派,也就是说的苏州(吴门)为中心的地方流派。它的艺术成就之高、历史之久、人员之众、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均属罕见。它有先导、有领袖、有鲜明的艺术主张、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有大批的追随者。它的发生、发展以至衰落都有轨迹可循。

苏周刊:跟吴门画派一样,吴门书派究竟是谁较早重视其在书法史上的意义,并提出“吴门书派”的名称?

葛鸿桢:“吴门书派”开启于明初宋克,兴于明中期祝允明(枝山),盛于文徵明时代。在文徵明时代后期,被称为文学史上“后七子”之一的文坛领袖、书画评论家王世贞(1526-1590年)可能是最早重视其在书法史上的意义者。他在其著名的艺术评论集《艺苑卮言》中明确指出:“天下法书归吾吴、而京兆祝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由此可见吴门书法在全国范围(“天下”)内的影响,以及把祝、文、王视为吴门书坛的代表人物。后来书史把他们称为“吴门三家”。

稍后则有吴门隐士赵宧光(1559-1625年)在他的《寒山帚谈》中谈及吴门书法一时盛况:“国朝独钟于吾吴,又同起于武、世二庙(即正德、嘉靖二朝),如祝、文、王、陈四君子者,先后不过一甲子,尽一时之盛。”他罗列了四位吴门书坛的杰出代表,也描述了一时盛况。书史据此又把此四人称为“吴门四家”。

上述两位虽未明确提出“吴门书派”的名称,却已意识到吴门书坛群体在正嘉年间全国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与赵宧光同时代的吴门书家范允临(1558-1641年),则在谈书画领域的问题时,提到了“松江派”与“吴门派”的概念。他说:“学书者不学晋辙终成下品,惟画亦然。……此意惟云间诸公知之,故文度、玄宰、元庆诸名氏能力追古人,各自成家。而吴人见而诧之曰:‘此松江派’耳!嗟手!松江何派?惟吴人乃有派耳?”从此文可知,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书画艺坛已有“松江派”与“吴门派”的说法。在范氏眼里,也应有“吴门画派“与“吴门书派”存在,只不过没去分开对待。

真正明确提出“吴门书派”一词的,据目前所知最早应是前清四大书家(翁、刘、梁、王)之首的翁方纲,他在《苏斋题跋·明沈禹文手札》中称:“予又藏吴中皇甫兄弟杂文,写稿虽涂抹草草,亦皆是长洲楷法之体,盖尔曰吴门书派,上下百年,大率如此。”当代大书家启功先生在跋祝枝山草书时也明确提到“吴门书派”这一概念。

“吴门书派”的书家们都具有较为全面的艺术修养,文徵明、祝枝山是两位最杰出的代表

苏周刊:吴门书派体现吴门文人什么样的意识或者说思想情操?

华人德:“吴门书派”的书家们大多诗文书画皆擅,具有较为全面的艺术修养,在审美观念上,他们崇尚优雅平淡、高逸疏朗的文人趣味,少有狂怪之风;而在书法观念上,他们较注重传统,又不拘于古法,追求个性自由,敢于破格创新;在书法风格上,他们完全摈弃了明初台阁体的束缚,追求洒脱的个性。强调表现书法的天籁之美,追求畅神适意的文人意趣。

苏周刊:文徵明和祝枝山是吴门书派最杰出的两位代表,请您说说他们书法的特点。

华人德:文徵明的风格也有好几种,但总的说来比较文雅,比较秀美,雅俗共赏。有很多老先生对他的字画推崇备至,我就听到沈子丞先生评论过文的字画。我当时问过沈老,唐伯虎和文徵明的字画谁更好些?沈老毫不犹豫地说:文徵明。他说文的东西“静”,静不容易,这是一个人的心态。所以他说文的格调高。但也有人批评他的字画比较呆板,上海的鉴赏家谢稚柳,他就说文的画“木僵”,唐伯虎的生动。这都是个人的理解。但我认为,静的东西很不容易,尤其是写字,写到行书,它是动态的,流动的,写动容易,但有静的气息流露出来不容易。这就讲到“道”了。这个道,包括气息、意境,能看到你的文化素养,人格品性,这些是道才能达到的。当然我们不能小看技法,没有技法你也进不了书法家的行列,但最后还是要摆脱技法的束缚,不能处处为它所束缚,还要达到道的境界。你看弘一法师,写《金刚经》从头到尾都是一种笔法而成,但我们一看就有一种宗教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个不容易,这完全是他自身的修养和多年的修炼而成的。

苏周刊:文徵明这种静的境界对后人有何影响?

华人德:比如对地方风格形成“典雅、精致”特质有影响。

苏周刊:那祝枝山呢?

华人德:祝枝山的小楷也很精致也很典雅,他的狂草是另一种风格,也是他的一种主要风格。这就是一个人的多面性,与他的艺术思想有关,也是他的一种个性的体现。有些人各方面修养很好,但不能说他就没脾气,没个性。比如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写一手狂草,个性鲜明,有时没有笔就用头发蘸着墨书写。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山行留客》诗,写得多清润秀美。张旭很多留下来的楷书,如《郎官石柱记》《严仁墓志》完全是另一个风格,很文雅很规矩。

苏州人有几个词汇意味非常深远的,比如说“火气”、“旧气”。“没有火气”,这是比较高的评价,还有“你的字旧气得很”,也是一种赞美。

清朝,吴门书派逐渐走向衰弱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华人德 吴门书道 日本书道 王伟林 苏州书法 葛鸿桢 金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