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奶糖+棕色卡片(纸上丝网印刷) 1979年 博伊斯
博伊斯
照片、报纸、唱片等各类不似作品的作品分布展厅之中,黑板报语录布满展墙,“崇敬”之意弥漫在展厅之中。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代表人物之一,约瑟夫·博伊斯的首次中国个展日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亮相。对于热爱当代艺术的人们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接近大师的难得机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介绍,博伊斯作品来中国展出事宜早在2006年就开始探讨,但几经尝试均因各种困难未能成行。近来经过与德国收藏家马歇尔·博格的探讨,终于促成了博伊斯的首次中国展览。此外,展品中的300余件博伊斯作品,博格除保留了少量跟博伊斯之间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外,均转让给了中国上海的昊美术馆收藏。
在艺术史上,博伊斯被称为“世界的巫师”,他的观念不仅影响着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博伊斯的行为艺术是否过时?中国观众能否理解博伊斯的观念?博伊斯之于中国艺术又有何独特价值?“博伊斯在中国”,带给我们的首先应是“反思”。
不像艺术的艺术
提起博伊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句“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王璜生说,“85美术思潮”以来,博伊斯对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影响一直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独特形态被广泛的引用。
走进展厅,除了大量手写着博伊斯语录的黑板报表述着博伊斯的艺术观念,照片、报纸、明信片、唱片、红酒瓶……都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与“艺术”有何关系。仅能让中国观众感到亲切的是一幅中国大白兔奶糖的糖纸图案,但这件博伊斯1979年完成的彩色丝印版画作品,也很难在传统的观念中成为“艺术”。
如果简单浏览展览内容,人们不免发问:“人人都是艺术家”,那么艺术究竟又是什么?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春辰介绍,应把他的作品与他的实践行为结合起来,博伊斯打破了传统的画家、雕塑家的概念,他的作品看起来不像艺术,但是却表达着他的观念。
博伊斯说:“‘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中所指的,只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作为一个创造者的他能够制作,并且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制作。对我,这是出自一个画家或雕塑家的制作,或者是来自一个物理学家的制作,无关紧要。”
社会是个伟大的艺术品
博伊斯从未到过中国,此次展览却以“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为题,王春辰介绍,社会雕塑是博伊斯倡导的理念,他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但是他的理念在中国有着广泛传播和影响,所以展览更希望能够在中国再认识博伊斯。
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概念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社会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品,生活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从而对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王春辰说,博伊斯的艺术不是追求一个具体的物质结果,而是强调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艺术要与社会当下产生对话和联系。
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他在德国卡塞尔市提出的“7000棵橡树——城市绿化代城市统治”计划。1982年3月26日,博伊斯在卡塞尔弗里德里希博物馆入口处的草坪上栽下了第一棵橡树,并在这棵树苗旁边垂直安置了一枚玄武岩的石楔,一半埋在土里,一半裸露在空气中。玄武石象征过去、历史,橡树苗则引导着未来和进步。这个树石组合在此后的数年里被卡塞尔市民复制了6999次,分布在卡塞尔市的各个角落。1987年所有7000棵树种完之时,博伊斯已经去世。
在博伊斯参加过的历届文献展中,他一直贯彻着自己走出博物馆、走出陈词滥调的艺术概念的理念,深入到真实的当下生活中。博伊斯带动了原本对艺术领域没有兴趣的人亲身参与,“7000棵橡树”这件被他称为“社会雕塑”的作品在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卡塞尔视为城市的象征,也对世界艺术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崇拜容易 研究不够
博伊斯认为人人应该参与社会、参与作为雕塑的社会,这是一个作品,而不是一种制度,只有参与,才能使社会转型。参与就是创作,参与就是艺术家,而人人必须参与,所以人人都是艺术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在微博中说:“杜尚摧毁了艺术的本体,他告诉我们什么都是艺术;博伊斯重建了艺术的主体,他宣称人人都是艺术家。作为改变艺术运行轨道的观念主义者,他们为实现平等自由的理想打开了艺术的通道。这个展览不是作用于视觉的,它带给我们的是畅游乌托邦的精神喜悦。”
在崇拜博伊斯的同时,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比如,博伊斯是早期行为艺术的代表人物,但今天许多行为艺术徒有简单的模仿,并以血腥、裸露等为噱头,使得行为艺术本身出现了庸俗化和哗众取宠的倾向。王春辰认为,展览能够以博伊斯的原作带来反思,但很难说由此可以对博伊斯有真正全面的理解。世界上研究博伊斯的书非常多,而据他统计,国内对博伊斯的研究文章不过40篇,研究资料等仍然十分欠缺。同样,到国外去看作品,仍然会感到茫然,虽然有很多关于博伊斯的介绍,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了解他在20世纪艺术发展中的影响,但是当你真的面对他的作品时,还是会失语。博伊斯作品入藏中国和展览的举办也正是开始深入研究博伊斯的一次契机。
责任编辑:吾欣